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我一年中最向往的季節。高原的秋是高原的威儀。“獨立寒秋”,“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對秋天的感悟。他是站在橘子洲頭看秋天的,他心中的秋天是中國山河的風光華表和萬千氣象。我向往秋天是一種懷古追昔的需要。因為我選擇在重陽深秋時分故地重遊,看望久違了的老師和同學。28年的離別,是人生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個過程。我們高中畢業時才十七、十八歲的年齡,如今我們都是四十六七歲的人了,心境與當初完全是兩樣。這時候的人最容易懷舊,人生的得失此時最明白。似乎在這樣的心態下,在有限的生命曆程中我們將會彌補一些什麼呢?
我住在九成宮賓館豪華的套房裏,在縣城工作的十多位同學三三兩兩地來看望我,我們相見如初,嬉笑如舊,這樣一種情調這麼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我們班畢業的40多名同學,縣城工作的十多名,一如十多麵鏡子照耀著我們的生命曆程。我仔細審視著畢業照上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少年麵孔和現在滿目秋霜的他們,我才真正明白人原來是如此這般的輝煌和無奈。輝煌的是我們以童心未滅的天真爛漫擁抱生活,擁抱這個世界,摔打、坎坷、磨難、成功是實踐我們人生的全過程。我們並不在乎付出了多少,從這裏摔倒,又從這裏爬起來。青春是我們炫耀張揚的資本,生命進程的操作一如我們平時的處境,麵臨諸多磨難、坎坷、打擊和幸運,我們時刻在翻新著、變化著、操弄著我們麵臨的憂傷和喜悅。我的十多位同學都在這個小城裏有滋有味地幹著一份自己的職業,有的任局長,有的是一般職員,有的為個體老板,我們相敬如賓,同學的那種情分喜上心頭,從無地位之嫌。無奈的是我們都已是四十六七歲的人了,人生之匆忙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如秋天的果實,該是成熟的時候了。
我選擇秋天和同學相聚,是有一定含義的:一是這個時候,有朗朗的明月,有豔豔的重陽;二是秋天的成熟和人生的成熟一樣燦爛輝煌。從季節上講,標誌著一年三分之二的日子過去了,一年中有無收獲在這個時間段上便一目了然,倘若到這個時候還一無所有,也就沒有太多指望了。隻是這個季節與冬季不一樣,它能啟發人的很多思考,一入冬季,將近過年,便將平生宏願放在明年春季,而冬季則作為養精蓄銳的過渡階段,足以調養身心。秋季有別於此,秋聲秋氣不但會給你以夏季餘溫不退的激情,也並不顯示歲末的蕭衰,秋天是中性的,常會引起一些與生命有關的話題,尤其給我們的中年以一種寬容和大度的啟迪。
壬午年的秋天與往年的秋天並沒有什麼兩樣,但對我來說是意味深長的,這實際上是人生的一次檢閱。我們發現我們有許多的變化,是女性會懂得母愛比愛情更偉大,是男性最能知道最愛的和最恨的同屬無價;對曾經害怕的東西,諸如孤獨、悲哀、失去友情的傷感,索然無味的談話,所有的失意和受寵,都是一種無所謂的心態。你平生的經曆都是一些簡單的過程,人生的每一個插曲,每個細節,坦然而勇敢地對付一下,一切便會過去,不需要如此認真。自然,有一些曾被視作無所謂的東西,譬如心境、情懷、氛圍等,你會格外看重起來,這樣的情懷常會使你睿智明了,因為人生的延續並非是生命的簡單延續。而立之年未及跨出這一步,不惑之年就很難邁出第二步。但中年如要“補救”,為時晚矣。
人生之秋的中年,健康是第一標誌。在這個時候,人生的全過程就是你的日程表,身後的山山水水,任重道遠,選擇夜晚坐在天高雲淡,星火璀璨的山地,燃起一支煙作一次長久的回憶,假如你要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你會義無反顧地作出抉擇,結束也行,開始也行,你可以依照生命本身的慣性,順其自然。中年的慣性是很大的,足以煽動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另辟路徑,作人生最後的衝刺,成敗得失,是另一回事,氣度和膽量是中年的夥伴。然而還是緊迫了,中年一切都不能悠然自得,不能再反複折騰、不斷糾正,不能慷慨無度,揮霍時間,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變得重要起來。未來不再是遙遠的夢,是圓夢還是碎夢,分明不可用感覺去觸摸、去辨別。用心聆聽還能感到歲月無情逼近又匆匆離去。你如果想做點什麼,無須遲疑不決,這時最能表現個人的意誌和忍耐。
秋天的人生,時刻想走進平靜的港灣。體貼、溫存是第一需要,最怕驚濤駭浪的拍打。搖晃之中,會懼怕生老病死的威脅,在看到中年的生命被夭折時,會嚇著你,也會教你在關愛別人的同時,更會關愛自己。但這時你覺得港灣很平靜,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得時時提醒你注意。
是的,人生中年不再回首,對事業成功者來說,將麵臨眾多考驗,無恥者的攻擊和友愛者的提醒,嫉妒的讒言和善意者的規勸,常會反複無常地接肩而撞,正確地識別,有分寸地寬容,無情地拒絕和有效地吸納,都在每一次十分小心的選擇中。如果能擁有哲人般的明辨能力和佛家禪心的境界,那足以說明你的造化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