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鋪設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新的線路結實耐用。但後來,發生了意外事件,有好幾次,等電氣工人們把線放開來安裝的時候,檢查出電線上有新釘進去的釘子損毀了裏麵的銅絲,使它不能導電。大東方號的安德森船長召集他的手下和工程師們一道開會,研究解決這事的辦法。會後,他們貼出布告說,如果有人再要搗亂,並被當場拿獲,船長有權將犯人立即投入海中,而不必經過任何審判程序。這之後,再也沒人敢以身試法了。
7月23日,大東方號已經順利地把海底電線裝到了距離紐芬蘭島八公裏的海底。這時,有人從愛爾蘭發電報給船長,說普魯土和奧地利在薩爾多瓦戰事後,簽訂了停戰協定。27日,大東方號在濃霧中把電線安裝到內心港的海底,這意味著全部鋪設工作的順利完成。第一封海底電報從年輕的美洲向年老的歐洲發出的,電報上有這樣幾句話:“光榮屬於天上仁慈的上帝,和平屬於地上善良的人民。”
我無法想象,當年鋪設的海底電線現在還能維持它原來的樣子,這條堅固的長蛇躺在貝殼殘體鋪成的海底,最外層叢生著有孔蟲,由於電線的最外麵封上了一層石質的黏膠,確保它不受喜歡打洞的軟體動物的侵害。它靜靜地堅守著自己的使命,不受任何狂風大浪的影響,從美洲到歐洲的電報隻需零點三二秒就能被順利傳達。這條海底電線之所以經久耐用,是因為那層樹膠外套,它浸泡在海水中,變得更加堅固,有力地保護著裏麵的電線。
海底電線選擇的位置十分合適,它纏繞在暗礁上,而沒有完全沉到它可能被拉斷的深水層中去。諾第留斯號沿著電線到了最深的水底,那裏四千四百三十一米深,電線躺在那裏,沒有一點被拖拉過的痕跡。之後我們來到1863年鋪設時發生意外事件的地點。
這裏的海底是一個寬闊的山穀,有一百二十公裏的廣大麵積,山穀的東邊有一道高兩千米的峭壁。這裏的水很深,就是把勃朗峰放在這裏,山峰頂部也露不出水麵。我們在5月26日來到這山穀,此時諾第留斯號距離愛爾蘭隻有一百五十公裏。我心中暗想,尼摩船長是要向北到達不列顛群島?不會的,他會命令向南行駛,回到歐洲海中去。
我心中正在思索的時候,看見前方的海水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影子,那是一條沉船。我努力地搜刮腦子裏的曆史記載,想極力找出這船的來曆。突然,在我的旁邊,我聽到尼摩船長緩慢的聲音說:
“這隻船剛開始叫‘馬賽人號’,它裝有七十四門大炮,於1762年下水。1778年8月13日,由拉·波亞披·威土利歐指揮,和普列斯敦號勇敢作戰。1779年7月4日,它跟德斯丹海軍大將的艦隊一齊攻下格這那德。1781年9月5日,它參加格拉斯伯爵在捷薩別克灣的海戰。1792年,法蘭西共和國更換了它的名稱。同年4月16日,它加入威拉列·若亞尤斯指揮的艦隊,護送由美國山萬·斯他比爾海軍大將率領的一隊小麥輸送船。共和紀元之年風月11日和12日,這隻艦隊和英國艦隊在海上遭遇。教授先生,今天是1868年6月1日,整整七十四年前,就在這個相同的地點,北緯47°2′,西經17°28′,這隻戰艦經過英勇的戰鬥,三支主桅杆不幸被打斷。海水湧進了被炮火打破的船艙中,船上三分之一的船員失去了戰鬥力,最後,船長寧死也不願向英國人投降,他帶著三百五十六名水手和船一起沉到了海底,並把旗幟釘在了船尾,在一片‘法蘭西共和國萬歲’的歡呼聲中,這條英雄的船沉沒了。”
“是複仇號?”我喊道。
“是的!先生,複仇號!多麼有力的名字!”尼摩船長交叉著兩臂,低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