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也說“性格決定命運”(2 / 3)

在我看來,我們通常所說的“命運”就是某種我們無法解釋、無法控製、無法改變的東西。如果發生了什麼事,但我們解釋不了,束手無策,我們就說:“命運如此了,沒有辦法了。”

如果命運就是“無法解釋、無法控製、無法改變”的那些東西,那我們就不能說“性格決定命運”,因為既然是“無法控製,無法改變”的,就意味著“不能被決定”,至少是不能被性格決定。

這是從定義上駁倒你。

當然你可以說“性格決定命運”裏的“命運”指的是“一個人的現狀”或者“遭遇”。如果是這個意思,那我隻能說,這是一個CASEBYCASE的問題,是由主客觀兩方麵的因素來決定的,性格隻是其中的部分因素,究竟是多大一部分,就因人而異了。

中國有些農村出生的女嬰,一生下來就被拋棄了,我們能說是她的性格造成了她們被拋棄的命運嗎?有些被拋棄的女嬰,後來又被美國的夫婦收養了,我們能說是她們的性格造成了她們成為美國公民的命運嗎?

老三得白血病,英年早逝;黃顏進收審站,挨打受罵,他們的什麼性格造成了他們的這個命運?

那些被希特勒趕進集中營殺掉的猶太人,那些被廣島原子彈炸中的人,那些在文革中被批鬥的人,那些在商店購物被劫匪流彈打中的人,他們的什麼性格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不帶任何修飾與限定,不帶任何條件從句,一個反證就能駁倒,現在有這麼多反證,自然是不駁而倒了。你可以舉出一些例子來,證明張三或者李四的命運就是被她/他的性格決定的,但那不能證明“性格決定命運”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你得證明所有人的命運都是性格決定的,才能樹立起你的理論。

要麼你就修飾限定你的說法,改成“有些人的命運是由性格決定的”。也許你要說:“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呀!我沒有說所有人的命運都是性格決定的,我說的是海倫的命運是她的性格決定的。”

如果你是這個意思,仍然沒有擺脫“太絕對”的毛病,我隻要找出海倫命運當中某個不是因為性格決定的部分,就算駁倒你了。這種例子很多,不必一一列舉,至少她在Z大遇到李兵,不是她的性格決定的,她在美國遇到BENNY,也不是她的性格決定的。

如果你要說,那怎麼不是?她不到美國讀書,她會遇到BENNY嗎?

這就需要對性格下個定義了,因為在我看來,到美國讀書不是一種性格。那麼什麼是性格呢?不用說,又是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話題,所以我也不一一引用了。有一點是大家都承認的,那就是性格的相對穩定性。一次性的行為不能稱為性格,一個人偶爾大發雷霆,我們不能說他性格暴躁,但如果經常大發雷霆,那就是性格暴躁了。

具體到海倫的CASE,很多人都說她性格軟弱,是她軟弱的性格造成了她今天的困境。對此我是不同意的。

先說說海倫的困境。在我看來,這個故事雖然一波三折,但主線很簡單,基本就是海倫想盡辦法,把女兒帶離李兵的過程。而她這樣煞費苦心地要帶著女兒離開李兵,是因為李兵對孩子簡單粗暴,缺乏愛心和人性,並且曾威脅要把孩子弄死,而且確曾把孩子抱上屋頂,懸在欄杆邊,嚇得孩子大哭。

所以我所說的這個故事含有“命運悲劇”的因素,就是指海倫遇到這樣一個丈夫,黃顏說靜秋的丈夫與海倫的丈夫“如出一轍”,也是指這一點。

至於海倫跟李兵之間感情上的矛盾,性生活上的不融洽等等,並不是本故事的重點,也不是海倫一心一意要把孩子帶到美國去的原因。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海倫就不會千方百計要把孩子從李兵身邊帶開,就不會想到去打工,就不會有這個故事。

再來說海倫的性格。當我們說海倫性格軟弱的時候,是根據什麼呢?是因為她在李兵威脅說要弄死孩子的時候讓了步嗎?如果是因為這,那我隻能說你對“軟弱”有非常不一般的理解。

古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海倫的做法正好體現了這樣一種智慧。你說李兵不敢把孩子弄死的,你敢擔保嗎?海倫在那樣的時候,能夠考慮到李兵是屬於頭腦發熱,有可能不管不顧做出令他自己後悔的事情來的,她能夠拿下麵子,屈辱地讓步,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智慧的表現。所以她才會在事情發生後冷靜地坐在那裏,觀察李兵痛哭,思考下一步的行動。如果她是一個軟弱的人,痛哭的應該是她。

對海倫在這種情況下的讓步,我想大多數人是讚同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迫不得已。在這種時候,如果你逞英雄,賭狠,要麵子,其結果是很難預料的。即使李兵沒把孩子弄死,也可能帶走,放在鄉下,而那是海倫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