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節 人才選拔與人才管理(1 / 3)

第二章 建立完善的科學的社會主義人才製度 第三節 人才選拔與人才管理

一、現代人才選拔與人才管理的理論要求

對於人才選拔和人才管理至少在三個方麵提出了理論要求和期望:

(一)理論化要求

所謂理論化要求是指對人才成長的內、外因素給予係統的全麵的說明,而不是隻言片語、格言式的,指令式的或結論式的議淪。況且人才問題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以及種種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沒有係統地全麵地詳細地研究和說明,則很難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和意識,對於人才的成長來說,也就缺乏深厚的認識基礎和思想基礎。民主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於民主革命的一係列方針政策都有理論上的充分說明,以至我們隻要通過對《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學習,也就可以對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論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和認識。我們現在的工作任務和所處的環境,比起民主革命時期要複雜的多,研究任務更加困難和艱巨。如沒有係統的研究,則人才認識的統一必將是非常困難的事。舉例來說,中國民主革命是以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侵略開始的,以後取得勝利,卻遇到閉關自守和被人封鎖的狀態,現在搞對外開放,又與資本主義國家打起了交道。那麼,想當初的反帝對不對?無疑是對的。現在的開放政策對不對?無疑也是對的。從鬥爭到交流,走了一個圓圈。當然,鬥爭中也有交流,現在的交流中也仍然存在鬥爭。如,知識分子政策,中國革命始於知識分子,至少新民主主義革命始於知識分子,但是知識分子兒十年來,在很多場合和很多時間內,遭受不公平待遇,現在知識分了地位提高了,又好象走丁一個圓圈。還有對待社會主義經濟中並存的幾種經濟成份,我們開始曾激烈地割過所渭“資本主義尾巴”的個體經濟,現在我們也允許私人經商和個體經濟發展,這又是一個圓圈。這些圓圈的完成,看來是一種曆史的規律,但是圓圈並非原地不動的循環,而是螺旋式上升,這種螺旋式上升,代表了曆史的前進方向。但是,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種螺旋式上升,它的具體內容和規定的理論依據與理論意義是什麼呢?這些問題,人們希望在理論上作出回答.如果作不出,那麼,人們就會表示懷疑。過去談馬克思和列寧時代的理論著作,很驚訝他們的文章寫得那麼博大精深,現在看起來,也是規律和形勢使之然。

(二)科學化要求

科學化要求既包括內容也包括形式,還包括手段。科學化要求反映在形式上,代表了理論研究的多樣式和多層次性.比如說人才的基本構因,用簡單的一句活,或者簡單例子來概括,好象已經不夠了。我們以運動員為例,60年代是怎樣看待一個優秀運動員所取得的成就的?說是一靠思想,二靠技術。靠思想,就是共產主義覺悟,靠技術,就是合理的訓練方法。但是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概括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來也是正確的,但是卻很不夠,以思想而論,不能說成功者全是思想很好.也不能說一犯錯誤連

原來的思想也加以否認。有好的表現和認識也是裝出來的。成績的取得,不是單一的因素促成的,而是係統性因素促成的。從運動員的水平發揮來說,除去思想和技術,還有生物節奏和心理活動規律。最近《北京晚報》展開爭鳴,對人體“生物節奏”有不同看法。生物節奏和比賽成績關係如何,當然不能說“生物:常奏”決定一切,但是確有作用。還有心理活動規律,如果以為有了正確的思想,就能夠艙不變色心不跳,那也不符合事實。總而言之,對於很多我們看來以為司空見慣的事情,卻並沒有完傘理解它,更不能說已經完企掌握它了。人類對於社會現實的認識,既受曆史條件所限,任何認識都表觀出一定的規律性,階段性和層次性.在一定曆史條件下,認識可能已經達到了科學的標準,但是曆史進步了,標準不同了,又會在你輕車熟路的領域中出現新的矛盾和新的研究課題。我們祖先以石為器,成為最好的勞動工具,誰能說它不是當時最偉大的科學發觀和最實用的真理?但是後來有了金屬冶煉技術,那個石器時代慢慢過去了。雖然它曾經是我們祖先賴以生存的法寶,我們也不能不對它一笑了之。人才選拔和人才管理的現代化幣和科學化要求一樣,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新的研究領域和新的研究課題。

