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北緯47°24′,西經17°28′(2 / 3)

“教授,您分析得很對。”康塞爾說,“您瞧,它們的數量真多啊!像烏雲一般!或者像螞蟻窩裏的工蟻!”

“康塞爾,如果鼇魚沒有它們的天敵笠子魚和人類,它們可能會更多呢!你知道在一條母鼇魚身上,會產多少卵嗎?”

“我隻管往大裏說,”康塞爾回答道,“五十萬。”

“錯了,你太小看它們了,是一千一百萬,親愛的康塞爾。”

“一千一百萬?除非我親自去計算,否則決不會相信。”

“康塞爾,你可以去算。這樣你就可以很快地相信我的數據了。法國人、英國人、美國人、丹麥人和挪威人,它們打鼇魚都是成千上萬地捕撈,消費鼇魚的數量是如此巨大。如果這種魚沒有這種驚人的繁殖力,我們早就在海中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單單在英國和美國,每年有大約五千隻船去捕獲鼇魚,這些船由七萬五千名水手駕駛。平均一隻船每年可以打到四萬條,一共就是兩億條。挪威沿海的情形也類似於此。”

“算什麼呢?”康塞爾問。

“就是那一千一百萬隻卵,但我要特別提醒你們一句。”

“什麼?”

“那就是,如果所有的卵都能成長,那麼鼇魚的總數就可以滿足英國、美國和挪威的需求了。”

當我們途徑紐芬蘭島暗礁脈時,我清楚地看到,前方水域中的每隻船的兩舷都放下來十來根長釣絲,上麵裝著二百個倒刺型鉤餌,每根釣絲的一端都有一個小錨鉤住,一根固定在浮標上的線把它拉在水麵上。諾第留斯號在這些網線中間靈巧地駛了過去。

諾第留斯號沒做停留,它直奔北緯42°駛去。這是和紐芬蘭島的聖·約翰港和內心港在同一緯度上,內心港是無數橫穿大西洋海底的電線的終點。

諾第留斯號沒有繼續往北,它轉向東駛去,似乎想要沿著海底電線走。這些電線都要在一些暗礁高地上做些纏繞,就像陸地上的電線杆那樣。這些暗礁高地都經過了多次的探測,有很明確的記錄標示著它們的高低起伏。

5月17日,我們距離內心港大約五百海裏,在二千八百米深的水下,我看到放在海底的電線,我沒有提醒康塞爾前,他把那粗壯的電線直接認做是一條巨大的海蛇,並想按照他平常的方法,給它做個分類。我及時地校正了康塞爾的觀點,同時為了不讓他有過多的懊惱,我給他講了這條海底電線鋪設的過程。

各大洲之間的國家為了開展電報聯絡,1857年至1858年間,第一條海底電線鋪設成功,但由於經驗不足,這條電線在傳達了四百多次電報後,就不能用了。1863年工程師們又製造了一條新線,長達三千四百公裏,有四千五百噸重,由大東方號負責裝運並鋪設,但這次宏大的計劃失敗了。

5月25日,諾第留斯號下潛到三千八百三十二米深的地方,這裏就是鋪設工作失敗、電線中斷的地點。這地點距愛爾蘭海岸約六百三十八海裏,當時人們發現下午兩點跟歐洲的電報聯絡中斷了,船上的電氣工人決定把電線拉上來之前,先把它割斷。那天晚上十一點,他們把損壞部分的電線拉上來,又重新做了一個修複和連接,再把線放回到海底去,當天電報暢通了。可是沒過幾天,電線又斷了,這次是不可能把它從海底收回了。

倡導鋪設海底電線的美國人並沒有因此停住腳步,大膽的西留斯·費爾提把自己的全部財產投到這個事業中去,他又發出募股的新辦法。等新的股款募足,一條當時最高級的海底電線裝備起來了。導電的鋼絲包在膠皮裏麵,與水完全隔絕,膠皮外麵再用纖維做的帶子纏裹,全身周密保護,最後再用金屬套管包起來,看起來已經是萬無一失了。1866年7月13日大東方號起航,再次承擔起鋪設海底電線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