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篇 等級距離篇3(1 / 2)

學習對象

老板,之所以成為你的老板,他就一定有比你優秀的地方。所以說,一個好老板能使你受益無窮。因此,我們要向老板學習——90%的人都忽略了這一點。

考研算是比較熱門的話題。數以萬計的中國本科生在畢業後,為了自己更光明的前途,會選擇進入研究生階段繼續深造。問起他們如何選擇時,他們的回答幾乎如出一轍:“我首先會考慮,我將來的導師是誰?”

同樣,如果發現自己的老板沒有哪裏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無法幫助自己達到預期的計劃,那麼,就應該毅然決定離開這個老板,另尋出路。無論你是麵臨導師的選擇,或是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白領,還是想成為世界一流的球星,都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人類無權選擇自己的祖先,但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自己的老板。

長時間地生活在低俗的圈子裏——無論是道德上的低俗,還是品味上的低俗——都會消磨人的意誌,使人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去接觸一些比我們道德更高尚,比我們學識更淵博的人。

優秀的人並不是有錢人,而是在人格、道德、學識等各方麵更勝一籌的人。與他們交往,能從他們身上汲取許多對自身成長有益的養分,可以提升自己的理想,可以使人對自己的事業付出更大的努力。

每個人自兒時起就有自己的偶像。傳統地,人們更願意崇拜和學習那些搖不可及的偉人,卻容易忽略近在咫尺的智者。在公司裏,或是由於妒忌,或是由於利益的衝突,我們忽視了每天督促我們工作的老板。他們才是每個員工最值得學習的人。有智慧的員工應該在工作中研究他們的一言一行,最起碼,從他們的身上,可以學到作為一名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對他們的學習,能為事業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殊不知,你的老板也正在向更高級的上司學習。在他們眼中,更高級的上司就是成功人士。老板們會盡可能地尋找機會同他們相處,研究它們的一舉一動,目的就是為了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彌補,力爭與他們做得同樣出色,甚至更為出色,以期獲得晉升。

學習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模仿。有人對“模仿”會嗤之以鼻。其實,大可不必產生這種擔憂。每個人從模仿中學到的知識,要比以其他方式學到的知識多得多。大多數人會注意觀察,然後模仿他人的舉止和言行。可以說,你的語言、你的動作、你的姿態等大部分是從你最親近的人那裏“抄襲”來的。

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老板可能是自己接觸最多的人了,也是每天要麵對的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記住,要消除偏見,不要錯過向老板學習的機會。

報複心理,千萬勿存

作為一名員工,在工作中不得不與老板接觸。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待事物的立足點就會不同,當然,所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同樣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甚至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下麵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情況,看看是否曾經或者正在自己身上發生?

1.一項工作你做了很長時間——動作太慢。

同樣的工作老板做了很長時間——想得仔細周到。

2.一件事情你做得不細——粗心大意。

同樣的事情老板做的不細——抓大放小。

3.你赴約遲到——不守時。

老板赴約遲到了——公務繁忙。

4.你和同事打成一片——拉幫結派。

老板與同事打成一片——平易近人。

5.你加班加點——效率太低。

老板加班加點——廢寢忘食。

6.你在辦公時間講笑話——影響工作。

老板在辦公室將笑話——活躍氣氛。

7.你做了沒讓你做的事情——越權。

老板做了沒讓他做的事情——主動自發。

8.你堅持自己的立場——固執、偏執、不可教化。

老板堅持自己的立場——堅持原則。

9.你忽略了某項著裝規定——不拘小節。

老板忽略了某項著裝規定——不流於形式、不裝腔作勢。

10.你忘記遵守公司的幾項規定——違章違規。

老板未能遵守公司的幾項規定——靈活運用。

11.你討好自己的老板——溜須拍馬、阿諛奉承。

老板討好他自己的老板——配合工作。

12.你不在辦公室——一定在到處閑逛、遊手好閑。

老板不在自己的辦公室——一定忙於其他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