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孕產期常見症狀與疾病1(2 / 3)

想吃時才吃:為了寶寶而勉強去吃東西會使孕吐惡化。

緩解緊張情緒:度過孕吐期的要點緊張不安會加重孕吐反應。不要蓄積緊張情緒至關重要。

不要過分空腹:空腹會導致惡心嘔吐,散步時也常帶著糖果和小甜餅幹吧!

貧血:

懷孕期間的貧血,可能導致胎兒的發育不良和早產,要引起充分注意。此外,還給心髒和肺帶來了多餘的負擔,可能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中期還沒有得到改善的話,應根據醫生診斷,使用鐵劑處方。

預防貧血,增加向全身輸送酸素的血紅蛋白含量是重點。血紅蛋白的成分之一便是鐵元素。一方麵,要積極攝取富含鐵元素的肝類食品;另一方麵,一起攝入促進鐵元素吸收的維生素C,便可以提高鐵元素的吸收量了。

貧血的症狀:

心悸:

呼吸困難:

容易疲倦:

全身無力:

貧血的原因:

懷孕:為了寶寶發育,媽媽的血液變得稀薄,引起貧血

偏食挑食:營養不均衡的話,不論如何攝取鐵元素都很難吸收

過度節食:一直過度的節食,會導致血液稀薄,引起貧血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確切原因還不清楚,有學者認為是不適應隨懷孕而來的身體變化所導致。主要症狀有高血壓、蛋白質尿液,嚴重的話會使母子都處於危險狀態。前一階段的症狀主要是水腫,但要是除腳以外的全身都出現水腫,並且持續了較長時間,就要格外注意了。

蛋白質尿液和高血壓症狀,要在定期的健康檢查中留意,提早發現。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分為懷孕第32周前出現的早發型和32周之後出現的晚發型兩種。早發型比晚發型更容易發展為嚴重症狀,其惡化會使嬰兒發育受到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胎盤脫落,所以必須進行剖宮產手術。

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飲食

控製食鹽:

1.天最多攝取7~8克鹽分,不要過多食用。

補充礦物質:

積極攝取鈣質、鐵和葉酸等維生素和礦物質。

控製油脂食物:

控製動物性油脂的食用,不要過多食用。

鍛煉:

適度運動,像散步、體操等。

出血和下腹部疼痛:

出血和下腹部的疼痛在懷孕期間是很容易發生的。症狀出現後,不要慌張,應平靜地進行處置。

腹部發脹是需要休息的信號

和出血一樣,作為孕期易出現的大事故還有腹部發脹和疼痛。孕晚期,胎兒的發育帶給子宮很大負擔。腹部在疲勞和著涼時,容易發脹,這也可以看作應當休息的信號了。發脹的程度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由子宮的一般性收縮引起的,應側躺著靜靜休息。但是,側躺10分鍾後發脹還是沒有得到緩解,或是1天脹10次,有劇烈痛感的話就要引起注意了。也有可能是早產或被迫流產,要趕快接受診察。

根據次數和方式改變判斷標準

懷孕期間,出血和疼痛等事故時有發生。根據出血狀態,有多種不同的異常信號。不要自己判斷,首先認真確認情況。

出血狀態很是順暢,且流出鮮血,就極有可能是出現異常事故了,要趕快前往醫院。出血並沒有一次結束,或一次的出血持續很長時間,也可能是出現異常事故的信號。但是,盡管接受診斷,發現異常,也不能就此認為是懷孕的影響。例如,孕期發現宮頸糜爛或經管息肉基本都是不用緊張的。可能是流產和早產前兆的話就要接受早期檢查,但即使出血也要冷靜地麵對。

這些時候容易發脹:

1.長時間相同姿勢。:

2.長時間站著、坐著、乘車時。

3.過度疲勞。:

4.拿重的物品,勉強去工作時。

5.著涼時。:

6.天冷時、穿衣少、氣溫低時。

7.劇烈的性生活。:

