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獅子和一隻野狼同時發現一隻小鹿,為了享受美食,它們商量好共同追捕那隻小鹿。它們合作良好,當野狼把小鹿撲倒,獅子便奔向前去一口把小鹿咬死。但這時獅子起了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這隻小鹿,於是想把野狼也咬死,獨霸美食。可是野狼奮力抵抗,後來野狼雖然被獅子咬死,但獅子也身負重傷,無法享受美味。
獅子目光短淺,隻看到自己眼前的一點兒利益,不肯與合作夥伴分享勝利,結果兩敗俱傷。
這個故事講述的道理就是人們常說的“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遊戲規則!
人生猶如戰場,但人生又不同於戰場。戰場上一方不消滅另一方就會被另一方消滅,而人生賽場不一定如此。為什麼非得爭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呢?
大自然中“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現象已是屢見不鮮。這樣的結果隻能是兩敗俱傷。
在社會中,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競爭是必要的,但“你死我活”的競爭方法,於人於己均無好處。當你看到兩位對弈者時,你就可以說他們正在玩“零和遊戲”。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這正是“零和遊戲”的基本內容: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零和遊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麵麵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麵,勝利者的光榮後麵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這種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封閉的係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個別人、個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邪惡進化論”式的弱肉強食的世界。但20世紀人類在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之後,“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雙贏”的局麵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我們與同仁合作,其目的就是雙方都得利。隻有運用雙贏策略,才能處理好與同仁之間的關係,為進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采用“雙贏”戰略呢?你得利,也讓同仁得利,這種“雙方都能獲得利益的雙贏”,大家何樂而不為呢?
當你與同仁合作時,你也應該采用“雙贏”的競爭策略,這絕對不是看輕你的實力,而是為了現實的需要。任何“單贏”的策略對你都是不利的,因為它必然會有失敗的結果。
除非對方是個軟弱無能的人。否則你在與對方進行爭鬥的過程當中,必定會付出很大的心思,而當你打倒對方獲得勝利時,你或許已經疲憊不堪,甚至所得還不足以補償你的損失。
人類社會是複雜多變的,你不可能始終將對方踩在腳底下。如果你總是貪心,必然會招致禍患,使你的身邊危機四伏。在進行爭鬥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會發生意外的情況。而這意外的情況會使本是強者的你發生微妙的變化,使你反勝為敗!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以那種“你死我活”的競爭方式與同仁合作,從實際利益、長遠利益上來看都是不利的。因此,你應該運用“雙贏”的策略,使彼此相互依存。
搞定識別同事中的小人
對愛嚼舌頭的同事敬而遠之
是非型的人充其量隻是個小人,所以不用對他們如臨大敵。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對於一般的謠言,記住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對於過分的謠言,完全可以將造謠者告上“公堂”。
不要輕易和這樣的同事較真,除非他做得過分。
保持2.相信自己沒有做錯心態平和
不要因為自己被讒害便產生自卑心理,像受傷的鳥一樣不能正常地在天空中翱翔。進讒者的目的就是要把你整垮,你要盡量保持積極的心態像往常一樣,用真誠友善的微笑去麵對每一個人。
這樣的同事最願企圖看到你被謠言擊倒,保持平和的心態是對他最好的反齋擊。
封住自己的嘴巴,謹慎言行,努力工作把分內工作做得更好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要輕易和這樣的同事較真。不要說任何一句得罪同事和傷害領導的話,也不要需對你所感覺到的對讒言作任何確認和褒貶的評價謠言作過多的反應,否則,麻煩會越來越多。當有人說你壞話時,領導不肯定和不欣賞你的工作是暫時的,他是被蒙蔽者,出於眾人之上的工作能力遲早會改變領導對你的看法。讒言的力量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你要做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讓出色的成績回擊這些是非小人。
管好你的嘴,做好分內事,讓讒言無可乘之機。
盡可能理順你與身邊同事的關係
