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有相信者和懷疑者兩派人在學術團體及科學報刊中產生了,他們就“怪物問題”無休止地爭論著。在這次值得紀念的筆戰中,自以為懂科學的新聞記者和一向自以為多才的文人們花費了不少的墨水,最後竟然火拚起來,火拚的原因是有人把針對大海蛇的筆鋒移向一些態度傲慢的家夥身上了。有幾個人為此還掛了彩,流了兩三滴血。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成了當時咖啡館裏歌唱、報刊上嘲笑、舞台上扮演的主要話題,也給了好事者創造謠言和你爭我鬥的機會。

在大半年的時間裏,雙方各執己見,持續不斷地爭論著。各類流行小報連篇累牘,巴西地理學院、柏林皇家科學院、不列顛學術聯合會和華盛頓斯密孫學院發表的權威論文,以及印度群島報、摩亞諾神父的宇宙雜誌、彼德曼 的消息報裏麵的討論和法國及其他各國大報刊的科學新聞,都進行了無情的抨擊。懷疑論者引用了林奈的一句話,小報那些才華橫溢的作者戲謔地模仿了這句話,“大自然不製造蠢東西”的說法,確實起到了支持的作用;他們懇請人類不要違背大自然,去承認有什麼海妖、海蛇、白鯨“莫比·狄克”,不要相信那些頭腦發熱的水手們的胡說八道。最後,在一個極富聲望的諷刺幽默型報刊上登出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該報最受歡迎的編輯撰寫的,這位編輯像希臘神話裏的英雄希波呂托斯一樣,給了那個怪物一個狠狠的打擊,在眾人的哄笑中取消了它的姓名。才智最終戰勝了科學。

在1867年最初幾個月裏,跟這個怪物有關的消息已經消失殆盡,似乎這個怪物已經被埋葬,從此不會再死而複生。但是就在這時候,一些新發生的事件又擺在了世人的麵前。問題的性質完全改變了,這個怪物變成了小島、岩石、暗礁,但它是會飛奔的、讓人琢磨不透的,行動神秘莫測的。也就是說,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而是必須認真設法避免的一個危險。

沒有任何地圖記載過在海麵北緯27°30′、西經72°15′的地方有岩石。然而,在1867年的8月5日,蒙特利奧航海公司的摩拉維安號夜間行駛在這片海域上,由於風力的助航和四百匹馬力的推動,船的速度達到每小時十三海裏,當船駛到北緯27°30′、西經72°15′這個地方時,船右舷的尾部與一塊岩石相撞了。多虧船體質量上乘,做工堅固,否則在如此快速行駛的情況下,摩拉維安號肯定會被撞裂,那麼船上的二百三十六名從加拿大來的乘客必定會葬身海底。

這個意外事件是在淩晨五點多,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發生的。當時在船上值班的船員們發覺船體與異物相撞後,馬上就衝到船尾去觀察情況,然而,他們除了看見一個巨大的旋渦以外,再沒有發現任何情況。而那個巨大旋渦好像是因為水麵被什麼東西猛烈地衝擊後形成的。於是,船員們又仔細地檢查了一下船身表麵,並沒有看出有被損傷之處,測量了一下這個地方的具體位置並記錄下來以後,摩拉維安號開始繼續航行。隻是船隻當時究竟是碰上了暗礁,還是碰上了遇難船隻的殘骸?這個問題誰也搞不清楚。不過,在船工對船隻的吃水線以下部分進行檢查時,發現被撞斷了一部分龍骨。

如果不是過了三個星期後,在相同的情況下再次發生這樣的事件,就不會有人把此事看成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它很可能跟其他許多普通事件一樣,很快被人遺忘了。僅僅因為這第二次相撞中,受害的船隻所屬的國籍非同一般,以及它所屬的公司聲名顯赫,這件事才引起了那麼大的轟動。

苟納爾是英國大名鼎鼎的船主,也是一位精明的實業家,他的名字在整個船舶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早在1840年他就創辦了一家郵船公司,當時整個公司隻有三艘四百匹馬力、載重一千一百六十二噸的明輪木船,往來於利物浦和哈利法克斯之間,從事郵遞業務。過了八年以後,公司已經有了共有四艘六百五十匹馬力、載重一千八百二十噸的船,規模已經明顯擴大了。又過了兩年,又有兩艘馬力更大、噸位更高的船增加到船隻的隊列之中。1853年,苟納爾公司傳遞快件的特許權得到延期,他因此又大膽地增加了一些新的設備,添造了阿拉伯號、波斯號、中國號、斯條脫亞號、爪哇號、俄羅斯號,這些都是質量和速度一流的大船,也是最大的船,是除了大東方號以外下海的最大船隻。這樣,到了1867年,八艘明輪驅動,四艘暗輪驅動,總共十二艘船是苟納爾公司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