(三)製度化要求

人才選拔和管理的時代要求,其歸宿存於人才選拔與管理的製度化。正確的理論一旦確定,就應付諸實踐.就象它未經確立時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一樣。而為實踐所證明的一般理論法則,就應該把它製度化,使它獲得法律的意義。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我國是一個法製很不健全的國家。舊社會沒有法製,大當權者都熱衷於暗殺手段,到處是占山為王的匪盜和稱霸一方的割據勢力。解放後,法製仍沒有得到健全,在某些階段,領導者個人意誌高於一切,黨紀國法通通成了一張廢紙。在這樣的條件下,使正確的行為原則和理論法則製度化,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經過拔亂反正以後,很多曆史上爭論不清的問題,現在已經基本弄清楚,或大體上弄清楚。更多的問題已經有了叫確的結論。“就人才選拔和管理而言”在理論上沒有涉及的問題已經不多了。糊塗觀念雖有,大的方麵已經得到澄清和解釋。因此,社會現實自然會對上述這些問題提出製度化的要求。比如領導幹部終身製的取消,現在沒有人認為是不正確的。幹部終身製的存存,對於各級領導都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而且弊病很多,既害國家,又害事業,對於領導者本人也不利。似是,真正取消幹部終身製,需要有製度方麵的保證。即使對於個別功勞特大、貢獻特高的領袖人物的特殊地位的確認,也應該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他以親身的榜樣廢除了美罔總統的終身製,實在是好得很。美國可以辦到的,社會主義國家就該做得更好,而不是向著民主方向背道而馳。製度化當然不限於幹部終身製。一層內容,它還應該包括更為廣泛的領域和更多的層次。但是,從人才選拔和管理的角度而言,把廢除於部終身製製度化.無疑是最為關鍵和最重要的問題。

二、人才選拔製度

人才選拔的前提是對於人才的認識和識別,而對於人才的認識和識別,就必然聯係到人才標準。這些問題討論頗多,情況十分繁雜,此處重點分析一下社會主義人才選拔製度。

社會主義人才選拔製度,首先應該體現社會主義製度的基本特征和本質,伺時反映社會主義革命曆史階段的不同要求和特點,而且它本身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動態係統和綜合體係.就目前比較通行的人才選拔製度而言,有選舉製,委任製,招聘製、考取製和推薦製。

(一)選舉製

選舉製古已有之,原始社全裏的許多領導職務就是推選而成。可見選舉製源遠流長,資格之老,不同凡響。但是後來發展不利,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就時乖命舛,被奴隸社會世襲製度所代替。到了封建社會,也還是毫無也色,仿佛從此休矣,永不再生似的。但是資產階級使它恢複了活力,使這一古也的剮度在新的形勢和新的時代麵前,獲得了蓬勃的朝氣。資產階級民主製度的基本內容之一,就是選舉製。而選舉製既來之不易,社會效果也確實一嗚驚人。我們是不多可以從所有實行資本主義民主製度的國家中看到,民主製比之封建主義的世襲製固然,有天壤之別,絕無相似之處,比之很多政治上比較進步的第三世界國家所奉行的政治製度,也仍然占有很大優勢。資產階級民主製度雖然就其本質來說,仍然是為統治階級幹和有錢人操縱和利用的一種製度,但是它的生命遠遠沒有完結,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就其技術性內容而言,對於社會主義選舉製度的改進和完善,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東西。社會主義製度下的選舉製度,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先進的民主選舉製度。但是,由於社會主義建立的曆史還不長,其建立基礎又都是生產:比較落後的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的東方國家。而且,它是一種與整個私有製社會實行決裂而產生的一一種嶄新的社會製度,其產生的具體曆史條件又處在較為激烈的階級鬥爭時期。因此,它的幹部選舉製度的戶:生和發展都是在比較特殊的曆史條件下建立的。雖然先進,卻很不完善;雖然和人民的利益一致,卻缺乏足夠的技術內容和曆史經驗。由於它的欠缺之處很多,所以很容易遭到衝擊和挫折,以致社會主義民主製度建立半個多世紀以來,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套科學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比較完善的選舉製度和選舉法則。在這方麵。我們的經驗教訓最大。但是,目前的形勢卻最好,隨蓄幹部終身製的廢除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的建立和健全,相信人才選舉製度能夠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結出具有時代特征和曆史意義的豐碩成果。但是,這任務非常艱巨,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

