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世界上罕見的瀝青湖是怎樣形成的(3 / 3)

遠古時代的地理環境是怎樣變遷的呢?

地質學家們是從研究化石特點來了解古地理麵貌的。因為每一種生物都限於一定的生活環境,根據沉積岩中所含的化石可以推斷古代生物所生活的環境,進而可了解古環境的變遷。

例如:根據化石可以確定哪裏曾是海洋,哪裏曾是陸地。有些生物如珊瑚、三葉蟲、腕足類、頭足類等等,都隻生活在海洋中。如果我們在某地找到了這些生物的化石,不管現在這個地方是什麼地形都可以肯定在這些生物生活的那個地質時代,這裏曾是一片海洋。又如,淡水魚和三角蛤等是生活在淡水河、湖中的。因此,可以推斷埋藏這類化石的地方當時是河流或湖泊。

地質學家們經過大量的工作,將同一地質時代的各個地區的地質構造、沉積岩及其他生物化石等綜合分析後,就可以編繪出各地質年代的古地理圖。根據不同時代的古地理圖,來了解地殼的升降和海陸的變遷。

4.為什麼在北極冰原上有人居住

地球的最北端被寒冷的北冰洋占據著。歐亞、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就像一個花環斷斷續續地環繞著北冰洋。這裏終年積雪,沒有植物。

然而千百年來,這裏就有人類在這樣寒冷的北極地區生活著,這個民族叫因努伊特。因努伊特人屬蒙古人種。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因努伊特的含義是“真正的人”。因努伊特人怎麼會定居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呢?原來他們並非一開始就居住在這北極的冰原上的,而是從亞洲大陸遷徙到那兒的。大約在1萬年以前,今天被稱為白令海峽的地方是一片幹旱遼闊的平原,有茂盛的植被,大批的動物在此生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有一小群從亞洲大陸來的獵人,在追捕動物時來到這裏,並定居下來。他們的後代放棄了捕獵生活,當上了漁民,以捉魚、捕海豹、海象為生。到6000多年前,他們又橫渡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大約到4000年前他們最終到達格陵蘭島。這兒比西伯利亞、白令海峽和阿拉斯加都要寒冷,他們想出了許多辦法適應北極地區的生活並定居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因努伊特人已經習慣了這兒的生活,就不再離開這片冰原了。

5.為什麼說化石是大陸漂移的證據

“大陸漂移”是地球科學中一個重要學說,它是20世紀初由德國學者魏格納提出的。他認為,現在地球上的七大洲,原是連成一片的大陸。大約在2億年前,這塊大陸慢慢分裂開來,逐漸“漂移”成今天的樣子。

那麼怎麼證明這個學說呢?

地質學家們從古氣候學、古冰川學、古地磁學、古生物學以及橫跨大洋兩側的地質構造等地質方麵的證據去論正。其中水龍獸化石的發現及研究就是重要的證據之一。

水龍獸是一類滅絕的古代似哺乳類的爬行動物。它曾生活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初期的一些湖泊河流裏。水龍獸死後在這些湖河的地層中保存著很多很完整的化石,而且成群地在一起。水龍獸化石曾先後在地球的七大洲都有發現,而且這些不同大陸上發現的水龍獸都屬於同一種類。

根據生物學關於物種起源的單祖論的科學理論,相同的生物種不可能在相隔遙遠的兩個地區分別獨立形成。因此它們一定源於同一個地方,棲息在同一地域。由於地殼運動,聯合大陸解體,使大陸塊運載著生活在其上的水龍獸一起漂移開的。

6.為什麼化石能反映地質時代的氣候

氣候本來是時過境遷的自然現象,過去了是無法追溯的。而古氣候的研究就像搞偵破工作一樣,要多方尋找線索、證據和證人。

科學家們正是通過一些曾生活在那個時代、那個區域、今天已成為化石的古生物作為“見證人”,發現了大量的古氣候證據,因為在這些化石上都留下古氣候的深刻烙印。

氣候直接影響動植物的地區分布和生長繁殖。根據氣候與生物的關係,可推斷出如果在地層中發現廣恐龍等爬行動物化石,就說明該地區中生代的氣候是溫暖潮濕的;猿的化石可以證明那裏曾有過森林;而普通象類的化石意味著氣候炎熱;但猛獁象的化石卻標誌著氣候寒冷。

用古植物化石來判斷古氣候更為可靠,因為植物的移動性小。年輪的有無是判斷氣候有無季節性變化的重要標誌。如果木化石年輪明顯,說明該地區是季節變化明顯的溫帶濕潤氣候;年輪少或無年輪說明是季節變化不明顯的熱帶雨林氣候。針葉樹林表示冷溫帶氣候;闊葉樹林表示溫暖氣候;棕櫚、月桂等標誌著亞熱帶氣候等。

利用化石來推斷古氣候,它的研究過程是十分複雜的。

7.什麼是“活化石”

化石本是沒有生命的東西,什麼是“活化石”?難道化石還會死而複生嗎?並不是這樣,所謂“活化石”是指凡是在地質年代中曾經繁盛一時,而現在瀕於絕種的某類生物的殘餘。

1938年12月某日,在南非的東倫敦海麵上,一艘船捕到一條模樣奇怪的魚。船長深感疑惑,就把它送到海洋研究部門去鑒定,結果發現這種魚和以前發現的距今約1.95億年誅羅紀時代的矛尾魚化石極其相似。

矛尾魚是被認為滅絕了的一種魚類。可是根據這條魚的發現,證明它居然還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被捕到了,當時曾轟動了世界。相隔14年之後,人們乂得到了第二條活的矛尾魚。以後,這類魚不斷被發現。這些發現不僅打破了該魚類已滅絕的說法,而且借助它人們可以獲得從化石中不能了解的情況,所以人們稱之為“活化石”。

除了矛尾魚外,其它門類的也還有活化石存在。例如,距今兩億多年的二疊紀時代的銀杏樹,在中生代曾盛極全球,現僅限存在中國。銀杏樹又是一種植物活化石。

再如,腕足類動物海豆芽,從距今6億年的寒武紀地層直到現代的濱海都能找到它的蹤影,它就是地質史上最著名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