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低傾瑪瑙杯(1 / 2)

景德元年三月十五日,萬安殿皇太後病逝。

在此之前,皇太後已經“病”了很久一段時間了,雖然有懿旨宮妃和諸王不必入宮侍疾,但諸王和王妃為盡孝道,皆有折子遞上來,請求入宮侍疾。

在政事上麵,趙恒從不避諱劉娥,甚至有時候還會詢問她的意見。劉娥想起那個富麗堂皇,卻無論如何也拂不去一層陰翳的宮殿,便道,“娘娘喜靜,才下旨不必侍疾。然諸王孝順,入宮探視,想來無妨。”

或許她在此生盡時,也想看一眼那個人罷?縱然無望,但終究心懷期盼。

趙恒稍微沉吟,便點頭道,“也好。”然後便提筆在折子上寫了批複。

轉過年來之後,他似乎已經從連續失去親人的打擊之中恢複過來了。雖然提起皇太後的時候,語氣依然不好,但卻不會沒有理智。他很明白,要給那個女人身為皇太後的體麵。

諸王去萬安殿請安,是安排在同一日的。那一天宮妃們出於避諱,並沒有去。劉娥隻是聽伺候的宮人說,皇太後的態度,從始至終,都是淡淡的。並沒有特別高興的模樣。

然後,第二日,她便接到了皇太後的懿旨,宣召她去萬安殿。

皇太後並不是真的病了,自然也就不用當真躺在床榻上。劉娥到的時候,她正坐在窗邊,旁邊的桌上,擺了個大大的插瓶,裏麵是一大枝開得極盛的桃花。

皇太後正看著那桃花發呆,見劉娥來了,便請她坐,笑著道,“來了,你瞧瞧,這桃花開得好不好?”

她的語氣太過親熱平常,劉娥心裏隻覺得怪怪的,但仍是在旁邊坐下,點頭道,“極好。恐怕是宮人們精挑細選,才折了這麼一枝罷?其實娘娘若是想看桃花,還是要去禦花園走走。”

“不了,就這麼看一眼就罷了。我如今是個什麼模樣,你又不是不知。”皇太後微笑著說,“隻是看到這桃花,忽然想起從前的事情來了。人年紀大了,便忍不住回想起這些舊事。你若是不嫌煩,倒是可以聽我多說幾句。這些話,恐怕別人也不肯聽的。”

恐怕她也不敢隨便說給別人聽罷?劉娥心裏想,麵上點頭道,“願洗耳恭聽。”

“我進宮的時候,也是這麼個桃花開的日子,那年的桃花開得特別好。那時我還根本不懂皇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滿是孩子氣。他雖然才十一歲,卻已經是個翩翩少年了,嚴謹自律,就算對著隻比他大了五歲的我,也是恭恭敬敬的。我瞧著實在是有趣,便總是逗他玩。”

“那時先帝寵著我,我也無法無天的,什麼都不管不顧,隻要自己痛快。很快我就懷上了龍嗣,當真是風光無限。可是好日子那麼短,我的孩子,才出生了幾日,便就夭折了。我是從那時候,才知道這宮裏,姐妹相稱的,不一定就是真心。我也開始懂得避忌,守規矩。”

“其實現在想來,他或許從不曾察覺到過我那些捉弄的心思,從始至終,都將我視作長輩。這故事著實無趣,沒讓你厭煩罷?”皇太後忽然停下來,問劉娥。

劉娥搖了搖頭,說不出心裏是什麼感覺,隻覺得皇太後這個人,似乎又真實了一點,距離自己更近了一點。

皇太後苦澀一笑,“到如今,那些事,恐怕隻有我自己一個人記著了。難為你肯聽我說,這些話,原也並不是能夠說與人聽的。隻是你……”她頓了一下,才道,“總覺得你像是不同的。何況我是將死之人,也不必害怕這些了。”

劉娥忽然有些明白皇太後為什麼會說自己好命了。相較之下,如今能和趙恒在一處,朝夕相對,她的確是比對方要更加幸運得多。

但看著皇太後,她似乎也並不需要自己的安慰,隻是單純的想找個人訴說一番罷了。

果然皇太後又道,“昨日他們幾個進宮來,我猜想你定然也在其中出力了。雖然沒什麼用處,但還是要多謝你。”她說著抬起頭來,認真的看著劉娥,眼睛熠熠發光,“勞煩你轉告官家,多謝他留給我的這份體麵。我知道自己做的事,百死難贖,但我不悔。”

兩日之後,三月十五,皇太後病卒於萬安殿,年四十五歲。

……

景德元年九月,契丹蕭太後與皇帝耶律隆緒率軍大舉南下,以統軍使蕭撻凜、奚六部大王蕭觀音奴為先鋒分兵劫掠威虜軍、順安軍,被守將魏能打敗。二十二日,蕭撻凜與皇帝、太後合兵攻定州。宋將王超等鎮守唐河,按兵不戰,契丹軍隊氣勢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