選舉製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政治方麵的因素來考察,至少需要三個方麵的條件。首先,領導階層的開明態度和正確指導思想。如果領導思想不開明,政治上保守,甚至具有濃烈的封建主義思想影響和戰爭時期的非常性指導方針,那麼,選舉製度的建立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有其名,也很難有其實。其次,選舉人的覺悟程度,這一一點也許更重要。我們現在回顧曆史,常常為曆史上很多傑出人物的某些重大過失而惋惜。但是,錯誤絕非僅僅領導者個人的原因。如果全剛人民要求民主,要求選舉製,那麼,領導者的非民主思想就不能隨意泛濫,選舉製也就不容易成為徒有虛名的一種無用的形式。1984年陝西省委選舉新的領導班子,中央就尊重選舉人意見,使選舉出現比較令人滿意的結果。有人以為,所謂社會主義民主,不過是上邊說了算,下麵的看法不起什麼作用,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隻有人民都理解、相信和保護的民主製度,才具有真正民主的意義和起到真正民主的作用。人才選舉製度的完善沒有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不管它采取怎樣的形式,都可能成為沒有靈魂的一具篷屍。第三,法律製度的保證。人才選舉製的真正完善,需要法律製度化,選舉製度沒有法律的保證,是軟弱無力的社會內容,難免受到某些改變和歪曲。雖然說法律是由人們創造和確立的,但是法律製度一旦形成,它就獲得獨立的社會尊嚴和社會束縛力。社會主義法製,是人民的忠誠兒子,又是人民的鋼鐵衛士。如果有誰還不信任它,對它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那麼,隻要你觸犯了法律,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二)委任製

委任製在封建時代最為得寵。除皇帝和少數龍子龍孫、皇親國戚以外,幾乎所有的官吏都經委任而成。就是龍子龍孫和皇親國戚,他們的榮辱沉浮,也與皇帝的好惡大有關係。命由天定,事在人謀,他們的政治地位和所任官職是由皇帝委任的。當然,並非天下所有的官吏和行業的負責人都由皇帝一人委任,但是委任製度如此廣泛和深入,以致一個家族的繼承,一個行會的權力交替,且多因襲此法,並大多和前一代當權人的主觀意誌有著極大的關係。

委任製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也有廣泛的作用,但它主張和選舉製相輔相成,是在選舉原則指導下的一種製度,是選舉製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其功用的必要補充。例如,美國的總統和剮總統都是選舉產生,但內閣的組成,就由總統委任而成。同時,要得到議會的認可。

委任製存社會主義條件下,仍然非常必要。而且,就中國共產黨和我國實行的幹部製度的基本內容來看,委任製至少在現階段仍居於舉足輕重的位置。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除去中央委員會和少數其他人員外,工、農、商、學、兵、政、黨幾乎沒有什麼負責人不是委任的。

委任製好不好?恐怕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無論對於哪一級幹部,對於哪一類型的人才個體,統統實行委任製,恐怕是極大的不妥。罔為委汗割容易出現隻是領導機關決定入選,而群眾和下屬機關無權選舉自己領導人的情況。所委任的幹部,常常形成隻對上級機關負責,而不對自己所承擔的事業,也不對自己所領導的群眾負責。甚至成為某一個單位的土皇帝,即使他有嚴重的缺點和過失,別人也奈何他不得。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委任製在本質上應該是采取民中集中製方法的的一種用人製度。即使這樣,它也不應該成為一種普通的川人形式。例如對於學術團體和一些群眾團體的負責人,有什麼必要非由黨、政機關來包辦和決定呢?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應該照自已的意願選舉自己滿意的領導成員,如果選舉程序或選舉人觸犯了法律,則由法律幹預,其他領導機關盡可放開雙手,聽其自便。幹預多了隻會對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增加束縛和負擔,從而失去了他們本身原有的作用和活力。

但是,委任製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依然是一種十分有用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人才選舉製度。有人說,既然民主選舉可以避免長官意誌和領導機關單方麵作決定的缺點,那麼,無論對於什麼入都實行選舉製度好了。其實,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你不能要求選舉人對於所有被選舉對象都十分了解,而且也沒有必要統統去履行那些繁複的程序。如果對所有的公職負責人員都實行選舉的話,那麼,也許要用多於1/2的工作時間來從事這項工作。那麼,這個社會也就完了。委任製的好處很多,相對說來,它簡便易行,而且容易形成協調與合理的領導結構。委任製的缺點完全可以通過必要的選舉製給予彌補和糾正。而且,委任製不能成為終身製,鐵飯碗,正象選舉製不應該成為某些領導層的終身製和鐵飯碗一樣。如果對所委任的人員隻有委任僅,沒有罷免權,那麼這種委任製就沒有完成自己應該負擔的職責和功能。既可委任,就可罷免,有任有免,才能使委任製度真正發揮委任的作用。

