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水腫的飲食療法:
茯苓粉粥:
茯苓粉15克,稻米50克,紅棗7枚(去核),合煮成粥。
鯽魚羹:
鯽魚500克,大蒜1頭,胡椒3克,陳皮3克,砂仁3克,蔥、鹽各少許。將所有調料放入魚肚內,煮熟作羹,五味調和。
山藥扁豆糕:
山藥500克,扁豆100克,陳皮絲6克,紅棗肉500克。先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再將扁豆、棗肉切碎,與陳皮絲和勻,加入澱粉糊少許,分放在小碗中蒸熟後即成碗糕。
鴨汁粥:
先煮鴨湯去油,取大米煮粥,臨熟時入鴨汁2~3匙,調勻食用。
冬瓜羊肉湯:
冬瓜50克(去皮、籽),瘦羊肉50克(切片),蔥、薑、大料、鹽、香油適量。先煮冬瓜,放入佐料,再將羊肉用蔥花、香油拌勻,待冬瓜熟時,放入羊肉,煮沸即可。
鯉魚湯:
鯉魚1尾(去肚腸,留鱗),加冬瓜300~500克,加蔥白、大蒜少許,不加鹽。用水煮爛熟後,濾湯,每日喝1次(300毫升左右)。
黑豆鯉魚湯:
鯉魚1尾(去鱗及內髒),黑豆50克。先將黑豆放入魚肚中縫合,用水煮熟至魚爛豆熟成濃汁即可。
鯉魚赤豆湯:
原料:鯉魚1尾,赤小豆150克,瘦肉50克,蜜棗2隻。
調料:薑3克,鹽、雞精、胡椒粉適量。
做法:鯉魚留鱗去內髒,洗淨待用。
瘦肉洗淨後切大粒,赤小豆洗淨待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煲滾,然後再用小火煲1小時即成。
鯉魚茯苓湯:
原料:鯉魚1尾,茯苓25克,黑豆50克。
調料:鹽1匙,雞精、胡椒粉、薑各適量。
做法:鯉魚洗淨,去腮、鱗後備用。
將鯉魚、茯苓、黑豆加清水放入鍋中,煮至魚肉熟透,加入調料即可。
營養分析:改善妊娠水腫、產後小便不利或身體水腫虛胖等症狀。
孕吐:
孕吐是孕早期征象之一,多發生在懷孕2~3個月期間,輕者出現食欲減退、挑食、清晨惡心及輕度嘔吐等現象,一般在3~4周後即自行消失,對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不需特殊治療。少數女性反應嚴重,呈持續性嘔吐,甚至不能進食、進水、伴有上腹飲悶不適,頭暈乏力或喜食酸鹹之物等。
孕吐產生的原因:
孕吐的原因主要為絨毛膜促使性腺激素分泌過多,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降低,飲食消化吸收減緩而引起反射性嘔吐。精神緊張、情緒抑鬱、對妊娠恐懼以及神經係統功能不穩定的人尤易發生。
孕吐的症狀:
中醫一般分為脾胃虛弱與肝胃不和兩種類型,前者可見惡心、嘔吐清水、厭食、精神倦怠、嗜睡等症;後者可見惡心、嘔吐酸水或苦水、胸脅脹痛、精神抑鬱、口苦、煩躁等症。
孕吐的注意事項:
1.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切勿情緒大幅度波動,多參加娛樂活動,多聽音樂。
2.可照常從事輕鬆簡單的勞動,但不要過度。要注意休息,每日保證8~9小時睡眠,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度適中。
3.懷孕後最初3個月禁止性交;孕末特別是臨產前3個星期必須禁房事;懷孕4~8個月間,雖可性交,但要節製,有流產史者,更要節製性生活。
4.嚴禁孕期抽煙,禁食刺激性食物,調味不宜過鹹,多食粗糧。
5.不可濫用藥物治療。
孕吐的飲食療法:
甘蔗鮮薑汁:
鮮薑汁1小匙,甘蔗汁240毫升,調勻,加熱溫服。本方可以治療妊娠嘔吐,飲食難下,具有健胃、下氣、止嘔之功效。
鮮薑蘿卜汁:
鮮薑15克,蘿卜籽15克,用水1碗,煮成半碗後服。本方用於妊娠嘔吐,具有溫中止嘔的作用。
薑湯:
鮮薑30克,糖30克。水煎服。本方主治妊娠嘔吐。每日頻頻飲用,具有良好的止嘔作用。
老薑柚皮湯:
老薑9克,柚皮18克。薑切成片,和柚皮一起入鍋,加1杯水煮,至半杯水的量,取出殘渣,等涼後再食用。老薑有止嘔作用,柚皮有抑製上逆的功能,故治療孕吐,頗有功效。但本方稍有刺激性,不可過量服用。
雞蛋米醋湯:
雞蛋1隻,糖50克,米醋100克。加水適量同煮,熟後吃蛋喝湯。
鯉魚粥:
活鯉魚1尾,大米100克。魚洗淨與大米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
綠豆扁豆湯:
綠豆10克,扁豆15克,刀豆15克,生薑5克,煎水代茶。
產後惡露不盡:
產婦在分娩後,陰道內會持續地排出一些液體,醫學上稱之為“惡露”。惡露的主要成分是血液,其中還包含有壞死的蛻膜組織,以及宮腔內的滲出物。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無臭味,總量約為500毫升,隨著子宮出血量的逐漸減少,惡露的排出也會逐漸減少,大約4周後完全停止。如果超過這段時間仍淋漓不斷,則為產後惡露不盡。
惡露不盡的發病原因:
中醫認為主要是氣血運行失常,血淤氣滯,或氣虛不能攝血,陰虛血熱等,均可導致惡露不盡。產後感染、子宮收縮恢複不良、胎盤殘留宮腔,也可能造成惡露不盡的症狀。
惡露不盡的飲食療法:
1.鮮藕適量,去泥洗淨,搗爛,用紗布絞汁,每次2匙,一日3次。
2.烏雞蛋3個,醋、酒各1杯,三者攪勻,煮成1杯,分2次服完。
3.鮮芥菜40克,加水煎濃汁飲服,一日3次。
人參蒸烏雞:
烏雞1隻,人參10克。鹽少許。將烏雞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將人參用溫水泡軟後切片,裝入烏雞腹內。將烏雞放入蒸碗內,放適量的鹽和雞精,蒸至雞熟爛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