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望值不應太高。有句俗語說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對每一件事情的結果都要求盡善盡美,這固然是件好事,但世界上如想象中那般完美的事情幾乎不存在,結果往往不盡人意——這不是自尋煩惱嗎?因此,應該追求與自己的能力和其他客觀事實相符合的目標。即使你招致了失望的情緒,你也應該即使調整期望值。
2.減輕心理疲勞。
心理疲勞,是指人長期從事一些單調、機械的工作活動,伴隨著肌體生化方麵的變化,中樞局部神經細胞由於持續緊張而出現抑製,導致人對工作、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明顯降低,直至產生厭倦的情緒。心理疲勞是現代社會人們所具有的通病。它所產生的結果,往往比單純的身體疲勞產生的結果更為嚴重。感覺自己“太累了”、“太疲勞了”是典型症狀。如何減輕這一症狀呢?可以用以下幾種做法:
①健康的開懷大笑;
②沒必要的時候最好保持沉默;
③適度放慢生活的節奏;
④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複雜問題;
⑤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不”;
⑥牢記“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格言。
3.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人生在世,免不了出現各種煩惱,尤其是企業的員工,既要麵對工作的各種
各種壓力,又要麵對辦公室人際關係的處理。有時可能會產生各種莫名的厭煩、沮喪、迷茫等不良情緒。這裏向大家介紹兩種緩解方法。
第一,比例尺法。你可以設計一把比例尺,刻度是1~10。其中,10是你認為最糟糕的事情,比如失去親人、失業下崗等。那麼到了心如火燒、心急火燎的時候,用“比例尺”衡量一下,便知道自己的大多反應都是過火的,心情便會隨之平靜下來。
第二,無論對誰,都報以微笑。它是消除各種煩惱的最佳良藥,在改善人際關係方麵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微笑就意味著成功,意味著財富。所以,想要消除各種煩惱,保持愉快的心情,“微笑”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
總之,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不但能使你的事業蒸蒸日上,還能幫助你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而後者恰恰又是穩定和發展事業的基礎。樂觀的心態能夠極大地促進你事業上的抱負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工作習慣,逐步培養
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
一切天性和謊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以至於一個人盡可以詛咒、發誓、誇口、保證——到頭來還是難以改變一種習慣。
——弗蘭西斯·培根
毫無疑問,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工作習慣。的確,有一些工作習慣有助讓工作更高效、更簡單,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工作習慣起著與之相反的作用,比如,人們總是讓自己在事務性的工作中忙碌,以為這樣就能節約時間,實際上這對時間的利用極為無效,並沒有取得期望的效果。
希望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首先要從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做起,一般有以下兩種方式:
1.強製自己按照新策劃的行為模式去做,直至這種行為模式成為自己的一種工作習慣為止。
2.利用自我獎勵的辦法逐漸培養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
不好的工作習慣是影響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在未完成一項工作之前,將其擱置一邊,轉而投向另一項工作——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工作習慣,容易製造整天忙碌、無暇休息的假象,而且使這些人平白無故地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結果卻一無所獲。
對於一項工作,能夠有好的開始,當然很好;繼續幹下去,更不錯。但以前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就開始著手新的事情,最後卻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白做了。因此,一旦開始某項工作,就應該一心一意把它做好,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眾所周知,在足球比賽裏,決定勝利的是足球場上十一個人的整體配合,而並非某些隊員不符合職業道德的小動作。其實,這些小動作在他們被啟蒙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他們自己可能未能意識到。正式進入職業球隊以後,這種惡習往往會導致各個方麵的不良後果:對於球隊,可能因為他在比賽中的小動作,導致本方頻頻犯規,最終遭受致命一擊;對於對方,由於他的小動作,很可能會對對方的球員造成身體上的傷害;而對於他自己,可能因為其小動作,致使自己在圈內遭到非議,甚至臭名昭著,最終毀滅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壞的工作習慣可以毀人,好的工作習慣卻可以鑄人。朋友,從現在開始,努力改變自己不好的工作習慣,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讓你的職業生涯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