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回 襄陽大戰 (五)(1 / 2)

且說雙方在襄陽城下大戰了近一整天,死傷無數,宋朝方麵雖然有龍傲的五萬大軍襄助,但到底是蒙古方麵數量眾多,而龍傲的援軍大多已經是疲憊不堪,相對而言,蒙古有著巨大的優勢,但孛羅也深深的明白,就算消滅了眼前的十幾萬宋軍之後,蒙古大軍也無力攻城了。

正當孛羅正在得意時,忽聽得遠處一聲清嘶鼓風而至,霎時間似乎將那千軍萬馬的廝殺一齊淹沒。連忙轉首望去,而宋軍二十八星宿大陣中的黃蓉也抬頭望去,隻見西北方的蒙古兵翻翻滾滾,不住向兩旁散開,兩個人在刀山槍林中急驅而前,猶如大船破浪衝波而行。在那兩人之前卻是一頭大鳥,雙翅展開,激起一陣狂風,將射來的弩箭紛紛撥落。這頭大鳥猛鷙悍惡,淩厲無倫。

黃蓉大喜,凝目望那兩人時,但見左首一人青冠黃衫,正是楊過;右首那人白衣飄飄,卻是個美貌女子。隻見兩人隨在神雕身後,舞動著手中的寶劍,青芒閃動,劍氣橫空,居然也能達到三尺左右,揮動之間就有數名蒙古士兵砍成了兩節;白光閃過,周圍的士兵紛紛躲避,威勢雖然不如青色寒光,但揮動之間,卻隱含著點點寒光,然後就是一片慘叫聲,蒙古士兵皆是潰爛而死,顯然是中了巨毒。兩團寒光保護著中間的巨雕,而巨雕也同樣策應著兩人,巨翅揮動之間,蒙古弓箭手射來的利箭紛紛射回,導致這些弓箭手死傷慘重。兩人一雕飛快的朝宋軍衝來,所到之處,蒙古士兵皆紛紛倒斃,一時氣勢大甚。

黃蓉見狀大喜,失聲叫道:“是過兒。”旁邊的郭靖也大喜,黃藥師大喊道:“楊兄弟,擒賊先擒王。”

戰場中的楊過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當下隨手斬殺了數名蒙古騎兵,與陸無雙打過招呼,在戰場上將一匹匹健馬牽過,前四匹,後四匹,排成兩列,跟著躍上馬背,單手提著八根韁繩,大聲呼喝,向敵軍刀陣中衝了進去。

宋時戰陣之中,原有連環馬一法,當年雙鞭呼延灼攻打水泊梁山,即曾以連環馬陣法取勝。楊過將這八匹馬連成二列,宛然是個小小的連環馬之陣。隻是八匹馬雜湊而成,未加訓練,奔動之際或東或西,不成行列,全仗楊過袖力提韁,將八匹馬製得服服帖帖,三十二隻鐵蹄翻飛,擊土揚塵,疾馳而前。楊過施展輕身功夫,在八匹馬背上往複跳躍。蒙古軍那裏見過這等神奇的騎術?驚奇之間,八匹馬已衝入陣中。楊過衣袖一卷,搶過一麵大旗,豎起在馬鞍之上。

蒙古兵將大聲呼喝,上前阻擋,楊過揮旗橫掃,將三名將官打下馬來。猛的心念又是一動,取出火摺一晃,將旗子點燃了,然後縱聲大呼,揮動火旗,朝蒙古中軍撲來。火旗舞動開來,聲勢大是驚人,猶如血也似的火雲,在半空中飛舞來去,蒙古兵將隻要給帶上了,無不燒得焦頭爛額,當此情勢,蒙古兵將雖然勇悍,卻也不能不退。孛羅親兵見楊過來得勢頭猛惡,早在兩個百人隊衝上阻擋。楊過左臂一揮,長袖帶動地上的一枝長矛飛擲出去,洞穿一名百夫長的鐵甲,貫xiong而過。他又是順手從掃過,地上的一支利箭朝前射去,又是一名百夫長墜落在地。蒙古親兵一陣驚亂,楊過已突陣而過。眾親兵大驚,ting刀舉戟,紛紛上前截攔。楊過長袖揮動之下,地上的不論是矛、刀、箭等等,紛紛朝蒙古士兵射去,當者立斃。

他雙臂的神功係從數年來山洪海潮之中練成,這長矛等武器飛擲之勢,便是岩石也能ChaRu,何況常人血肉之軀?他每一枝長矛都是對準了頂盔貫甲的將軍發出,頃刻間擲出了十餘根枝長矛或利箭、刀槍等物,殺了一十七名蒙古猛將。

這一下突襲,當真如迅雷不及掩耳,蒙古大軍在孛羅屯軍也還有數萬眾,但楊過奔馬而前,便如摧枯拉朽般破堅直入,一口氣衝到了孛羅的馬前。

孛羅的扈駕親兵舍命上前抵擋。執戟甲士橫衝直撞的過來,遮在孛羅身前,而脫脫卻朝後縮了縮。楊過眼見蒙古丞相臉有驚惶之色,拉過馬頭正要退走,楊過一聲長嘯,雙腳踏上馬鞍,跟著在馬鞍上一點,和身躍起,直撲而前。十餘名親兵將校ting立槍急刺,楊過在半空中提一口真氣,一個筋鬥,從十餘枝長槍上翻了過去。

孛羅見勢頭不好,一提馬韁,縱騎急馳。他胯下這匹坐騎乃是蒙古萬中選一的良駒,龍背鳥頸,骨ting筋健,嘶吼似雷,奔馳若風,名為“飛雲騅”和郭靖當年的“汗血寶馬”不相上下。此刻鞍上負了孛羅,四蹄翻飛,徑向空曠處疾馳。楊過展開輕功,在後追去。蒙古軍數百騎又在楊過身後急趕。

兩軍見了這等情勢,城上城下登時都忘了交戰,萬目齊注,同聲呐喊。

楊過見孛羅單騎逃遁,心下大喜,暗想你跑得再快,也要教我趕上了。那知道這“飛雲騅”是非同小可,後蹄隻在地下微微一撐,便躥出了數丈。楊過提氣急追,反而和孛羅越來越遠了。他彎腰在地下拾起一根長矛,奮力往孛羅背心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