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海底峽穀是怎樣形成的(1 / 3)

我國的長江三峽是中外馳名的旅遊勝地。三峽風光雄偉壯觀是天然的畫廊,可謂是陸地峽穀的一大奇景。

但長江二峽的峽穀長度隻有204千米,壁髙也僅4米,而其宏偉程度也並不是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雄偉的峽穀而是在海底。比如巴哈馬海底峽穀壁高4400米;白令海底峽穀長達440千米.海底峽穀蜿蜓曲折、深幽莫測。隻可惜海底大峽穀是深深埋在洋底,人們無法去觀賞。

那麼,如此壯觀的海底峽穀是怎樣形成的呢?

1885年美國學者德力推測:宏偉的海底峽穀可能是由海底濁流開拓出來的。他認為沿海底斜坡奔騰而下的濁流,會因為攜帶大量泥沙而艮有強大的侵蝕能力。

1952年,美國海洋學家希登,根據紐芬蘭海底電纜在一晝夜之間被折斷的事件,判定海底濁流具有強大的破壞力。這種濁流的最卨流速可達28米7秒,即使在水深6000米的深海,流速仍達4米7秒,這種高速的濁流是導致海底峽穀形成的真正動力。

但有的科學家認為,海底峽穀是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如海底地震加上海嘯的侵蝕作用而形成的。

一、沙漠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表麵雖然被海洋覆蓋著的71%麵積,但在29%的陸地麵積中,竟有1/4的麵積(2400萬平方千米)是幹燥的沙漠。

一提到沙漠,人們一定會想到天旱地裂,想到飛沙走私。的確,沙漠是地球上幹旱地區的一種景觀。那麼,沙漠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據科學家分析,地球上的沙漠大部分都集中在赤道與南北緯20~30。之間的地區。這些地區屬亞熱帶高氣壓的東側。如北半球的撒哈拉大沙漠、美國加裏福尼亞沙漠等,再如南亞的塔爾沙漠、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大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裏沙漠等。

在這些地區,來自北方的寒流總是在下層流動並形成逆轉層,從而不能變成上升的氣流,自然就形不成雨水了。正是這’種幹旱的氣候造成了沙漠。

有些科學家對撒哈拉大沙漠做了進一步的考察,找到了當年生長在這裏的闊葉樹種以及化石。在沙漠的山穀中還找到了碧綠蔥翠的橄欖樹,說明它原來是一片肥沃的大草原。後來,人們大量放牧、毀壞了草原,破壞了生態平衡才逐漸變成了沙漠。但幹旱的氣候為之提供了相當重要的條件。

1.為什麼海洋麵積比陸地的麵積大

在太陽係中地球是唯一有水的行星,它的表麵有71% 被海洋覆蓋著,而陸地隻占29%。

地球上有水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離太陽距離比較適中,地球的體積大小也較合適。二氧化碳的良性循環機製使地球總的溫度維持在水的沸點以下,冰點以上,基本上使水保持在液態。正因為地球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它才能有如此浩瀚無邊的海洋。

但這隻是說明地球為什麼會存留那麼多水的一種分析。那麼,為什麼海洋的麵積會大大多於陸地呢?

有一種觀點認為,當初地球在由熱變冷時由於外殼冷得快,就首先結成了地殼。後來內部物質繼續冷卻,體積發生收縮,外殼麵積就顯得過大,於是出現了沉陷、褶皺等現象。這就好像一個蘋果發生幹癟時的情況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隆了起來但更多的地方都凹了下去,而凹下去的地方就被水注滿了,所以海洋麵積比陸地大。

還有的觀點認為,大陸是從地殼下浮出來的。剛浮出來的大陸就像島嶼一樣麵積較小,但它越來越大,就變成了如今的大陸。雖然經過了幾十億年,但時間還不夠,繼續擴張下去總有一天陸地麵積會超過海洋的。

