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2)

劉敏看了一眼王寶貴,不由奇道:“王寶貴,你跟著這個人做什麼?”王寶貴偷偷看了一眼孫魁後,道:“王爺已經讓奴才跟隨孫將軍。”

孫魁到沒有想到這個王寶貴竟然認得劉敏,更令他意外的事,劉敏也認識王寶貴,不由得驚詫的重新審視起王寶貴。

劉敏沒有多想,轉身秀指遙指孫魁,怒道:“你,剛才為何從我身旁經過卻視作不見?”

原來,方才孫魁在低頭思忖,未曾留意前麵。而劉敏正一人無聊,在街上溜達,發現孫魁後想打招呼,可一時記不起來孫魁的名字,隻得盯視著孫魁,希望他看見自己,主動招呼,可沒有想到孫魁低著頭無視般從她身邊經過。王寶貴則早已發現劉敏,可他更是不想讓其認出,用字畫當起大半個臉。這讓劉敏怒火叢生,從後嬌呼喝止。

孫魁不明就裏,疑惑道:“噢?我幾時從你身邊經過了,你不是在我身後嗎?”

劉敏粉眼一白,一時語塞道:“你,你…….。”頓時不知如何解釋,可轉念怒道:“大膽,你見本小姐不下馬見禮,還強詞奪理,王寶貴你給我掌他的嘴。”

孫魁知道這位大小姐是麵子上過不去了,但也不想生事,下馬賠笑道:“小姐,末將一時大意,請小姐恕罪。”說罷一揖到地。而一旁的王寶貴怎敢真的上前打孫魁,也在旁恭謹道:“奴才不敢,請小姐治罪。”

劉敏見孫魁卑躬屈膝的向自己賠禮,心中怒氣消了不少,但還是寒著臉道:“算你識相,但也不能繞你。”說著想了想,又道:“罰你為我牽馬。”王寶貴一聽,讓孫魁這樣一個將軍牽馬,差點笑出來,但還是忍著,上前道:“小姐,讓奴才代勞吧。”

劉敏知道王寶貴以前的身份,但她不在乎,喝斥道:“我不管你怎麼轉眼做了人家的奴才了,但現在你給滾一邊去。”說著,手中的馬鞭虛空一揮,示意你過來我抽你。

孫魁此時也沒有心思細問王寶貴以前的身份,知道這位小姐難纏,不得不妥協,故對王寶貴道:“你先回去。”說著,上前拿過那白駒的韁繩,苦笑道:“小姐,我們現在去哪裏?”

劉敏看見孫魁身高八尺的人兒,作了自己的馬奴,不由一樂,笑嗬嗬道:“本小姐想在城裏兜兜,沒有個準地,你就找人多帶就是了。”

孫魁不再多言,牽著馬兒往前走去,好像劉敏在城中名氣很大,路人見其紛紛退避三舍。孫魁沒有在意這些,他心中始終盤算著以後如何自處,寄人籬下,到還好說,至少為隊友爭得一席安穩之地,可如今劉禪的表現實在令人失望,即使劉璋得了天下,可撒手歸天後,天下不是還得大亂,自己到時何去何從,隊員們是否又得被迫卷入紛爭。此時,他始終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一心隻為自己隊員爭得安身之所。

思忖之間,孫魁已經把馬兒牽引到了逾元城內湖旁,湖旁參天榕樹,老枝盤錯,湖中野禽嬉戲,一片祥和,這是南方初冬特有的宜人景色,讓孫魁精神為之一振,不由留戀駐步,一時忘了身後的劉敏。

在夕陽沐浴下的孫魁,渾身仿佛鍍上了層金色,微風吹拂發鬢,嘴角含笑,雙目微合,呼吸著潔淨清新夾帶著林木芬芳的空氣,顯得有些出塵清雅。馬上的劉敏看得一呆,隨即嫩臉一紅,含嗔道:“呆子,你傻站著做什麼。”

孫魁方才意識到自己此時的身份,遂起步笑吟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蘇軾讚美西湖美景的詩,此時孫魁吟來有些牽強,但也是他對這內湖美景的最佳讚美。

劉敏也是從小熟通文墨,忽然聞得孫魁作詩一首,不由嬌笑道:“什麼狗屁文章,現在哪裏下過雨,這個湖也不叫西湖,你欺我不懂怎麼的?”

孫魁一愣,自己剛剽竊一首,就被這小姐揶揄,不由嗬嗬笑道:“我這粗人那會作詩,方才那首是別人做的,隻是覺得這場景有些吻合,故作斯文一次,哪想就被小姐慧眼識破了。”孫魁坦誠自己粗人,惹得劉敏“噗哧”笑出,道:“算你老實,不過那首詩到是好詩,想必那個西湖定是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