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3 / 3)

鮑叔牙派出使者對魯國國君說:“請把管仲交給我們國君。我們國君一定要親手殺死他,報一箭之仇。”

管仲沒有想到,回到臨淄後,出來迎接他的正是好朋友鮑叔牙。原來,這一切都是鮑叔樂為了讓管仲順利地回到齊國而想出來的主意。

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為相國。齊桓公生氣地說:“他拿箭射過我,差點要了我的命,而你卻忠心耿耿輔佐我當上了國君,為什麼你不擔任相國,卻叫我拜他為相國呢?”

鮑叔牙說:“當時他幫助公子糾,用箭射你,正是他忠心的表現。主公如果隻是想治理好齊國,那有我就夠了。如果您想稱霸諸侯,做一番大事業,那就一定要用管仲,因為他的才能實在是比我高十倍還不止啊!”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決定拜管仲為相。

管仲知道後,感到非常慚愧,堅決不肯接受相國這個職務。鮑叔牙嚴肅地對他說:“我推薦你,並不是因為你是我的朋友,而是為我們的國家著想,為齊國的百姓著想!”管仲想:隻有用我的聰明才智,為齊國做貢獻,才能報答好朋友鮑叔牙,於是就答應了。後來,齊國在兩人齊心協力的治理下,很快強盛起來,齊桓公也成為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以後,人們就把這種超越金錢利益關係的友誼稱為“管鮑之交”;把鮑叔牙稱為“千古一朋”。連管仲自己都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用心經營友誼之花

人情是籠絡朋友的秘訣交友重在交心

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道德、以義氣、以慈悲來交往;如此得來的朋友,在最緊要關頭時,大都能同甘共苦。一個人遇到困難,往往需要的是朋友的關心與幫助。這時,你一句關心的話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小小的幫助,對他來說都是極大的安慰。所謂患難見真情,尤其在最困頓的時候,還能不變初衷的支助扶持,才是真正的朋友。司馬遷在《史記 汲鄭列傳》中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這“六個一”,全在人生的關節點,道出了取友的最佳點。所以,對貧賤之交、生死之交,不僅終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終一契之。和朋友相處,彼此要講究知心,講究坦誠,講究肝膽相照。雙方以真實的言語、真實的感情交往,擯除利害關係,擁有手足般的義氣情誼,能相知相惜,相互關愛,彼此扶助,就是真正的肝膽相照了。如戰國時的隱士田光,為助燕太子丹刺秦王,舉薦荊軻,更為守秘而刎頸,田光之忠誠,可謂肝膽相照。

友情的維持,要靠“人情”。人情到了,友情會更濃;人情不到,友情會越來越淡。所以,善待感情是結交良朋摯友的關鍵。

“鳥可為食而亡,人可為情所動”,凡是做事有“心計”的人都善於做“人情生意”。

所謂“人情投資”,說白了,就是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切,多一份幫助。即使遇到不順利的情形,也能夠相互體諒。

你在社會中交往,遇到比較投緣的人,有一些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好起來。有緣自然有情,關係融洽的時候互相付出,肯定不在話下。問題在於如何保護和持續這種關係,繼續愛護它、增進它,使其天長地久。

假如一個並不經常見麵的朋友,突然來找你,你可千萬不要奇怪。常見麵的好友,帶的禮物價錢超過一般標準,你也要心中有數。

中國人講麵子,帶來的東西你不收,他會覺得你不給麵子,你再讓他帶回去,更傷他的臉麵。所以,你也不能太駁人家的麵子,盛情難卻,你可以暫時收下,但你必須將這個人情還給他。你要去回訪他,帶著差不多的恩惠,兩下扯平,也不會傷什麼和氣。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不要像孔老夫子那樣,收了人家的禮,既要回訪,又不想同人家碰麵,專找一個人家不在的時刻去,卻想不到在路上不期而遇。

