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工商業各方麵都在奮起直追,唯在銀行業方麵比較欠缺,曾紀澤有意發展現代銀行業,以之取代傳統的票號銀莊,從而建立起大明自己的現代金融體係。
台灣方麵早在十年之前銀行業就已經起步。他們將西方的銀行運營方式,和本土的傳統方式相結合,取長補短,形成了一套適合於東方經濟社會狀況的先進銀行體係。
大明向台灣開放金融,組建合資銀行,就是想要從台灣那裏學習這套先進的經驗,以進一步發展大陸自己的銀行業。而台灣與大陸本屬同根,文化思想上的差異並不很大,大陸向台灣取經學習,顯然要比從單純的向西方學習要容易的多。
會談結束之後,容閎代表大陸,與胡漣凱簽署了《兩岸自由貿易區建立草案》,該方案中提出,兩岸將共同努力,預計在1880年之前,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從而向兩岸經濟一體化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盡管胡容會談是相當成功的,並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收獲。但世人皆知,胡漣凱此次大陸之行,並不單單隻是為了做生意而來,他還肩負著與大陸就和平統一問題進一步磋商的政治任務。
胡容會不久,曾紀澤決定在龍城接見胡凱漣。
在龍城養心殿中舉行的晚宴中,曾紀澤以高規格的宴會款待了這位來自於台灣的前民主黨主席。
台灣報業發達。大陸新聞開放,故在台灣,關於大陸這位傳奇般的皇帝的報道屢見不鮮。胡凱曾任民主黨領袖,除了民間報道之外,自然還能接觸到不少官方搜集的關於曾紀澤的情報,他對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既充滿了景仰,又充滿了是好奇。
這一次,他終於親眼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人物。
威嚴卻不使人懼怕,親切之中卻又隱含著咄咄逼人的英氣,這是曾紀澤給胡漣凱的第一印象。
晚宴的整體氣氛是愉快的,幾巡酒過後。胡漣凱的心情漸漸也輕鬆下來,這時顯露出來的言談舉止才更從容不迫。
曾紀澤飲過一杯酒,笑問道:“朕如果沒記錯的話,胡先生應該是浙江紹興人吧,這一次回大陸,可有準備回家鄉探親的打算?”
提及此,胡漣凱感慨萬千,“當年太平天國之亂時,我全家都死在了戰亂之中,這麼多年過去了,隻怕祖墳上已盡生枯草,就算回鄉也認不出來啦。”
這時,陪酒的容閎道:“胡先生的祖墳,皇上一直都令紹興的地方官員年年修葺,胡先生難得回一次鄉,還是去祖墳上為先人上幾炷香吧。”
胡漣凱當年隨左宗棠南渡台灣時,隻不過是一個不名一文的文官,他想曾紀澤當時怎麼可能認識自己,隻怕替他修葺祖墳之事,也隻是因他要訪問大陸,臨時而行罷了。
容閎知他所想,接著又道:“當年楚軍南渡之後,有人主張把他們留在大陸的親人盡誅,祖墳盡挖,是皇上極力反對才避免了這場悲劇。後皇上親政之後,即下旨命各地官員,凡南渡楚軍將士的祖墳,無律官級大小,都要好好修葺。所以胡先生這次回台灣,可轉告那些楚軍的同胞,如果想回想掃墓祭祖,大陸隨時都歡迎他們。”
聽了這番解釋,胡漣凱才真正對曾紀澤由衷的感激,忙敬上一杯酒,道:“明皇真乃胸懷博大之帝王,漣凱這一杯酒代南渡的楚軍將士們謝過明皇。”
很好的一個插曲,使宴會的主賓雙方的信任更增進了一步。
又敘了一些家常。曾紀澤漸將話題引入正軌,卻問道:“胡先生此次大陸之行,也參觀了不少地方,可對如今的大陸有什麼感想嗎?”
“而今的大陸,國民精神振奮,工商農林之業欣欣向榮,實乃中國又一盛世也。明皇重視以法治國,效法西人行司法獨立,建地方議會,這更是難能可貴,不過……”胡漣凱笑而不語。
曾紀澤道:“胡先生但說無妨。”
胡漣凱便直言不諱道:“而今議會的優點已初步顯現,新聞言論自由,民眾之智慧也廣為開啟,若想更進一步促進國家之公正自由,便要開放黨禁,使各黨在議會中競爭,相互製約,並拓寬議會之權力,使之與行政、司法真正意義上實現三權之分立,這才是扼製官僚**的最佳之法。”
[奉獻]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一八六一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