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食品標準與法規
國際食品標準主要有ISO製定的國際標準、CAC製定的國際食品法典、歐盟食品標準和發達國家食品標準以及有關國際組織協會所製定的標準。
(一)食品法典委員會與國際食品法典
1963年,聯合國的兩個組織——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創建了FAO/WHO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並使其成為一個促進消費者健康和維護消費者經濟利益,以及鼓勵公平的國際食品貿易的國際性組織,該組織的宗旨在於保護消費者健康,保證開展公正的食品貿易和協調所有食品標準的製定工作。至今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68個成員國參加,覆蓋全球98%的人口。食品法典明確要求一個國家作為CAC成員國必須設立一個聯絡點,同時建議設立國家一級的CAC委員會。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為CAC成員國。CAC聯絡點設在農業部,其作用相當於一座橋梁,它連接CAC總部和國家一級的各項活動。聯絡點接受來自位於羅馬的CAC總部的所有信息,也要搜集有關方麵的評論並將之返回CAC總部。國內雖未成立CAC委員會但成立了由與CAC有關的單位組成的CAC協調小組,由衛生部和農業部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組長負責國內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副組長負責對外聯絡。1999年6月新的CAC協調小組由衛生部、農業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外經貿部、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原國家輕工局、原國家內貿局、國家糧食儲備局及全國供銷總社10家成員單位組成。
1.CAC的組成與職責
(1)組成CAC是由FAO及WHO總幹事直接領導下設在羅馬的CAC秘書處總體協調,每兩年在羅馬或日內瓦舉行一次會議。自2001年起,大會開始采用阿拉伯語、漢語、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五種語言作為工作語言。
CAC的具體工作是由成員國組成的委員會開展的。共有三類委員會:一般議題委員會,主要涉及如食品衛生、農藥殘留及分析和采樣方法等;商品委員會,主要涉及如魚和魚製品、新鮮水果和蔬菜、乳和乳製品等;地區協調委員會,如歐洲、亞洲以及北美和西南太平洋。
在每個委員會之下又設專業分委員會,如食品衛生分委員會等。每一個委員會由一個成員國政府作為主席和東道主,並支付會議費用。委員會會議通常在主席國召開。如美國目前擔任四個委員會的主席,即食品衛生、加工水果和蔬菜、食品中獸藥殘留及穀類和豆類。
(2)CAC的主要職責CAC的主要職責或作用有以下幾方麵:
①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確保公正的食品貿易;
②促進國際組織、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在製定食品標準方麵的協調一致;
③通過或與適宜的組織一起決定、發起和指導食品標準的製定工作;
④解決將那些由其他組織製定的國際標準納入CAC標準體係;
⑤修訂已出版的標準。
2.國際食品法典的主要內容與成效
食品法典包含:食品產品標準,衛生或技術規範,評價的農藥,農藥殘留限量,汙染物準則,評價的食品添加劑,評價的獸藥;各種(良好)操作規範、技術法規和準則,各種限量標準,食品的抽樣和分析方法以及各種谘詢與程序。
截至目前,CAC已經製定的標準、規定等情況如下:43個食品法典,237個食品標準,1300種食品添加劑評估,41個衛生規定或技術規程,197種殺蟲劑的評估,3274種殺蟲劑殘留限量,289種獸藥殘留限度,33種汙染物指南。
由於確立了國際食品安全和貿易標準,因此CAC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樣重要。食品法典委員會已經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食品標準製定組織。
(1)食品法典的框架和內容食品法典是一套標準、操作規範、準則及其他建議的彙集,有一般要求也有具體要求;有涉及與某種食品或某類食品相關的詳細要求;有涉及生產過程的操作和管理;也有政府食品安全管理係統及消費者保護的具體操作。
食品法典中標準通常涉及產品的特點,並可能涉及政府對商品的所有適當的管製特點。食品中農藥或獸藥最高殘留限量(MRLs)是僅涉及一種特點的標準的例子。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中汙染物及毒素的通用食品法典標準既含有一般也含有具體商品的規定。包裝食品標簽的食品法典通用標準涵蓋這一類別中的所有食品。由於標準與產品的特點有關,凡產品用於貿易時均可適用這些標準。
食品分析和取樣方法,包括食品中汙染物和農藥及獸藥殘留的分析和取樣方法也在食品法典標準中得到考慮。
食品法典規範包括衛生操作規範,被認為對確保供消費的食品安全和適當性至關重要的個別食品或食品類別的生產、加工、製作、運輸和儲存方法。
《食品衛生一般原則》,介紹了采用危害性分析和關鍵控製點(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係統。關於控製獸藥使用的規範為這方麵提供一般指導。