朋友請你辦事的第二種手段,就是請你吃頓便飯,東西送到門,請你吃頓飯你不能不給麵子。

其實,就算有“緣”,彼此能夠一拍即合,要保持長期的相互信任、相互關切的關係也不那麼容易,仍然需要不斷進行“人情投資”。尤其在商場上,商家們各自都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彼此都曉得商人詭詐多謀,人與人交往不能不防備,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結果,由合作轉為對立的過程中,良緣轉化為惡緣,人情變成了敵意。情場上,最愛的人有時會變成最恨的人,這在商場上也屢見不鮮。現在相互仇視的敵人,往往原先是最親密的夥伴。反目為仇的原因,恐怕誰也說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責和怨恨。

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往往是忽略了“人情投資”的必然結果,甚至是把這一秘訣忘得一幹二淨。

很多人都有同一種毛病,一旦與朋友的關係好了,責任心就降低了,不再覺得自己有責任去保護它了,往往會忽略雙方關係中的一些細微之處。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總認為“反正我們關係好,解釋不解釋無所謂”,結果日積月累,誤解越來越深,形成難以化解的問題。而更不好的是人們關係好了之後,對另一方的要求去口越來越高,總以為別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顧不到,就有怨言。這很容易造成惡性循環,最後嚴重損害雙方的關係。

可見,“人情投資”可以使你與朋友的關係越來越好,越來越鐵。這一秘訣在商務交際中不可缺,在其他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可缺,人情如同人際關係中的“鹽”,如果沒有它,一切都會變得淡然無味,更不用談擁有很多朋友了。

成大事的忠告

友情的維持。要靠“人情”。善待感情,是結交良朋摯友的關鍵。

“人情投資”可以使你與朋友的關係越來越好,越來越鐵。如果沒有它,一切都會變得淡然無味。

像播種一樣經營你的友情

朋友也需要經營。你要及時撒下誠意的種子播灑友情的種子,自會有人來接受友誼之花才會常開。你撒下的種子越多,朋友也就越多。如果你是一個善於播種好意的人,你會發現善於經營友情的人,你的光陰沒有荒廢,你可依靠的朋友已經很多,很多。也就越多

在商界屢有建樹的商人們說:“與朋友交往就像播種一樣,播種越早,收獲越早;撒下的種子越多,你收獲的果實也就越多。”這是含金量極高的至理名言。朋友能否讓你獲得利益,完全取決你是否精心播種,就像農夫在田裏播種一樣。我們這樣說,是出於以下幾種原因:培育友情

首先,要常來常往。古雲“禮尚往來”,有來無往非禮也。在生活節奏日漸加快的今天,社會交往越來越平凡。可以說,人們結交新朋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但朋友之間的常來常往卻容易被世人所忽視。要知道新朋要交,故友也不可忘。隻有經常和朋友保持聯係,才可以維持友情不減。長期不交往,再深厚的感情也會變淡直至消亡的。人們往往到了求人辦事時才想起朋友,那時朋友也未必是朋友了,你想辦的事自然也難辦了。要長成一棵果樹,必須先有種子,“播種”是“長出一棵果樹”的首要條件。雖然有的種子會爛掉,甚至不發芽,但不播種,就決不可能長出果樹!與朋友交往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是獲得朋友資源的首要條件。雖然用心不一定會有理想的回報,但不用心,就根本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朋友關係。

盡管有人主動和你拉關係,但也要你做出回應,這樣的關係才可能維持下去!你若始終以冷若冰霜的麵孔去麵對他人,人家還會來找你嗎?

