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倭刀沉沙:明朝台灣抗倭戰爭
三國時期,台灣被稱作“夷洲”。那是公元227年,東吳國主孫權派大將衛溫率水師萬人東渡台灣,從此確立了台灣的歸屬。但那時候魏、蜀、吳三國正打得熱鬧,誰也顧不上台灣島。隋唐時期,台灣被稱作“流求”。那是公元607年至609年,隋煬帝先後派大將何蠻和陳棱東征台灣,終擊敗了當地的少數民族部落,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可那時候的中國裏裏外外十分熱鬧,隋煬帝忙著修運河和征高句麗,忙來忙去忙出個“千古暴君”的名號。然後是農民起義、軍閥混戰、打突厥……屬於台灣的“露臉”機會,是少之又少。宋朝時候台灣又被叫作“澎湖”。那是12世紀中葉,南宋政府將台灣島和澎湖列島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按照現在的說法,差不多是“鄉鎮級”編製。那時候,中國的半壁江山淪入金人手中。南宋小朝廷與女真鐵騎打得激烈,從朝廷到民間的話題多是“光複河山”,小小的台灣“鄉鎮”,比起淪陷的“河山”,自然是微不足道。1297年以後,台灣又改名叫“澎湖巡檢司”。當時的元太祖忽必烈兩次派兵東征,平定台灣島後,在當地設立“巡檢司”,這是一個負責維護地方治安以及征收賦稅的軍事機關,相當於今天的“縣公安局”級別,比起“鄉鎮級”雖然小有提升,但此時大元朝一統天下,蒙古鐵騎傲視全球,小小的“巡檢司”自然無法引起關注。
可就是這“微不足道”的台灣,早在“跑龍套”的時候,就成了越來越多的沿海百姓向往的樂土。那年頭外來侵略鬧得最凶的是萬裏長城一帶,“西方殖民者”們還在繞著地中海兜圈子,中國沿海除了個別海盜外,還算是風平浪靜。從公元610年隋煬帝平定台灣開始,但凡是東南沿海鬧個災荒、出個戰亂,便有人卷包袱跳船向東跑,先來到最近的澎湖列島,漸漸地擴展到台灣本島。登上島後種兩畝地,建幾間屋。島上氣候濕潤、物產豐富。島上的“少數民族”乍一看蠻凶,住久了卻也好相處。小日子就這樣愈發地滋潤起來。到了後來,沒災荒、沒戰亂的時候,也有人往台灣島上跑。聚的人多了就漸成規模,台灣的地位,漸漸地就從“鄉鎮級”變成了“縣級”。特別是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兩個時期,因為戰亂的緣故,大批福建、廣東、浙江沿海的居民遷往台灣。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重新在當地設立“澎湖寨巡檢司”時,統計當地戶口,漢人已有萬人之多。小小的台灣島,在從三國至明初的一千多年裏,在無數次的“跑龍套”中,默默地攢著人氣,漸漸繁榮。
攢到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聲晴天霹靂,人氣散了,繁榮沒了,原本“跑龍套”的台灣,卻從此有了更重的戲份。之後幾百年的曆史大戲裏,它越發地吸引眼球,先是配角,然後是重要配角,最後成了主角,並且有了響亮而穩固的名字——台灣。
所謂的“晴天霹靂”,是那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道輕描淡寫的聖旨:“撤澎湖寨巡檢司,所轄軍民,悉數安置於漳、泉二地。”然後台灣當地漢人們就被集體“搬家”了。房屋全被拆毀,農田盡數荒棄,糧食財產能拉走的拉走,拉不走的一把火燒掉。隨後又在台灣海峽“劃線”,規定“片板不能下海”。澎湖列島和台灣島嚴禁沿海居民進入,違者舉家嚴辦。原本欣欣向榮的台灣島,“一夜回到解放前”。當年的“樂土”,此時卻成了沿海居民可望而不可即的“禁區”。
這近乎荒唐的“強製拆遷”,並非是彼時明太祖朱元璋的心血來潮。“晴天霹靂”的導火索,是一段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曆史——倭寇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