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順流(1 / 2)

扁舟順流直下,關依依和白無涯在船篷內打坐。蒼青燈坐在船邊,側身斜倚蓬沿,視線垂落在流水上,雙眼似是茫無焦距。進入心劍意境,依靠劍的靈性禦製人體情緒波動和反射行為,肉體情緒感知會大幅度衰減,而對劍體的感受性則成比例增強,這種差異將在第一重境界圓滿時達到最大。扼要說來,就是人非人,劍非劍,幾乎不會出現因為情緒波動或反應不及而錯失攻防時機的情況。

第二重境界則要求能夠隨時隨意進入或脫離意境,利用意境和非意境之間不停的切換,實現同時具備兩種狀態的優勢。也所謂人還是人,劍還是劍。

第三重境界是找到意境和非意境狀態之間的接續點,將自己的狀態穩定在兩者之間,徹底消除意境轉換間任何微小的破綻,達到人劍合一之境。

每種完整的武學都有自己的意境,達到意境便是得其神髓,同樣的武學由同樣的人使來,意境和非意境之間的威力和效果是有顯著區別的。低級武學講究招式功法,簡單易練,因此受眾層廣泛,但卻很難進入意境,也就是所謂的易學難精。高深武學則重意而不重招,但對習練者的悟性和根骨有十分嚴格的限製,極難入門,一旦上手就會直接進入較高的層次。

單以無定鏡劍為例,其又分劍招、劍法和劍訣,招是招式,法是行氣運勁的法門,訣是劍理要訣,這三者分別對應精氣神,心劍訣就是無定鏡劍的神髓核心,是進入意境的訣竅。蒼青燈雖然隻得了劍訣,沒學劍招和劍法,難以完全發揮無定鏡劍的威力效果,但得其神髓,再重新量身定製招術和功法卻是事倍功半,可塑性也更強。隻是能否能創造出比白無涯的無定鏡劍更強的武學,就要看自身的造化了。

當無定鏡劍心劍訣的第一重境界圓滿,蒼青燈的味覺、嗅覺和說話能力才能盡數恢複,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就解開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封印,盡管有白無涯和關依依的劍意烙印,以及劍中元海的幫助,但也已經可以證明她的悟性極高。

自從元海從深層次的自修意境中醒來,靈覺感知便重新穩定開啟,在以自身為圓心的十丈範圍內,對事物情態的辨識比肉眼更清楚。蒼青燈心劍漸成,兩者間有了一絲若有若無的聯係,當她深入心劍意境時,隻要心念一動,以元海為中介,水底魚群的行動立刻在腦海中勾勒成無數清晰的線條。

蒼青燈的右手輕搭在同側腰際的劍柄上,忽然振臂翻腕,眨眼間一聲嗆響,水中小魚便被長劍挑了起來,在重新落水前,劍已經歸入鞘中,而那條小魚落入水中後迅速遊走,卻是沒有受到半分傷害。這種反手拔劍,並沒有人教過她,而是她在無數次嚐試後找到的,能將巔峰一劍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的姿勢。

雖然她還沒有開始養氣結脈,出手速度和力量沒有功體和真氣的加持,但這一劍卻得到關依依和白無涯兩人的讚許,認為如果當初刺破天下無花郎的功體是劍體本身的能力,那麼加上這手拔劍,完全可以擊殺江湖三流好手,二流高手大意之下也會被鬧得灰頭土臉。

得到了兩人的肯定,蒼青燈更是每日苦練不已,不斷訂正各個方向出劍時,速度和力量的配比。因為元海的存在,她放棄了去勢絕盡的力速比,盡量保持隨時能做出一次變向的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