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問及如何辦理產品審核資質證明時,該人士透露,“由於健字號審批流程起碼需要走2年,因此我們OEM代加工的企業隻能提供QS食字文號。”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由於《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尚未出台,套號生產仍是監管的灰色地帶。
“這是否意味著代工的OEM產品隻能在商超流通,而不能進入藥房等終端渠道?”麵對疑惑,該人士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但表示“公司有資源可幫客戶提供包括個性配方,申報文號和市場策劃的一條龍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家名為“海南英賽德信息係統有限公司”的保健品OEM加工廠家,宣稱擁有“中國最大的保健品製造基地”,目前在上海、天津各自擁有食品飲料和保健產品的加工基地。並稱,“十多條生產線均通過了國家GMP認證以及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
“如何保證你們提供的OEM產品是符合國家質量控製體係的?”該人士稱,“你放心好了,我們天龍藥業是我們的集團公司,做主營口服液、片劑、膠囊劑的OEM/ODM出口加工,已經超過十多年經驗。”
工商資料顯示,這家實際注冊資本僅為10萬元,標榜企業性質屬國有企業。不過,記者從該負責人口中得知,實際上這家OEM廠商是民企,在溝通中還不斷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驕人”的成功案例。
“你隻需有一個工商審批的品牌,我們就可以提供任何獨特配方的OEM產品,這都是和中科院合作的。”陳小姐透露,“或者你沒有品牌,我們都可以提供現有的品牌產品代理和批發,近期抗氧化保健食品的確很熱銷,2萬瓶口服液就可以起訂。”
隨後記者致電專為保健食品軟膠囊進行貼牌加工的“榮成百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招商部李經理稱,“同樣可以提供OEM產品配方研發和健字號申報”,獲取合法批號的手法和“海南英賽德”大同小異。
保健市場發展或麵臨“緊箍咒”
調查發現,目前國內不少打著正規軍旗號的保健品存在低價貼牌生產的現象。記者就此向此前深陷“鉛風波”的某上市公司了解,相關負責人稱,“對公司產品被冒牌OEM的情況並不了解。”
廣東省保健協會秘書長張詠在記者采訪時稱,“國內保健食品OEM行業還存在疏漏的監管空白地帶”。“個別小廠從大廠借來批準文號,套用、偽造甚至更改批號,為產品資格套上‘合法外衣’大做文章,成為了保健品市場亂象難以根治的一個‘毒瘤’”。
“有的企業申請了五六十個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但他們自己並不生產,而是將這些批準文號租賃給多家山寨廠使用,每年收取8萬~10萬不等的轉讓費。”張詠表示,這種做法在黑市相當普遍,部分保健食品企業甚至還主要靠這個賺錢。
在保健食品的審批上,據《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範》多部法規,申請人需要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的第三方檢驗機構提供翔實的資料,並且要向認定的檢驗機構提供產品研發報告。
此前據媒體披露,保健食品的審批存在一些中介機構,成為某些大牌進口保健食品的“保護傘”。從樣品生產到機構檢測,再到申報材料、試製現場核查,直至最後的專家評審,通過中介的“公關手段”為這些冒名品牌取得合法資質。
國內這些良莠不齊的保健品OEM廠商和中介機構,究竟是通過何種手段獲取合法的批文?針對“藍帽”審批的“內幕交易”問題,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與化妝品監管司司長童敏透露,正著手改革審評製度,或將實施電子審評和盲評。
很多專家望我國保健食品能“徹底革命”,參考國外管理模式,接軌進口食品管理。國務院5月份即將出台的《保健食品管理條例》成為行業的希望。
中國保健協會研究員李文才表示,造成保健食品市場混亂的原因在於該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由於保健食品行業大多奉行短、平、快的原則,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短期內難以得到回報,因此,企業為追求短期利益,往往不注重產品、技術的研發,產品長遠發展缺乏堅實的基礎。
保健品行業在經曆了多年的“野蠻增長”之後,即將麵臨“緊箍咒”的約束。政策人士分析認為,《條例》的出台,對於保健食品網絡銷售的門檻可能要提高,將借鑒網絡售藥的模式,采取網絡銷售許可證製度,從源頭上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