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起歐盟將就可追溯立法,以作為歐盟通用食品法規的一部分。在歐盟通用食品法規第18條明確了可追溯要求,包括食品、飼料、食品生產相關動物以及其他相關食物或與某一食品、飼料產品相關的食物。美國同樣關注這個問題。
此標準統一整合了各國的安全標準,是一個自願執行的國際標準。但是對於出口產品就應該執行。
它包括8個方麵的內容:①範圍;②規範性引用文件;③術語和定義;④政策和原理;⑤食品安全體係的設計;⑥實施食品安全管理體係;⑦食品安全管理體係的保持;⑧食品安全管理體係的管理評審。
2005年5月26日,國際標準化組織宣布當年9月份開始發行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係要求》標準。該標準將對食品經營者係統化地建立、實施和改進食品安全管理體係,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導方法。
ISO 22000於2005年9月1日正式發布。這是一個新的國際標準,旨在保證全球的安全食品供應。
ISO 22000:2005,食物安全管理係統——對整個食品供應鏈中各個組織的要求,可以作為技術性標準對企業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係進行指導。這一標準可以單獨用於認證、內審或合同評審,也可與其他管理體係,如ISO 9001:2000組合實施。
ISO 22000采用了ISO 9000標準體係結構,在食品危害風險識別、確認以及係統管理方麵,參照了食品法典委員會頒布的《食品衛生通則》中有關HACCP體係和應用指南部分。ISO 22000的使用範圍覆蓋了食品鏈全過程,即種植、養殖、初級加工、生產製造、分銷,一直到消費者使用,其中也包括餐飲。另外,與食品生產密切相關的行業也可以采用這個標準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係,如殺蟲劑、獸藥、食品添加劑、儲運、食品設備、食品清潔服務、食品包裝材料等行業。
ISO 22000適合於所有食品加工企業,它是通過對食品鏈中任何組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害(指產品)進行分析,確定關鍵控製點,將危害降低到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水平。
ISO 22000引用了食品法典委員會提出的5個初始步驟和7個原理,這5個初始步驟是:①建立HACCP小組;②產品描述;③預期使用;④繪製流程圖;⑤現場確認流程圖。
7個原理是:①對危害進行分析;②確定關鍵控製點;③建立關鍵限值;④建立關鍵控製點的監視體係;⑤當監視體係顯示某個關鍵控製點失控時,確立應當采取的糾正措施;⑥建立驗證程序以確認HACCP體係運行的有效性;⑦建立文件化的體係。
ISO 22000表達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針對食品鏈中任何一類組織的特定要求。該標準也要求組織與對可能影響其產品安全的上、下遊組織進行有效的溝通,將食品安全保證的概念傳遞到食品鏈中的各個環節,通過體係的不斷改進,係統性地降低整個食品鏈的安全風險。
ISO 22000作為管理體係標準,要求組織應確定各種產品和(或)過程種類的使用者和消費者,並應考慮消費群體中的易感人群,應識別非預期但可能出現和產品不正確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一方麵通過事先對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分析,運用風險評估方式,對確認的關鍵控製點進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麵將“應急預案及響應”和“產品召回程序”作為係統失效的後續補救手段,以減少食品安全事件對消費者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ISO 14000環境管理體係
ISO 14000係列標準的核心內容是清潔生產,即從全過程控製出發,使企業注重節能降耗、減少浪費,並采取措施將汙染物消除在產品設計、生產的各個環節之中,推動企業向集約型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轉變,它是一個自願性標準,不帶有任何強製性,為不同層次和技術水平的企業和組織提供了較大的可選空間。在提高企業的環境質量方麵得到比較大的應用,是國際比較通行的環境認證體係。食品企業的源頭與環境可以用此體係進行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