(三)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保持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準確把握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和調控政策,進一步深化投資體製改革,加強對國家產業政策的研究,緊扣國家投資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謀劃和“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的銜接爭取工作。努力擴大招商引資和社會及民間投資,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重點抓好平定高速、華亭電廠、新安煤礦、淨石溝煤礦、9條通鄉油路、崆峒水庫除險加固等重大續建項目;力促西平鐵路、750千伏超高壓輸供電工程、60萬噸煤製甲醇、長鳳髙速、大柳煤礦、8條通鄉油路、平涼城區集中供熱等重大新開項目開工建設;加快15萬噸醋酸、兔裏坪水庫、天平鐵路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度,爭取盡早開工。
(四)以旅遊商貿業為龍頭,繁榮發展第三產業。以建設甘肅東部商貿中心和人文生態旅遊基地為目標,加快商貿業市場體係和服務設施建設,爭取新世紀物流配送超市、平涼糧油批發市場等項目開工建設,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5億元,增長10%。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發展外經外貿業。加快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整合旅遊資源,加大宣傳促銷,大力發展旅遊業,2007年全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4.9億元,增長20%以上。
(五)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契機,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以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為重點,加快先進實用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在繼續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繼續抓好農村寄宿製學校建設,組織實施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和中等職業教育專項。加大對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全麵完成以農村鄉鎮衛生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站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農村衛生服務體係。促進人口與計劃生育丁作全麵發展,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6%D以內。進一步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製度,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麵。繼續深化社會保障製度改革,加大養老、失業保險擴麵征繳,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製度,積極推進農村養老、工傷和生育保險。千方百計擴大城鄉就業。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2萬人,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5%以內。加強鄉鎮文化站、體育設施建設,活躍城鄉文化生活。加強公檢法司基礎設施建設,新建37個鄉鎮司法所、11個鄉鎮派出所和9個基層人民法庭。
(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把節能、環保、人口作為政府宏觀調控三大約束性指標,進一步加大責任考核力度,不斷強化環評、能評意識,落實各項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的措施。堅持抓好生態建設,重點抓好/h流域綜合治理、農村“六小”工程和沼氣能源工程、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四期”防護林、城區麵山綠化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大對城區、工礦區工業煙塵、粉塵治理和汙水治理,深入推進國家生態示範區創建活動。2007年,全市城鎮及工礦區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製在1.1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控製在6萬噸以內,煙塵排放量控製在4.1萬噸以內,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37%,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5%。
(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努力形成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體製機製。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妥善解決改革攻堅中的各類遺留問題,全麵完成分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加強對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指導,落實支持非公有製經濟加快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營造非公有製經濟快速發展的寬鬆環境。推進投融資體製改革,加快建立市場化投融資機製,切實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多形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經營性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及其他政策允許的行業和領域的項目建設。圍繞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製改革。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建立農村金融服務體係,搞好涉農領域其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