其次,真誠守信。有些種子會在節氣到時發芽,但有些卻不需要。比如:有些幹燥的地方,種子可以在土地下麵深埋數十年,但雨水一來,就能迅速發芽。結交朋友也同樣如此,你的用心有時很快就能從對方那裏得到回應;但有時卻絕非如此。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回應”,你不必花心思去思考,反正你已種下了一顆種子,“機緣”一到,它自然會發出芽來,哪怕是極嫩的細芽!而這發芽的時間卻不會很準確,有可能時間會很漫長,但肯定是有發芽的希望的!種子發芽後,你必須小心勤快地灌溉、除草、施肥,它才能長成一顆參天大樹,開花結果。結交朋友也是如此,你也必須以熱心、善心來經營它,尤其不可“揠苗助長”,急於收獲果實,這樣極有可能將你的朋友關係損壞殆盡。真誠待人,恪守信用,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對待朋友,這樣的道德底線卻是最根本的要求。沒有人喜歡一個虛偽失信的作朋友。欺騙或許短期會蒙騙一些人,但時間會揭穿所有的謊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孔夫子有言曰,古有朋友,三益三損。友直、友諒、友多聞,為益;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為損。有益的交友有三種,有害的交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是有益的。同慣於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再次,交友之道,貴在寬容。你接受了他做你的朋友,不但要接受他的長處,也要接受他的短處。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告誡侄兒說:“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言。”決不在別人麵前說長道短,是交友的基本原則。寬容既是一種美德,也是辯證的思想方法。寬是從大處看人,能看到朋友的人格品德;容是在小處待人,能包容朋友的個性脾氣。寬容不是縱容,對於朋友的缺點錯處,應該以真誠地態度向他提出,但是決不可背後去評頭論足,背後議論是對人自尊心的傷害,也是友情的殺手。撒下的種子越多,發芽率也就越高。經過一段時間後,必定大片成林,那時收獲的果實之多,將令你感到欣慰。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平時用的心多,交的朋友也就會多起來,縱然有一些“不發芽”的,但長時間積累起來,你的朋友還是比較多,那時這種人際關係就是你的果樹林,你可以在林中盡情享受這些甘美的果實!

一個人遇到困難,往往需要的是朋友的關心與幫助。這時,你一句關心的話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小小的幫助,對他來說都是極大的安慰。你或許沒有想到,

分辨和接納不同層次的朋友給朋友分分類別

有這樣一句歌詞:朋友多了路好走。於是,我們便急著把每一個剛剛結識的新麵孔呼之為朋友,將其拉入自己的關係圈。但《美國社會學評論》最近刊發的一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現代人真正的朋友越來越少了,1/4接受調查的人甚至認為沒有任何人值得信任。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的浮躁和功利,人與人之間有著太多分不清的是非真偽,以至於我們對“朋友”的稱謂產生了畏懼。那麼,真正的朋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一生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朋友呢?麵對不同類型的朋友,平時我們要注意給以恰當的分類,對如何和不同的朋友交往,做到心裏有數。從而,不斷地為自己的人脈資源添磚加瓦。

成就你的朋友

這類朋友也可稱之為導師型。他們不一定是你的師長,但他們一定會在某些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能經常在事業、家庭、人際交往等各方麵給你提供許多建議。人生中擁有這種朋友會成為你最大的心理支柱,也常常會成為能夠“左右”你的“偶像”。在你得意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可能並不多見;在你失意的時候,他們卻會及時地出現在你麵前。他們始終願意給予你最現實的支持,讓你看到希望和機會,幫助你不斷地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每個人都有困難和需要,一旦靠自己力量難以化解時,這類朋友總能最及時、最認真地考慮你的問題,給你最適當的建議。在你麵對選擇而焦慮、困惑時,不妨找他們聊一聊,或許能幫助你更好的理順情緒,了解自己,明確方向。

支持你的朋友

這類朋友可謂是“你幫我,我幫你”,相互打氣,使得彼此成為對方成長的墊腳石。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是最珍貴的。當你遇到挫折時,這類朋友往往可以幫你分擔一部分的心理壓力,他們的信任也恰恰是你的“強心劑”。當我們有了心事,有了苦惱時,第一個想要傾訴的對象就是他們。這樣的朋友會是很好的傾聽者,讓你放鬆,在他們麵前,你沒有任何心理壓力,總能讓你發泄出自己的“鬱悶”,讓你重獲平衡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