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立完善的科學的社會主義人才製度 第四節 共產主義理論與人才學發展的未來展望
一、共產主義理論對人才學
未來發展的指導作用
共產主義理論是人才學賴以發展的指導思想,至少在我國的條件下,隻有把人才學研究放在馬克思主義的軌道上,才有可能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才能使人才學研究對民族有益、對人民有益、對國家有益。即使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如果在主觀上或客觀上和馬克思主義唱對台戲,那麼,他的人才研究盡管可以在某些技,術性問題上有所突破和前進,卻不能建立起合理的科學的研究體係。共產主義理論代表了人類曆史的前進方向,凡是背離、反對這個理論的,都不可能真正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很可能徒勞無功,自費氣力。
談到共產主義理論對於人才和人才學的指導作用,是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和事實根據的。講事實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就是一個絕好的證明。沒有共產主義理論就沒有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而沒有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中國人民今天究竟會是什麼樣子,都很難說。人才學說會不會在這塊土地上存在,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深入的研究和全麵發展了。這並非危言聳聽。中國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和壓迫l00多年時間,我們先人試驗了多少方法,都無濟於事。隻有共產主義理淪能夠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道路能夠救中國,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從理淪角度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早在100多年前或者50多年前就對共產主義的未來和共產主義全麵發展的新人作過精辟的描述,以至我們今天讀到這些描述,還會被導師們的遠見卓識所震驚,為他們科學研究的卓越成果所賓服,為自己能夠有這樣高明的理論作指導而信心百倍,大受鼓舞。請看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對於共產主義全麵發展的靳人的論述。
1847年lo月至l1月間,恩格斯寫了《共產主義原理》一書,這本書可以看作《共產黨宣言》的草本.雖然沒有《共產黨宣言》議論精辟,也不如《共產黨宣言》給後世的影響深遠廣大,但卻是用通俗的語言、深邃的思維和科學的理論全麵回答了關於共產主義曝理的種種問題。恩格斯在論述了私有製消滅和工業的發展以後說:“現在由於私有製的壓迫和土地的分散而很難運用現有的改良和科學成就的農業,將來同樣也會進入繁榮的新時代,並將給社會提供足夠的產品。”“階級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到那時,現在這種分工也將完全消失,因為要把工業和農業生產提高到上述的那種水平,單靠機械和化學的輔助工具是不夠的,還必須相應地發展適用這些工具的人的能力。當18世紀的農民和手工工廠工人被吸引到大工業中以後,他們改變了自己的整個生活方式,而完分成為另一種人,同樣,同整個社會的力量來共同經營生產及由此而引起的生產的新發展,也需要一種全新的人,並將創造出這種新人來。生產的社會管理不能由現在逸種人來進行,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隻能發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麵,而偏廢了其他各方麵,隻熟悉整個生產中的某一個部門或某一部門的一部分”,“由整個社會共同地和有計劃地來經營的工業就更加需要各方麵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曉整個生產係統的人。因此,現在已被機器動搖了的分工,即把一個人變成農民,把另外一個人變成鞋匠,把第三個人變成工廠工人,把第四個人變成交易所投機商的這種分工,將要完全消失。教育可使年輕人很快就能夠熟悉整個生產係統,它可使他們根據社會的需要或他們自己的愛好,輪流從一個生廣部門轉到另一個生產部門。因此,教育就會使他們擺脫現代這種分工為每個人造成的片麵性。”這一段話說得何等的好啊。我們在本書第三章中詳細分析和研究的人才必需的種種內在因索,隻有在共產主義條件下才能得到真正的飛躍和升華。共產主義關於全麵發展的新人的理論,正是人才學關於人才全麵發展的未來的崇高理想。這一點難道還不清楚嗎?
