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白無常(2 / 3)

“娃娃們勇敢殺敵,為國捐軀,他們是好樣的!沒有給咱清荷垸丟臉,他們是咱清荷垸的光榮!今天,我們在這裏慶祝抗戰勝利,讓咱娃娃們和我們一起看花鼓戲!”

震耳欲聾的鞭炮炸響,鑼鼓齊鳴,掌聲四起。

開演的第一曲戲是賀守官的花鼓戲班,他們一亮相就贏得了一片叫好。《雙撇筍》,小醜扮陳生,花旦扮陶家姐妹,三人表演“籬笆花”“耍花手帕”“挑野菜”等民間歌舞身段,清新活潑,開場戲旗開得勝。接著《王瞎子鬧店》的戲名一報出,禾場上的人們一片嘈雜。一個瞎子拄著竹竿邊走邊唱:“甲子乙醜眼生病,丙寅丁卯丟眼睛,戊辰己巳學算命,庚午辛未度日生。”台下已經安靜下來。隻聽那瞎子道:“我王先生算命是假,度日是真,六十花甲橫念倒背,就是跟人家算起命來呀,八個字記不起六個,我的師傅說,要把命算準,念好一丈經。我的師傅傳授給我的一丈經不知道忘噠冇有,我來念念看。”“一、一、一二;二、一、一二三、三二一、二一、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那王瞎子越說越快,口裏如起火冒煙一般,底下哄堂大笑。

這曲戲講的是瞎子抓盜賊的故事。

荷花池的花鼓戲班第二天演的是《葉五過門》,講的是一個苕女婿的故事,好多人記得那裏麵的台詞“走路聳幾聳,吃飯吃幾桶,爹要板死我,媽要留著做種”。這個戲班在清荷垸不算最好的戲班,但這一場戲演得風趣詼諧,觀眾不時大聲叫好。接著,漫裏嘎六屋台的《站花牆》,耳熟能詳的戲目,卻因為演員演技太差,觀眾跑了不少。

等到第三天,喬家大灣箍六班唱花鼓,觀眾驟然多了一半,除了箍六花鼓戲班名聲大些,還因為那唱戲的是打仗回來的戴季平和喬家宜,還因為他們一個是戴師長的兄弟,一個是喬氏族長的兒子,人們是裏三層外三層早早地來到了禾場。

“弟兄人一雙,把守白虎堂。”

“我乃焦讚。”

“我乃孟良。”

兩老生扮相一上場,底下哄地笑開,細看是喬祖義和冬瓜,兩人叔侄輩分扮成兄弟,場上一片笑聲。

“宗保犯將令,定斬不徇情。”戴季平扮演楊六郎手按寶劍,邁開八字步,一步一步走到台中。

台下一片喝彩聲。

“怒氣滿胸懷,蠢材太不該,令你巡營寨,私自配合偕。槍挑穆天王,桂英下山來,將父挑下馬,笑壞滿營眾將才,論國法豈肯容兒在?”戴季平唱罷,那焦讚和孟良合白:“元帥息怒!”

楊六郎接著唱:“孟焦聽我差,將奴才捆綁營門外,少時間傳將令斬下頭來!”

待喬家宜扮演的八千歲趙德芳講情與楊六郎對唱,場上觀眾聚精會神,鴉雀無聲。

趙德芳:(白)鬆綁!

焦讚:(白)喳!

楊六郎一聲“且慢”,唱道:“宋王爺降下罪誰個承招?”

趙德芳唱:“慢講說我叔王降旨來到,就是那泰山倒本禦承招。”

隻見那戴季平向上一拱手,唱道:“八千歲你不要以大壓小,白虎堂豈容你嘮嘮叨叨,斬不斬本是我楊家令號,並未曾犯千歲哪點律條。”

“曾記得你七弟打死潘豹,潘仁美在京都本奏當朝,我叔王準了本降旨一道,將楊家一滿門俱要開刀,那時節若不虧本禦力保,到今日你焉能身穿紫袍。”喬家宜聲音洪亮,唱得字正腔圓,贏得一片掌聲。

我大哥替宋王席前遇難,

我二哥短劍下命喪陰曹。

我三哥被馬踏屍如泥藻,

我四哥失番邦不能回朝。

我五哥棄紅塵削發入廟,

我七弟被仁美箭射胸胞。

金沙灘我楊家還死少了?

論功勞才爭下禦賜紫袍。

“好!好!”戴季平唱罷,有誰大叫一聲,底下一片響應。

這一曲花鼓戲叫《轅門斬子》,又名《三進帳》。

一個女子披掛上陣,人們仔細一看,竟是林靜芝。一陣掌聲如雨點般響起。

北宋遼國蕭太後南下入侵,大擺西江陣。為破陣,八賢王、佘太君隨大軍駐守邊關抵抗。元帥楊延昭派其子楊宗保出營巡哨,宗保在穆柯寨與穆桂英交戰,被綁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見鍾情,遂結為夫妻。宗保返營後,楊延昭大怒,要將宗保在轅門斬首示眾。焦讚、孟良和佘太君、八賢王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後,救夫心切,向六郎獻上破陣急需的“降龍木”,並允宗保戴罪立功。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雙全、才貌出眾,加之佘太君、八賢王作保,遂免宗保死罪。宗保、桂英披掛上陣,夫妻二人大破西江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