這些觀點還都是一些假設,真正原因還有待於研究。

2.海流是怎樣形成的

陸地上有河流,河流的流向終年沿著比較固定的路線流動,像我國的黃河和長江是從西向東流去。

其實,在浩瀚無際的海洋中也有一種海中的河流叫做海流。它和陸地上河流一樣,終年沿著比較固定的路線流動。與陸地上河流不周的是,陸地上河流兩邊有岸而海流卻是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流動,一般不容易分辨出來。

海流的存在對於自然界和人類的活動影響很大。比如在嚴寒的冬季裏,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地區冰雪覆蓋、氣候嚴寒;可是在大西洋東岸的歐洲西北部緯度相同,這裏卻是風和日麗一片鬱鬱蔥蔥,海水也不會結冰。這是由於有一股墨西哥暖流在流向歐洲西北部,這股暖流的水溫很高,蘊含著大量能量,到歐洲西北部時源源不斷地釋放熱量,因此冬季就變得溫暖。而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就得不到這股海流的熱量,所以那裏就特別寒冷。

關於海流形成的原因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的調查和觀測認為,海流受地區季風、信風的作用,又受到海底地形的影響,此外潮汐、地球偏轉力、氣溫、水溫等綜合因素對海流的形成和走向都有影響。

海流是首尾相連,循環不絕的。

3.暖流和寒流是怎樣形成的

你可以做一個小實驗,用嘴對著一個裝滿水的碗邊吹口氣,碗中的水就會順著吹氣方向流動,這就稱為“吹送流”。當水被吹出去後,這塊地方的水就減少了,為了補充碗的另一邊的水就會流過來,這條補充過來的水流叫做“補流”。

在海洋中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如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中,季風不斷地由東向西吹,因而就產生了吹送流。而在赤道的北方就產生了一股北赤道海流;在赤道南方產生了一股南赤道海流。這兩條赤道海流會受到地球由東向西自轉的影響,使北赤道海流彎向北,南赤道海流彎向南。北赤道海流一直向北流,因為赤道的海水被太陽曬得很熱,就形成了一股暖流。

另外還有一種重要海流,是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所造成的。密度的差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海水中含鹽分的濃淡;另一種是海水溫度的高低,其中海流由溫度差異造成的比較多。

所謂溫度差異就是熱帶的海水溫度很高而寒帶的海水一直很冷,這時就會有一股海流從極地流向赤道,從極地流來的海流,就是一股寒流。但還有其他原因產生的海流。

4.為什麼指南針能指向南北

指南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四大發明之一,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指南針一一司南。它的形狀像一把餳匙,把它放在一個大鋼盤上,匙柄就會指向南方。到了漢朝我國人民又用人造磁鐵製成了“指南魚”,後來又創造了一種比“指南魚”更好的指南針。經過人們的不斷改進直到發展成為我們今天使用的指南針了。

指南針是指示方向的能手,不論你把它放在什麼地方,它總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航海、登山、勘探等野外工作的人們都離不開指南針。有了指南針就不會迷失方向。

那麼,指南針為什麼能指示南北呢?

我們知道,指南針是磁鐵做的,磁鐵兩端是性質相反的兩個磁極。而我們居住的地球像塊大磁鐵,它也有性質相反的兩個磁極。一般的講,北磁極在地球的北端,南磁極在地球的南端。

磁極之間有極性相同時,相互排斥;極性相反時相互吸引的性質,指南針的兩端分詢受到地球磁極的吸引,所以指向地球南北極的方向。這就是指南針能夠指示方向的奧秘。

5.指南針指的是地球的正南北嗎

指南針,顧名思義自然指的是地球的正南方向了。其實不然,許多觀察表明指南針兩端並不是指向地球上的南北極,而是有~點偏差。指南針指示的南北方向與真正的南北方向之間有一個角度差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磁偏角。

指南針為什麼不指向正南北呢?

我們知道指南針是依靠它具有磁性來指示方向的。地球本身就是一根大磁棒,它也.具有磁性相反的兩個磁極。指南針的兩個磁極是分別受到地球磁極的吸引而指示南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