(2)食品法典取得的成效
①成為唯一的國際參考標準:在建立食品法典的初始階段,食品法典委員會作為主管和發展食品法典的機構,在食品質量和安全方麵已引起世界的重視。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所有與消費者健康保護和公平食品貿易相關的重要的食品情況,均受委員會的監督。FAO和WHO更是堅持不懈地致力於發展食品法典委員會所鼓勵的食品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究和討論。這些工作讓國際社會對食品安全和相關事宜的認知已提升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在相關食品標準方麵,食品法典也成為唯一最重要的國際參考標準。
②得到了國際和各國政府的認知:在全球範圍內,廣大消費者和大多數政府對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各國消費者要求他們的政府通過立法來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消費者也同時要求政府製定食品中衛生危害因素的最低限量。總之,通過對法典標準的詳述和所有相關決定的考慮,CAC實質上已經使各國政府將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問題納入了政治議程。事實上,各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如果政府忽視消費者對他們所吃食品的關心,勢必將導致嚴重的政治後果。
③增強了對消費者的保護:CAC工作的最基本的準則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支持,人們有權力要求他們所食用的食品是安全和高質量的。CAC通過主辦一些國際會議和專業會議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些會議本身也影響著委員會的工作,這些會議包括:聯合國大會,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關於食品標準、食品中化學物質殘留和食品貿易會議(同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組織機構合辦),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關於營養的國際大會和糧農組織世界食品高峰會議。近幾年,凡參加過這些國際性會議的各國代表們都鼓勵或承諾他們的國家采納了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的措施。我國多次組團代表中國政府參加了CAC成員國大會和各類法典會議30多次,加強了與FAO、WHO以及其他成員國的聯係。
(3)CAC法典標準製定程序
第一步:大會批準新的工作,成立製標小組。
第二步:製標小組擬訂草案初稿。
第三步:送交有關政府征求意見。
第四步:委員會審議草案初稿和反饋意見。
第五步:大會采納擬議的草案。
第六步:再次送交有關政府征求意見。
第七步:委員會再次審議草案和反饋意見。
第八步:大會批準,並以法典標準公布。
(4)法典標準的內容要求
法典標準包括:標準範圍、標準表述、基本結構和質量要素、重量和尺寸、標簽。
法典商品標準包括:汙染物、衛生學、食品添加劑、分析方法。
(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國際食品標準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簡稱,其英文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的國際標準化機構。1946年10月14日至26日,中、日、英、美、法、蘇等25個國家的64名代表集會於英國倫敦,討論通過了創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決議。1947年2月23日,ISO章程得到了1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的承認,ISO從此宣告正式成立。1946年10月倫敦會議的25個參與國成為ISO創始成員國,美國的Howard Coonley先生當選為ISO的第一任主席。ISO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際標準化協會國際聯合會”(ISA)。另外“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也是比較大的標準化組織。IEC主要負責電工、電子領域的標準化活動,而ISO負責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領域的標準化活動。
1.ISO的宗旨
20世紀中葉,世界性貿易已有較廣泛深入的發展,包括技術合作、物資(產品)流通等。這種世界範圍的合作和交流需要在許多方麵形成國際一致的準則,這就是國際標準,如技術規範、產品規範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創立和工作的宗旨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促進標準化工作及其相關活動的發展,以便於國際物資交流和服務,並擴大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麵的合作。”
