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幾杯淡酒,幾盞清茶,幾個原本陌生的人們,卻因著帝王與皇後的旨意,共聚一間小小屋子裏,天南地北的無話不說,就仿佛,一見如故,而傾蓋相交。

直到天終破曉,直到旭日東升,這一場忽然而來卻又那麼自然而然的結交,也到了它結束的時候:

“流水滔滔或潺潺,不到幹涸不舍晝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時至今日,太多人事已煙消雲散,太多人事即將煙消雲散,也就同樣的,有太多人事——比如世民、安然、無忌,以及仁人和時文……你們,則正是旭日東升,華章將啟。”

看一眼東方旭日,再振一振衣袖,這一生中,即使早已兒女成群、連孫子孫女也有不少且不小,楊廣卻當真第一次,真真切切像個長者般,以隱隱慈愛的目光看著自己眼前諸人:“今後的路,你們且大步向前,各自安好——咱們,就此別過,不說再見。”

……

……

當日,

公元613年九月初十,寅時三刻,朝陽正好。

一夜未睡而匆匆梳妝後的李世民和長孫安然來至堂前,長孫安然剛為穩坐堂上的李淵夫婦敬上她為人新婦的第一杯茶,便迎來了皇帝楊廣的聖旨。

皇帝預籌第三次再征高句麗,故先擢升李淵為弘化郡留守,並兼知關右諸軍事——即,讓李淵以正二品欽差的身份,將帝王東征後的潼關以西所有軍事、政治、民生、守衛大權,全部總管並行使!

驚喜交加而感激涕零的李淵,恭恭敬敬磕了頭,領了旨,連帝王給出的區區十日內啟程限期,也發自內心的感覺著實是無比信任、無比體貼、無比優容。

但其實,十日的時日,真的很短,短的剛剛好、勉勉強強算夠了世民與安然那一場又一場的別離與送行:

最先別離的,是本就各自漂泊、而隻為此次婚禮飄然而至的孫思邈、袁天罡等世外奇人們,在李府答客謝禮的忙碌中,他們有的甚至不曾讓世民與安然好好的拱手相送一場,而隻是了了傳書幾字、乃至遠遠傳音一聲,便又飄然而去。

再之後,九月十二,安然高府歸寧日,亦同時是長孫無忌的二十歲生日。

那一天,在半個長孫府和整個高府、以及各色名流和世民安然等的觀禮中,由名士房彥謙、舅舅高士廉、堂兄長孫安世,分為長孫無忌三次加冠,鄭重行了弱冠禮,並為之取字‘輔機’。

禮畢,聲聲喚著‘輔機’新字的恭賀後,長孫無忌俯身拜別了他的姥姥、舅舅、舅母,也揮手告別了妹妹安然與妹夫李世民,轉而與由東都洛陽千裏而來的長孫府諸家人們一起,回歸了他真正的家鄉洛陽。

再然後,九月十六,他們的舅舅高士廉,因斛斯政牽連而被高高舉起的待處分者,幸運的被帝王輕輕放下般治罪——僅是被貶去天南交趾,任朱鳶縣主簿。並因那裏著實瘴癘嚴重,而特許恩準高士廉緩行數日,將家中一切收拾打點,留下可靠的妻子鮮於氏,代他奉養年事已高的母親、並教養尚且年幼的兒子……從而,獨自一人,輕裝上路。

最後,九月十九,唐國公府,全部在京的李氏族人、和所有李淵朝野中親朋好友們齊至,一場微微愁悵又無限豪情的送行宴盛大舉行。

終於,九月二十,又一個天高雲淡的清晨,李世民、長孫安然,和整個唐國公府的家人仆人們一起,於碌碌車馬聲中,由李淵領行著,堪稱浩蕩的、出發向了弘化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