8.劇烈的前戲、深度的插入。

這些時候容易發脹:

這種情況就需要注意了:

1.側臥1小時還是沒有緩和。

2.1天脹10次以上。

3.發脹的間隔時間短。

4.發脹並有痛感。:

5.有出血症狀。:

隻要有以上任意一種情況就要立刻由家屬送往醫院就醫。

孕期陰道分泌物增多:

臨近分娩的時候,準媽媽很可能會注意到更多的陰道分泌物出現,而且看起來好像與以往的分泌物有些不同。因為在懷孕早期的時候,宮頸分泌物就充滿在子宮頸管中,形成了一道保護屏障——宮頸黏液栓。

當宮頸開始變薄和張開時,它可能會被排出,這些分泌物看上去好像蛋清或冷天裏流的清鼻涕一樣,黏液栓甚至也可能會像一大團凝膠那樣被排出,它可能略帶點血色。

如果陰道內流出大量稀薄、透明的液體,可能很難判斷它隻是黏液呢,還是羊水泄漏?如果在還不到37周的時候,發現陰道分泌物增加或分泌物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如果它變得稀薄,像黏液一樣,或者有血色,或者即使它隻是淡粉色或暗褐色,應該立即去醫院,這可能是早產的征兆。

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用護墊來吸收這些分泌物,而且為了保證你的陰部的健康和清潔,最好能夠穿棉質內褲,上廁所後,從前向後擦拭,不使用帶有香味的護墊或衛生紙。

雙腿腫脹:

準媽媽的下肢出現迂曲的索狀或團狀青筋,即為靜脈曲張。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逐漸加重,阻礙下腔靜脈血液的回流,使靜脈壓增高,進而引起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會使準媽媽感到發脹、酸痛、麻木和乏力,有時血液積聚成球狀,細胞壁很薄,極易破裂。一旦破裂將會血流如注,對準媽媽和胎兒都非常危險。因此,如果形成了靜脈曲張應在生活中多加防護。

如果準媽媽已經出現了靜脈曲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緩解症狀。

綁腿療法:

準媽媽可以采用綁腿療法,在每天起床前,用醫用彈性襪、彈力繃帶綁住腿部,或穿運動員用的彈力護腿、彈力長襪,以壓迫淺靜脈,保護它不再繼續擴張。

如果靜脈曲張嚴重,走路或活動時需特別小心,可用消毒過的棉紗布把小腿包紮起來。但是不要包紮得太緊,以免磨破流血而感染。

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對靜脈曲張的療效很明顯,並且方法簡單,也不需要特殊的設備。按摩時準媽媽坐在靠背椅上,兩條腿伸直放在凳子上,準爸爸將雙手放在準媽媽的小腿兩側,順序按摩,腳趾、足背、踝關節、小腿、膝關節、大腿,動作一定要輕柔,每天1~2次。

痔瘡:

女性在懷孕期痔瘡的患病率在70%左右。這是因為子宮靜脈與直腸靜脈密切相連。懷孕期因腹壓增加,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盆腔,同時也壓迫直腸靜脈,使血液回流不暢,產生淤血。

痔瘡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便秘。懷孕後由於腸蠕動減弱、全身運動量減少以及增大的子宮往往壓迫直腸,孕婦易發生便秘,有的孕婦甚至數天不解大便,尤其是在孕晚期便秘更為嚴重。表現為大便帶血或便後滴血,嚴重者可能出現噴射狀出血,或伴有肛內腫物脫出肛門外,腫痛下墜及肛周瘙癢等不適症狀。

另外,女性在懷孕後,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緩,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久,水分被吸收,硬結的糞塊壓迫肛門周圍靜脈,發生便秘。這時排便要用較大的腹壓,腹壓愈高,盆腔靜脈淤血愈甚,從而引起直腸下端肛門處的靜脈血管擴大增粗、扭曲成團,發展成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