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感戴天地的生生之德:畏天即敬己(一)(3 / 3)

下麵我們來看一下對待君上的問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孔子提出的倫理的等級原則。這個原則在古代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也沒有必要加以過分的分析解說。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借助現在流行的學術話語,必須“進行創造性的轉化”。現在沒有君王,但是可以把對待君主的態度轉移為對待工作的負責任的精神。要學會忠於職守,不能隨便對付了事,更不能玩忽職守。一個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對待家人和朋友也不可能真正盡心盡力,更難以說得上忠於自己。隻有忠於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忠於他人和事業。忠於自己,不是縱放自己,任隨自己,不顧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而是真誠地對待自己,不自欺,才能不欺人。自己對自己都不誠實,對他人和社會怎麼能夠講誠信?所以,把孔子的君臣父子的說法進行如此的創造性轉化之後,還能在新的時代發揮重大的效用。

前麵我已經說過,老師和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師友關係,也是人生逃避不了的處境。現代跟古代不一樣,現代人大都讀過書,都有老師。怎麼樣對待老師?不用問,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尊重老師。”為什麼要尊重老師?怎樣才算尊重老師?

前一個問題似乎不難回答,因為每個人都要成長,包括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而這些都可以在老師那裏獲得。不僅如此,老師幫助我們樹立人生的理想,給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幫助我們改正錯誤,指出我們的不足,指點我們如何取長補短,使自己獲得必要的成長。所以,我們都對老師有或多或少的感激,所以我們應該尊重老師。怎樣才叫尊重老師?尊重老師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不放棄自己對於理想的追求,按照自己的人生道路前進。其他的,如讀書時認真聽講,好好複習,尊重老師的勞動;畢業後經常關心關心老師,打打電話,問候問候,向他彙報一下自己的情況,談談自己的人生體會等等。至於詆毀老師,辱罵老師,則是人生最大的忌諱,類似的做法,隻能表明你的不德和不可造就。

遇見好老師,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我就很慶幸,因為我遇見很多好老師。好老師是人生的風景,令人流連,令人即便發為詠歌也不能盡情表達這份情誼。宋祖英唱過一首歌曲,叫做“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就是歌頌教師的。

什麼叫先生?我過去跟學生開玩笑,我說你們叫我先生,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先生有幾種意思嗎?我告訴你們:先生一詞含義至少有八種之多,過去私塾老師叫先生,這是第一種;我們管孫中山叫先生,意思是同路人中的先行者,這是第二種;現在女人管自己的男人叫先生,這是第三種;香港的警察叫自己的上司為先生,說“Yes,Sir”,這是第四種;先生的本意是先我而生者,就是年長於我的人,這是第五種;管學問大的人,叫做先生,以示尊重,這是第六種;現代禮儀管所有的男子都叫先生,以別於女士,這是第七種;還有第八種,就是把指引自己走上人生康莊大道的人,也可以叫先生。

我知道,許多學生叫我先生的用意,是包含了老師、長者、有學問和指引人生道路等內容混合在一起的,我是否能擔待得起是一回事,他們這樣叫我以示尊重則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我有先生,我有人生的導師,指引我走上人生的康莊大道的好老師,台灣著名的中國思想史專家韋政通教授,就是我的先生。這個不用諱言,也不必諱言。得到這樣的先生,簡直就是天賜,這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我跟他意外相識,意外交往,意外成為知音。我們之間心裏相互感通,對思想史和社會問題的很多看法都如同心有靈犀一般。這是我最高層次的最大的老師,也是我最相知最相洽的朋友。要不是意外地結識他,我可能就會任才使氣,成為一個三流的小詩人或者小作家,甚至連這都達不到,而根本沒有成為真正學者的可能。他沒有教過我什麼,但他的執著、他的奮鬥曆程和奮鬥精神和他身上特有的勇敢、正直,傑出的懷疑和批判精神、對曆史文化和對社會人生的責任意識,以及永不衰竭的工作熱情和耐力,都是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當然老師不是扶持你一生的人,老師既無可能,也不應該扶持任何學生的一生,真正愛學生的好老師,必須想辦法激發學生內在的生命潛能,喚醒他的自我意識,激勵他的勇氣,讓他自己錘煉自己的意誌,自己訓練自己的耐性和堅韌,讓他努力走出屬於他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一定要讓他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走。曾經有位朋友當著我和韋先生的麵問我有幾個老師,我毫不遲疑地回答:“隻有一個,就在這裏。”這樣的話語可能讓其他教過我、幫過我的老師聽起來不高興。實際上這位朋友問的是我的業師,業務上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我有很多,但是我回答他的是生命之路的感染者和引領者的意思。在這個意義上,一個就足夠、足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