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夏山河中國畫集》,我為之興奮。這位以畫虎家喻戶曉,譽滿三秦大地,名揚中國畫壇的著名畫家,給人以虎虎生威的王者氣象和山河壯美的繽紛景象,一幅幅飽蘸心血濃墨重彩的藝術佳作,構成了先生的人生風景。我們隻有走進他的心靈世界,才能感受先生對於藝術執著的追求和他的人生軌跡。
夏山河先生1944年生於陝西楊淩,上世紀60年代中葉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被分配到一家國企從事工藝美術設計30多年。萌心不低的他,在工作之餘,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和對於繪畫藝術的鑽研和追求,以勤奮刻苦學習的精神,數十年廢寢忘食,潛心研究石魯、趙望雲等國畫大師的藝術,並得到了黃胄、方濟眾、何海霞先生的教誨,在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的繪畫上,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地。尤其他畫的虎,成為他繪畫走向成功的一張藝術名片。現為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陝西書畫院副院長、西安市文史館研究員、國家高級美術師的夏山河先生,多次被邀請到北京和省內外的機關、科研單位、部隊、廠礦企業講學、作畫。作品被中外收藏家和文博單位收藏,並作為國禮被國家領導人贈送國際友人。他的藝術成果先後載入《中國美術家》《中國當代書畫家》等多部權威辭書。他的藝術成果引起了中國書畫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的認可,是一位很有影響的專業畫家。
夏山河先生在4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把自己的藝術視覺定格在一個很高的層麵上,從最能揭示生命本質和人文情懷的藝術特質使命的層麵上,立意高標,重點突出了以畫虎為題材的國畫創作。他經過長期的苦心經營,成為中國畫虎最具代表性的“虎王”畫家,使自己的繪畫藝術走向了輝煌。所以,我們隻能用藝術的目光去審視他虎虎生威的藝術世界。
展讀先生一幅幅飽蘸心血、激情四溢的“虎圖”,動蕩成威風凜凜的虎陣,讓人敬畏。畫虎是夏山河先生生靈藝術化的載體,他筆下的虎躍然紙上,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張力和生活的情趣。虎被稱為萬獸之王,虎頭上有三條橫線構成“王”字的形狀,給人以王者的尊貴和威儀。虎常常出沒行走在高山叢嶺、鬆濤林海和萬壑澗流的俏崖絶壑之中。虎的生活基地形成了虎的生命屬性,代表了昂揚向上、不屈不撓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夏山河正是瞄準了虎的這一特征,從藝術立體的思考上大畫特畫,始終把生命意識貫穿於畫虎的全過程。因而,他筆下的虎,場麵恢弘,氣勢軒昂,豪氣橫生,給人以萬千氣象的生命氣概,強烈的藝術感受是大氣磅礴,陽剛壯美,如大風大聲,骨力勁健,氣勢雄渾。他既繼承了文人寫意畫的筆墨表現形態,同時又有效地克服了明清文人畫氣弱韻稀的時代局限,成功地將唐宋藝術所崇尚的大氣風韻輸入筆墨之中,力求氣足韻豐,筆飽墨厚。他的《百虎圖》長卷,有108隻神態各異的虎,虎的大小老幼,獨處群居,立臥昂首,行走奔跑,情景神態,在他的筆下活靈神顯、栩栩如生,把虎至情至性的生命形態完整地表現出來,不但體現了這一珍稀動物本能的群體生活屬性的基本特征和熱愛生命、崇尚自然的和諧之美。
造型生動,形神兼備是夏山河畫虎的一大特點。清鬆年在《頤園論畫》中說:“凡飛潛動植之物,必須肖其真形,形合其神自足。”夏山河先生受長安畫派的創始人趙望雲、石魯等諸多名家大師的影響,取其所長,更注重從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營養。為畫好虎,他不知時日地在動物園與虎為伴,熟識虎性,究其筋骨,觀察寫生,積稿累累。持之以恒地勤學苦練,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繪畫樣式,為傳統手法注入了新的血液,終成大家之手筆。夏山河除傾心於虎畫創作外,還廣泛研習山水、花鳥以及各種動物走獸,尤其通過對各種動物的細心觀察創造出了千姿百態的真實畫麵,其寫實能力令人歎服。在40多年的藝術實踐和探索中,他在畫虎創作上已由早期對形象的捕捉,進而到直取神韻的境界。他畫中的虎,有著異乎尋常的美,威猛而無凶惡之氣,給人以正氣凜然、雄壯英武之感。他提倡“大雅入大俗”的風格,表現在他作品中生動的造型、簡潔的用筆、豐富的構圖、樸實的畫風,深受專家和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他所奉行的中正大氣、雅俗共賞的藝術實踐,在當今萎靡之風盛行、粗俗之作泛濫的時弊中發人深省、給人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