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麵對新人類:學點什麼,說點什麼
麵對新人類,議論紛紛,有褒也有貶,有愛也有恨。我覺得,作為我們這些人到中年的人,有必要思考一下,除去對新人類指指劃劃之外,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向人家學點什麼呢?我覺得,至少有三個層麵,新人類值得我們這些老人類學習。如果別人不同意我這看法,那麼就改成:值得我學習。第一個層麵,新人類不尚空想,關注生活。新人類是生活一派。他們關注生活遠遠超過關注政治。以美國的情況為例,近幾十年,西方國家每當大選,其參選率都不高,其中一個原因,是青年人對政治生活興趣淡漠。他們認為,驢也罷,象也罷,驢象大戰,不關我事。新人類關注生活,是一個大大的優點,至少比我們這一代人強。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受政治教育,是喊著“毛主席萬歲”長大的。然而,我們無須驕傲,真的反思起來,我們熱戀政治十幾年,幾十年,就真的懂得政治了嗎?可歎的是,我們中國很多人,政治沒有搞順,連起碼的生活基礎也耽誤了。有生活而後有政治,乃是一個真理。酷愛真理的老人類們,若是不懂這個真理,不妨向新人類們靠近靠近,學習學習。第二層麵,新人類活得自然,雖愛標新立異,但絕不矯情。矯情是中國文化一大通病,說俗點,就是我們有些中國人,有一種道德表演欲。特別喜歡向別人展示自己的道德,一說到道德二字,就有點不太正常。常常把一件極小的事情,道德化了,從而不惜把它記在本上,寫在日記裏,向人顯示,自我誇耀。矯情的中國人,又特別喜歡煽情的故事,站在正常心態上看,就是有點假了。為著這矯情,我們會不顧後果地呼籲平民百姓赤手空拳地去抓賊;我們會號召在劫機犯麵前,不顧旅客安全與他們決鬥;我們會把一個先進典型變成一個模式,從而,不惜讓他成為一個不近情理的人。如此等等,討厭得很。在這方麵,我們是真該向新人類學學,高興什麼就做什麼,不高興什麼就隨他去。我們不反對表現,但應該由著自己的內心去表達,而不做道德的臉譜,更不做道德的奴才。第三個層麵,新人類活得坦白,厭惡心計。中國傳統,心計太多。不信你看看《三國演義》,再看看《東周列國誌》,還有《金瓶梅》與《紅樓夢》。中國人活得累呀!因為我們常常要防備別人,既要防備別人暗算自己,有時又自覺不自覺地去暗算別人。我們一麵嘲笑“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自己又禁不住暗中盤算,竟不自知已經做了被聰明所誤的人。我們教育孩子,怕他們沒心眼,喜歡他們心眼多,怕他們沒心沒肺,指導他們處處提防,事事小心;怕他們被人騙,錢被人騙,已經心疼,人被人騙,更要發瘋。於是兒女出行,總要千叮嚀,萬囑咐,萬囑咐,千叮嚀。然而,新人類們,原本沒有這麼多心計,也不需要這麼多心計。對於那些城府太深的人,他們的辦法,是敬而遠之,甚至鄙而遠之。您太複雜,本人不懂,對不起,再見吧。我想我們炎黃子孫,如果活得簡單些,再簡單些,更簡單些,那幸福一定更多。簡單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幸福,一種精神的幸福。但我也不認為,新人類盡善盡美,世界上哪有盡善盡美的人或人群呢?除非上帝,但上帝高高在上,沒有人間的快樂。新人類,就其現實的表現特征看,他們往往是非主流的,非規範的,又是非傳統的,然而,“非”上一點,有何不可?隻是不要孤芳自賞,退一步講,就是有些孤芳自賞,又有什麼了不得?非主流,其實也是人生的一種自由,但我希望能和主流人際進行溝通,否則,你的活動天地就小了。非規範,又要了解和尊重社會規範。任何新人類,畢竟要在社會中生活,要參加工作,要取得收入。你可以不喜歡收入,但你不能沒有收入,新人類中的多數人,可以當他的自由職業者,多數人還是要到機關,到企業,到學校,到各種集體性單位去工作。你去企業,企業的規章製度一條也不能違反,否則就有可能被炒了魷魚;你去學校,教師的職業規範同樣不能違反,否則,同樣會被炒了魷魚。新人類,精神是自由的,但職業生活應該是規範的,總不規範,難有崗位。非傳統是新人類的特征,但傳統的存在又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實際上,新的文化總會對傳統形成衝擊,形成挑戰,並促使傳統文化發生變化,而且自己也將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去,從而形成新的文化積澱。新人類的意義在於,它是文化的衝擊者,又是饋贈者,他可以在主觀上要求自己一塵不染,但作為一種文化,它必將與傳統互動,與傳統交感,與傳統共存和共鳴。我希望,作為新人類的人也能繼續往深裏走,也能形成自己的經典,自己的大師。當然沒有經典,沒有大師,人類照樣生存,或者同樣生活得很好,但出幾個經典,出幾位大師,想來縱然是新人類,或新新人類,也絕不是什麼壞事的。新人類未必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但肯定成為人類文明的某種動力。人生自古誰無死,但願世世做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