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難棄難離:清政府“糾結”的對台政策(1 / 3)

2. 難棄難離:清政府“糾結”的對台政策

以明朝延平王身份坐鎮台灣的鄭經,以其堅韌的忍耐,正確的用人,十幾年間發展生產、拓展商路的努力,終成十七世紀下半葉東亞一方霸主。他擁有巨大的財富,雄厚的物資儲備,以及傲視東亞的強大艦隊。擁有如此強勁實力的鄭經,自然不安心做王爺了。作為鄭成功的兒子,他心中其實也傳承著父親臨終時還念念不忘的理想:抗清複明,光複山河。即使在清王朝已然統一大陸、明朝宗室如漂萍般四下離散的此時,他依然不肯放棄。

對隔海相望的清王朝,敗退台灣早期的鄭經還是很講策略的。早在盤踞金廈的時候,他就曾和耿繼茂談判過。在立足台灣後,為了向清政府示好,他主動把建在赤坎城舊址上的台灣首府“東都”改名為“東寧”。一字之變,其實是給清王朝一個政治信號:反清複明我不想了,我隻要在台灣島上過日子。

而這時候的清王朝,正是康熙即位的早期。這位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此時卻還隻是一個不到十歲的毛孩子,國家大權皆由鼇拜、蘇克薩哈等滿族親貴把持。這些人多是當年清王朝統一天下的勳貴,他們腦袋裏沒有半點兒海權思想,尤其是以鼇拜為最。在鄭經敗退台灣後,鼇拜首先提議裁撤東南沿海的水師,收縮防禦,至於盤踞台灣的明鄭政權,隻要他不來找事,也就由著他去。對於台灣島,這幫人腦袋裏沒有半點兒概念。有這幫人當權,外加康熙還是毛孩子,說了也不算,此時的清政府對於台灣島自然是沒有收複的打算。之後的幾年,除了清朝沿海的水師時不時地嚴打台灣走私船外,雙方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鄭經能夠順利地在台灣島休養生息,發展生產,放心大膽地痛打荷蘭人,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外部環境。

但這樣的情況注定是不能長久的。首先,不是所有的清朝高官腦袋都那麼迷糊。比如在康熙登基初期,擔任過兵部侍郎的黃錫袞,就是堅決主張收複台灣的一派。他是康熙的親近重臣,尤其在康熙早期被鼇拜架空、受盡欺淩的時候,堅定地表示自己對皇帝的效忠。對台灣,黃錫袞認定“天朝之地,不可輕棄”。相比於武力解決,他這時候更傾向於“招撫”。康熙登基後與明鄭政權的第一次“和平對話”,發生在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河南候補道孔元章奉旨至台灣,與鄭經商談“招撫”事宜,提出了“通商、入京、納貢”三大招撫條件,遭到鄭經拒絕。這是明鄭政權與清王朝隔海對峙以來,清王朝向台灣派出的第一批官方使團。這次出使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於康熙五年(1666年),曾試圖兩次發動征討台灣的戰役,結果都是船隊尚在半路上就遭遇風暴,還沒遇到敵人就被刮得支離破碎。征台的失敗在清朝朝野激起反響,一時間“和平解決”的呼聲大起。此時清王朝的注意力還放在越來越尾大不掉的“三藩”身上,對台灣實在無暇顧及。外加此時掌權的貴族,如鼇拜等人,擔心發展水師會擴大漢人的力量,不利於清王朝的統治。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朝早期對台灣的政策很明確:能招撫就招撫,招撫不成的話,隻要他不鬧騰,就讓他在那裏待著吧。就在孔元章赴台的同時,清政府還下詔,重申海禁法令,在東南沿海增派陸軍,修築堡壘,防線嚴重內縮。

這一階段清王朝對台灣的政策可以說是既消極又迷糊,但還好有不迷糊的人。當孔元章的船隊正駛向台灣島的時候,另一個人卻憤然上了一道關鍵的奏疏。這個人正是當年叛降清朝的施琅,他的那道奏疏,就是著名的《邊患宜靖疏》。

此時的施琅,已經是福建水師提督。對台灣問題,他一再堅持,不能懷有“招安”的幻想,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收複台灣。在這封奏疏裏,施琅以他幾十年征戰海洋的閱曆,和對台灣的深切了解,向康熙詳細敘述了收複台灣的必要性。首先,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沒有拋棄的道理(安得之既得之封疆而複割棄)。其次,收複台灣,不僅意味著天下一統,東南沿海,才能得到真正的休養生息。這片占清政府財政收入大頭的富庶之地,才能從此得到穩定(台灣平,百姓得享升平,國家獲增賦稅)。這份奏疏對年少的康熙帝影響頗大,他在讀到奏疏後,立刻批示命施琅入京朝見,商討平台事宜。

施琅此舉在當時的官場上激起一片“官憤”。對於台灣問題,此時清朝主要的掌權者大多都不熱心。比如鼇拜,在他眼裏,小小孤島能成何氣候?對於力主招撫的諸多漢臣來說,施琅此舉更是扇了眾人耳光,外加他“貳臣”“敗軍之將”的身份,自然引起一片指責。施琅進京沒多久,彈劾他的奏章就滿天飛,甚至有人攻擊他“邀功貪占,置社稷於不顧”。他那些平定台灣的深謀遠慮,也被看作是為了找鄭家報私仇的行為。一片罵聲中,羽翼未豐的康熙帝也不好回護施琅,大手一揮,將施琅的水師提督職務給撤了,給了他一個“內大臣”的虛銜,解除兵權留京閑住。就在施琅被解職的同時,清政府又大力裁撤福建水師,尤其是當年歸順清王朝的南明部將們,也多被解除了職務,遣散了軍隊。對隔海相望的台灣,清王朝此時是既不想管,也管不過來。

但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年輕的康熙帝深知台灣的重要性。對施琅的這番處理,隻是此時群臣反對下的一種政治平衡。就在施琅被免職一年後,即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忍氣吞聲八年的康熙帝突然行動,計擒大權獨攬的權臣鼇拜,正式宣布親政。對台灣的政策,也從此轉向。認同施琅主張的康熙,決定解決台灣問題,但此時的政局卻讓台灣問題更難解決:有比台灣更近的大患——三藩問題。當年為清王朝建功立業的三位前明叛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此時已是清王朝的心腹大患。他們占據了從雲南至福建的半壁江山,大有自立為王之勢。對於康熙來說,解決三藩顯然比解決台灣問題更迫切。所以對台灣的政策,還隻能以招撫為主。當時,還曾有大臣奏議招撫台灣,然後借助台灣明鄭政權強大的海軍,從側翼夾擊三藩。所以康熙五月親政,六月就部署對台灣的“和平對話”,由此時康熙的重臣刑部尚書明珠親自主持,率領由興化知府慕天顏、都督季儉組成的使團,至台灣與鄭經會談。相比於第一次接觸,這次使團官員的官職更高,可謂是高規格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