(三)考取製

考取製是通過考試發現和錄用人才的一種製度,這種製度在封建社會同樣盛極一時。在我國古代時期,為時最久和最負盛名的就是科舉製。考取製有很大的優越性,第一,它可以擴大發現人才的視野.第二,它可以防止偏見特別是防止某些有權者的個人好惡。第三,它可以使應考人大體上能處存同一起跑線上。現在,工廠招工,機關用人,甚至合同工.臨時工的錄用,都采取考取方法,實在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報社錄用編輯和記者,如果不用考取製度,錄用人才就非常困難,常常急用的人才用不上,不急用的人甚至根本沒有用的人卻招了進來,如果齊王好樂,盡管喜聞合奏,也要一一考取,那麼,南郭先生大約根本就不會混進來了。雖然也可能在語言發展史上失去濫竽充數這個成語,人們也不會多麼難過和遺憾。據說,深圳和蛇口,考取製度更為嚴格和普遍。考取製度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作為選舉製和委任製的一個組成部分和補充內容。如果那樣,則選舉和委任的領導還會更稱人意。美國競選總統,總統候選人要頻頻發表演說,宣布施政綱領和自己未來的抱負。雖然說得極好,行動起來未必都好,但那演說也差不多相當於在選舉之前的一種考試。如果結結巴巴,甚至自己竟然雖執講稿而不知所雲,那麼,這考試肯定會失敗,而被選上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委任製加上考取製也可以使委任者增加決斷的信心,而使旁觀者、有聯係者、好事者和競爭者心明眼亮,放一大半心來。考取製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實行不久,但生命力極為旺盛,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用人製度,對於選拔人才,顯然具有途徑簡捷、生效迅速的優點。

但是,考取製也有它本身不足和使用上的不易之處。因為,考試的內容不可能麵麵俱到,尤其不可能對於每個應考者都十分公允。即以高考為例,很多高考狀元,以後並沒有保住狀元稱號,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即使平時學習成績極好的人,工作以後,卻平平庸庸,比不過那些學習成績一般、而實際能力很強的一股學校中的泛泛之才。日本人不十分重學曆,企業錄用人才,以實際能力為主;法國企業錄用人才,特別強調錄用對象有無特長,對於那些有某些突出能力和實際能力的人員尤感興趣。這一點,無疑是十分必要的。考取製以一考定終身,尤有弊端,比如考生身體不適,怯場緊張,都會影響考試成績?因此,考取製度雖好,其應崩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企業實行考取加試用製度,就是對於考取製度缺點的一種彌補。考取製優點既多,缺點也比較突出,如果在具體作法上有所改進和補充,那麼,這種製度會柱社會主義條什下,為人才的選拔和使用貢獻出它更允分的“力”。

(四)招聘製

招聘製兼有委任製和考取製的特點,運用得好,兼有二者之妙,又有獨到的功用和意義;招聘製當然包括招聘各種人才,但是就其書意米說,主要是指那些有特長、有資曆的急需人才和骨幹分子。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招聘就需要有一定的基礎條件,比如,比較優厚的待遇和比較適宜的環境和生活條件。現在用人單位借以招攬人才的物質手段,一是房子,二是職務,三是工資待遇。但很多國營企業和事業單位不易辦到這些,所以招聘製也並不常見。十兒年來,城市居住條件日趨緊張,因此,用人單位隻要有房,不愁沒人來。人才為住房所吸引,是現階段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招聘製的好處在於,第一,可以促進人才流動,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第二,可以打破常規,對於論資排輩的陳規舊習是一個有力的衝擊。第三,有助於“選賢任能”、“唯才是舉”。第四,能夠促進愛才借才社會風氣的形成,使尊重知識分子、尊重人才成為一句實話,而不再是一句空話。第五,有益知識更新,見效快,收益快,對於解決特殊困難有特殊的“神效”。招聘製與考取製一樣,是社會主義製度大量選拔人才、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基本方法。它在我國曆史上屢見不鮮,而且對於曆史人才的發現起過重大的推動作用。

(五)推薦製

推薦製其實並未形成製度,隻是從理論上講,它可能也應該形成一種人才選拔製度。

推薦製有兩種。一曰他薦,二曰自薦。經他人推薦得展其才的,古代就有,但源於何時,已無所考。韓愈作雜說,盛讚伯樂的作用,使推薦一事得入文章大雅之堂,為世人所重。但是賢者薦才,遠遠不始於唐。淳於髡日薦七賢,是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的盛事,徐元直走馬薦諸葛,是漢末劉備得以天下三分與吳魏對峙的由頭。經藝術家渲染,如聞其聲,若睹其人,一顰一笑,栩栩如生,足見薦賢才的曆史之重要與久遠。自薦大約始於毛遂,那是一段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本是自我介紹而來,又給這故事憑空添了幾筆光彩。後人如東方朔,也是一位自薦之才。他曾向漢武帝上書,自我吹噓一番,言之鑿鑿,情之切切,終於得到“聖主”青睞。實際上,在我們現實社會中,薦才與自薦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不過沒有形成一套製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