ISO的主要職責是製定國際標準(Intemational Standards),協調世界標準化工作。在標準化方麵,ISO是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甲級谘詢組織,是聯合國貿發理事會綜合級(高級)谘詢組織。因此,可以說ISO是世界標準製定、協調、統一化的重要決策智囊團,在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2.ISO的組織結構
按照ISO章程,其成員國家為團體成員和通訊成員,團體成員由ISO認可的各國國家標準化機構構成。通訊成員是尚未建立標準化機構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通訊成員不能參加ISO技術工作。ISO現有117個成員,包括117個國家和地區。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瑞士的日內瓦。中央秘書處現有170名職員,由秘書長領導。
理事會是ISO常務領導機構。理事會下設8個工作委員會,包括執行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合格評定委員會、消費者政策委員會、發展委員會、情報委員會、標準樣品委員會、標準化原理委員會。其中,技術委員會又根據不同學科、專業要求,下設若幹技術委員會分會,如ISO/TCl76是質量管理專業技術委員分會,ISO/TC207是環境管理專業技術委員分會等。
3.ISO的工作
ISO最初的工作是製定技術標準。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ISO已從單純製定技術標準發展到製定管理標準。製定管理標準,從質量管理開始。因此,在1987年產生了ISO 9000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係列標準和指南。
ISO通過它的2856個技術機構開展技術活動。其中技術委員會(TC)共185個,分技術委員會(SC)共611個,工作組(WG)2022個,特別工作組38個。
ISO的2856個技術機構技術活動的成果就是“國際標準”。ISO現已製定國際標準10300多個,主要涉及各行各業的技術規則。ISO製定出來的國際標準格式:ISO+標準號+[杠+分標準號]+冒號+發布年號(方括號中的內容可有可無),例如:ISO 8402:1987、ISO 9000—1:1994等,分別是某一個標準的編號。
4.我國在ISO中的角色
我國是ISO 25個創始國之一。但因國民黨政府熱衷內戰,國民經濟衰敗,多年拖欠會費,成員國資格於1950年被取消。1978年9月1日,我國以中國標準化協會(CSA)的名義重新進入ISO,1998年起改為由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CSBTS)作為中國在ISO的代表。目前,中國已成為ISO的重要成員國,中國人開始在此領域擔任重要角色,各種有關標準的國際性學術活動等也頻頻在中國進行。
5.ISO的技術工作分工
ISO的技術工作是通過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簡稱TC)來進行的。根據工作需要,每個技術委員會可以設若幹分委員會(SC),TC和SC下麵還可設立若幹工作組(WG)。
ISO/TC 176——國際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
ISO/TC 34——國際農產、食品委員會
ISO/TC 54——國際香精油委員會
ISO/TC 122——國際包裝委員會
ISO/TC 166——國際接觸食品的陶瓷器皿、玻璃器皿委員會
ISO/TC 207——國際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
目前ISO的200多個技術委員會正在不斷地製定新的產品、工藝及管理方麵的標準。
6.國際標準分類法
ISO國際標準采用三級分類:第一級由41個大類組成,第二級為387個二級類目,第三級為789個類目(小類)。國際標準分類法采用數字編號。第一級采用兩位阿拉伯數字,第二級采用三位阿拉伯數字,第三級采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各級類目之間以下腳點相隔。
國際標準分類法在食品領域的分類如下:
67食品技術
67.020食品工業加工過程
67.040農產食品綜合
67.050食品試驗和分析通用方法
67.060穀類、豆類及其衍生物
67.080水果、蔬菜,包括罐裝、幹製和速凍的水果和蔬菜,水果、蔬菜汁和露見67.160.20
67.080.01水果、蔬菜和衍生物綜合
67.080.10水果及其衍生製品(包括堅果)
67.080.20蔬菜及其衍生製品
67.100乳和乳製品
67.100.01乳和乳製品綜合
67.100.10乳和加工乳製品
67.100.20奶油
67.100.30幹酪(包括酪農幹酪、乳清幹酪)
67.100.40冰淇淋和冰淇淋糖果(包括果酒冰水)
67.100.99其他乳製品
67.120肉、肉製品和其他畜產品
67.120.0l畜產品綜合
67.120.10肉和肉製品
67.120.30魚和水產品(包括水產軟體動物和其他海產品)
67.120.99其他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