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是一個不斷發展中的問題,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進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例如轉基因作物,雖然其已經在許多國家廣泛種植和食用,但其是否安全,仍無定論。
食品安全內涵和範圍應包括兩個方麵:
一是食品的充足供應,即food security,即解決人類的貧窮、饑餓,保證人人有飯吃(需要政府、農牧漁業生產加工、社會服務部門的保證)。
二是食品的安全與營養,即food safety,即人類攝入的食品不應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汙染物,應無毒、無害,並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基本營養元素(需要政府、農牧漁業、衛生法製與監督、食品加工企業以及食品消費者的共同保證)。
二、食品安全相關概念
(1)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4)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5)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6)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7)用於食品的洗滌劑、消毒劑指直接用於洗滌或者消毒食品、餐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者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物質。
(8)保質期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9)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10)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11)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汙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2)食品摻偽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的總稱。
食品摻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摻入物理形狀或形態相似的非同種物質,該類物質僅憑感官是不易鑒別的,要借助儀器、分析手段和有鑒別經驗的人才能確定。
食品摻雜是指在食品中非法加入非同一種類或同一種類的劣質物質。摻入的雜物可通過仔細檢查憑感官辨認出來,該類物質範圍廣、種類多,如糯米中摻大米、米中摻沙石。
食品偽造是指人為地用若幹種物質經加工仿造,充當某種食品銷售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