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巾曾經明確地指出:“用那種把不同社會職能當作互相交替的活動方式的全麵發展的新人,來代替隻是承擔一種社會局部職能的居部個人。”這也就是說,把人從社會分工的桎梏中充分解放出來,使一個工程師可以成為教書先生,成為推小車的工人,成為種植業的農民,成為文藝舞台上的藝術家.從而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湧現,使人以一種全麵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麵的本質。”
1920年,列寧指出,未來社會的“教育訓練和培養出全麵發展的,受到全麵訓練的人,即會做一切工作的人。共產主義正在向這個目標前進, 必須向這個目標前進,並且一定能達到這個目標,不過需要經過許多歲月。”象馬克思、恩格斯一樣,列寧說的同樣的精彩和中肯。
但是我們在某些時期內,卻對於共產主義運動產生了誤解,以為共產主義理論就是階級鬥爭.不錯,共產主義理淪包括階級
鬥爭,而且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還是共產主義理論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但是,無產階級主張階級鬥爭,主張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目的,主旨在於砸碎舊的國家機器,結束那種不合理的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製度,使人類首先在私有刪的重壓下解放出來,然後在更高的層次上求得更加全麵的發展。如果以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共產主義的理論,無非就是階級鬥爭,而且即使在沒有階級鬥爭或階級鬥爭已經不是社會主要矛盾的時候,仍然要人為地誇大它的作用,那不是共產主義理論,而是被極“左”路線所歪曲的理論.有人說,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的是私有製,不是也有很多人才嗎?不錯,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很多人才,但是私有製本身就是對於人類全部才能和全體成員得到全麵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這個障礙在現在條件下,如果表現得還不那麼明顯,或者說采取了比之先前要平和得多的形念,但是,它終究會成為一種嚴重的障礙。因為,人類全體成員智慧的全麵發展,首先要姨他們成為完令平等的人,使他們在完全沒有等級差異的條件下自由地發展。這一點,如果說社會主義社會暫時還不能完全做別,那麼,資本主義社會就永遠也做不到了。有人問,資本主義社會能不能和平進入共產主義?對於這個問題,列寧在他所處的曆史條件下,曾作出過斷然的否定性結論。在那種曆史條件下得出那樣的結論,自有它不容否認的意義和客觀曆史原因。隻要看一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產生的原因和帶來的後果,就可以知道這理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何況僅僅20年之後,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類遭受到更大的苦難和付出更大的犧牲。資本主義能否和平進入共產主義,這要看發展,無產階級並非反對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社會的和平過渡,也不反對資產階級的各種人物投向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懷抱,而是諄諄告誡人民不要對他們的發展和變化存過分的幻想。如果他們真的通過技術的、科學的、政治的某種過程走向社會主義,豈不是天大的好事,全世界人民不但不反對,還要舉雙手讚成和歡迎他們。
但是,曆史經驗證明,如果社會主義不能能政治上、經濟上、科學上、文化上大大超過資本主義的成就而影響和教育他們,那麼對於他們向著社會申義轉變的種種美好願望,其結果都是無益的幻想。而這一點,正是共產主義理淪應該解決和正確回答的問題。
共產主義是這樣的一種社會,邵個時候,社會分工已經消失,從而人類的各個成員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和自己的誌願去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經過科學係統的教育,成為全新的人。他們可以從一個崗位上從容地轉到另一個崗位上去,所謂職業不過是他們轉換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和增加效率的一種手段而已。
共產主義社會是這樣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裏,由於社會財富已經極大豐富,人們的覺悟也極大提高,人們已經把勞動由生存的手段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那種貧富不均的現象沒有了,全社全的人都可以得到完全平等的待遇,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要求得全麵的發展。
共產主義社會是這樣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人們的往來交流範圍已經擴大到全球的範圍(至少如此),而且人的素質得到了全麵的改善。先天性呆癡沒有了,智力發展不完全的個體沒有了,社會已經不再為培養人才而焦急和煩惱。而是考慮如何使全社會的人都能夠有所作為和自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