要知道,領導有時不相信你說的話,卻可以相信你身邊同事說的話,他們對你的一句善言也許可以使讒言的效果大打折扣。找機會跟領導拉拉家常,讓他不僅了解你的工作,也了解你的生活,甚至也了解你的一些心理和感情,他就會知道你也是一個很有人情味和通情達禮的人。
人格的力量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用正派的言行去征服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何應對不講道理的同事
你的公司裏有沒有這樣一種人:你不見得跟他有什麼利害衝突,可是他就是對你惡言相向;或者他很計較你的地位,萬一你們之間有了競爭,那你就休想安生過日子,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即便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雖然他們不會對你拳腳相加,但我們還是統稱這類人為“野蠻同事”——相對單純的身體對抗,他們是精神狀態上的“野蠻人”。
應對支招
1.同事之間以和為貴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一兩個不講道理的同事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
麵對不講道理的同事,首先應立心寬容對這種同事,如沒什麼工作上的往來,能避則避,以和為貴。
2.針對不講道理的同事的不同類型情形,區別對待
如果對方欺負你不是太過火不關原則性的,大可不必不予理睬,但是適當的時候,你也可以反擊,因為,他們一二般都欺軟怕硬偶爾也可適當反擊一下。
如果對方脾氣怪異,性情急躁,你應該明白,他們可能對人沒有什麼惡意,隻是脾氣怪異,難以相處,你以敬而遠之為上策。如果不巧與他們有矛盾,要就事論事地與他們爭論,千萬不要借題發揮,這樣可能會激怒他們。
如果對方喜歡貶低別人,處處要顯得比別人優越,你說什麼他都要插嘴,每一件事他都要證明他知道得比你多。他們實在是不值得你生氣。因為他們有無法排解的虛榮心,或者是隱藏得很深的自卑。
如果對方品性卑劣,你最好盡量避開,就算他來籠絡,也不要加入他的圈子;當他開始使壞時,要麼就“先下手為強”,向上司披露他的劣跡,要麼就幹脆走人。
麵對不講道理的同事,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品行惡劣之輩,堅決予以還擊;關乎原則性的問題,要爭鋒相對,不可膽小怕事。否則,這類小人會得寸進尺。
如何應對兩麵三刀的同事
兩麵三刀的同事往往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心懷叵測,笑裏藏刀。幹正事沒能耐,害別人很精通,骨子裏裝的全是個人的小算盤,不去靠積極工作提升自身價值,卻把全部心思用在暗算那些埋頭實幹而又缺乏防範的人身上,做夢都想踩著同事的身子往上爬,一心挖別人的肉補自己的瘡,是極端的自私主義者;典型小人心態,需謹慎對待。
應對支招
1.認清這種人的嘴臉
兩麵三刀的同事善於察言觀色,無中生有。“賊喊捉賊”,捕風捉影,編寫“桃色新聞”,傳播“小道消息”,煽風點火,撥弄是非,出出風頭,打打小報告,這些事都少不了他。
上過當的人,對這類小人心裏都有一本賬。
2.不要輕易相信這類人的話
當你清楚地知道你麵前正在說話的同事是一個兩麵三刀的人時,你一定要提醒自己:不相信那些動輒彙報誰誰誰在罵你的消息;不相信那些一見了你就誇獎歌頌個沒完沒了的話;不討厭那些曾經公開地與你爭論、批評你的人。
正確對待別人的言論,不給兩麵三刀型同事可乘之機。
3.對兩麵三刀的同事說話必須小心
兩麵三刀的小人最擅長捕風捉影,甚至無中生有。正如《鏡花緣》中多九公所說對這種同事的是非之言不可輕信,更不可對其是非之言擅做評論。:“此後擇人而語,諸凡留神,可免此患了。”
不急於表現自己,也不急於糾正旁人,本著不得罪、不插言、不表態的原則與這些同事相處。總之,不在背後議論張長李短,多聽,多看,多思。正確對待別人的言論,不給兩麵三刀型同事可乘之機。
4.將入際關係的處理當做一個特殊的課程
不要上兩麵三刀的同事的當,同時也不要畏懼他們,在同他們的“鬥爭”中,我們自己也在成長。
把與兩麵三刀型同事相處和鬥爭當成煉金石,是更加積極的做法。
如何應對嫉妒心強的同事
有人問亞裏士多德:“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心情不好呢寧?”亞裏士多德答道:“因為折磨他的不僅是他本身所受的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就。”
嫉妒是一種這種消極情緒,他驅使人迷失自我,使人變得卑下萎縮卑鄙猥瑣,有積極向上轉為怨天尤人,一點點失去理智,不僅不知公正待人,反倒懷著仇視的心和憤恨的眼光去估量對別人的成功成績常常難以容忍。和這樣的同事打交道,要注意以下幾點:
應對支招
1.不要過多接觸嫉妒心強的同事低調行事、謙虛做人
和這樣的同事相處時,個性不可過於張揚。在這些人麵前,要保持謙虛謹慎的做人風格,不可處處爭鋒,以免引起他們的反感你要努力與那些樂觀堅定、富於進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保證你擁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獲得好的精神食糧以及朋友的真誠幫助。
越是身邊的人,越容易遭到嫉妒,除非你樣樣都比他差。
2.切忌不要與嫉妒心強的同事過多計較炫耀、以弱示之
在日常工作學習中,遭人忌妒、惹人紅眼的不外乎你在某些方麵強於對方而引起的。過多的計較無助於解決任何問題,還可能使問題變得更糟。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我們不妨以比較低的姿態來和同事交往,降低他們的心理壓力,緩和同事之間的緊張關係。尤其在你春風得意之時,切忌在那些嫉妒心較強的同事麵前炫耀自己的成功,那樣隻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