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難棄難離:清政府“糾結”的對台政策(3 / 3)

但威風八麵的鄭經卻看不到這些,外加此時他身邊的部將也有問題。鄭經此次出征,幾乎帶走了明鄭政權所有的精兵猛將,包括劉國軒、陳勝武等名將都在這支軍隊裏,但他最信任的人,卻是侍衛馮錫範。對比足智多謀的陳永華,馮錫範是個既能打仗又能拍馬屁的人,深得鄭經信任。他和陳永華一樣,都是鄭經多年的貼身親信。鄭經當年渡海破鄭襲時,正是由他率兵破敵,立下擁立大功。但是在這場戰爭裏,他的短視卻幾乎葬送了鄭經的大好局麵。此時據有漳州、泉州、廈門、潮州的鄭經,已是各路勢力拉攏的對象,和耿精忠更約定“有事相援,不得侵擾”。雙方共同進退,在東南沿海同清軍對峙。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的部將馬英林暗通鄭經,表示願把原屬耿精忠的丁州城進獻鄭經。本來鄭經也很顧忌與耿精忠的“盟友”關係,意圖拒絕。但馮錫範認定機會難得,磨破嘴皮子地忽悠,最終忽悠著鄭經笑納了丁州。貪了這點兒小便宜,後果很嚴重,暴怒的耿精忠提兵攻打鄭經。雙方在漳州、泉州大打出手,反而讓對麵的清軍看了笑話。趁著他們死掐的機會,清朝康親王傑書率領大軍,一路摧枯拉朽進入福建。腹背受敵的耿精忠內外交困,竟主動向清朝投降。原本大好的抗清形勢一下子土崩瓦解。而唇亡齒寒的報應,也馬上降臨到鄭經頭上。是年九月,清軍發動了對鄭經的猛攻。因惱火鄭經“不仁義”,原屬耿精忠的各路兵馬更紛紛請戰,甘給清軍當急先鋒。兩麵夾擊下,鄭經的“王師”迅速崩潰,辛苦打下來的漳州、泉州、興化各地相繼淪陷,損兵折將的鄭經隻得退守廈門。貪一個小小丁州的便宜,卻葬送了整個抗清的大局。

多年征戰錘煉出來的鄭氏軍隊保持了強悍的作風,雖遭受重創,但很快就緩過勁來。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在廈門養精蓄銳的鄭經再次發難,連克漳州、同安,兵圍泉州,一時間“東南大震”。但這次進兵的條件並不成熟,耿精忠已然敗亡,廣東的尚之信也盡數投降,整個東南地區就隻剩下鄭經一路軍隊孤軍奮戰,橫挑強敵固然勇敢,卻著實不明智。果然,從是年九月起,清軍集結大軍反擊,寡不敵眾的鄭經再次敗退,辛苦打下來的漳州、同安地區相繼丟失。康熙十九年(1680年)一月,清朝福建總督萬正色集結各路大軍合擊廈門,鄭軍林陛、劉國軒各部相繼戰敗,不得不忍痛放棄廈門。月底,鄭經率殘軍撤回台灣島。

這場西征以損兵折將結束,究其原因:一則明鄭水師雖然強悍,但陸戰能力有限,活動區域僅限於沿海,自然無法立足;二則鄭經本人在大戰略上屢犯錯誤,沒有抓住機會深入內陸,又和耿精忠發生內訌,最後成了光杆兒司令,戰敗也就難免。最重要的一點是民心。這是一場把鄭經形象徹底“敗壞”了的戰役,當年那支紀律嚴明、與民秋毫無犯的“國姓爺”的王者之師,此時卻隻剩奸淫擄掠、燒殺害民。在這場戰役的進程裏,清王朝始終沒有放棄招撫明鄭政權的努力。康熙登基後至收複台灣戰役開戰之前,就“招撫”問題,雙方一共進行了十次談判,其中發生在鄭經盤踞福建期間的就有六次,當時受命平定福建的康親王傑書,多次親自致信鄭經,商談招撫問題,一直到了康熙十九年(1680年)一月,鄭經盤踞的廈門已經遭清軍壓境時,康親王傑書依然不放棄努力,甚至做出讓步,允許鄭經在台灣“封王”。但鄭經得寸進尺,竟然獅子大開口,要求清朝提供餉銀六萬,直把清朝上下氣得跳腳。

鄭經的這些做法,在後世頗遭指責。尤其是在多次“議和”中,鄭經始終堅持拒絕剃發,堅持台灣的歸屬要“仿朝鮮例”,也就是要求清政府承認其獨立的地位,並且要求和朝鮮“平級”。此舉在他身後遭到頗多非議。但如果仔細看看鄭經一輩子的所作所為,他從年輕時候起,和所有對手之間的“議和”,全都是緩兵之計,沒有一次是真的。所謂“仿朝鮮例”等獅子大開口的要求,其實也是看準了清王朝不會答應,靠談判來拖延,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而已。至於他的真實想法,或許他寫於永寧王宮裏的詩作,反而可以表明心跡:“故國山河盡變色,舊京宮闕化成秋。複仇雪恥知何日,不斬樓蘭誓不休。”這個在軍事才能上遠遜於其父的王爺,卻與父親有著同樣奮鬥到底的理想——抗清複明。

但現實很殘酷。鄭經兵敗福建後,一度轟轟烈烈的三藩之亂很快落下了帷幕: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這些人或降或亡。清王朝的統治繼續鞏固,所謂抗清複明也就更成了浮華泡影。何況就個人能力而論,鄭經雖然在建設台灣上建樹頗多,但論起雄才大略,比起海峽對麵的康熙帝相差太遠。在他兵敗回台後,其母董酉姑就曾指責他“無略果斷”“不能任人”。對此鄭經也默然。從此之後鄭經性情大變,成日沉迷於享樂之中,花天酒地荒廢政事,抗清複明的理想也給拋到了九霄雲外。明鄭政權在經曆了十幾年高速發展之後,此時終於走入了下坡路。收複台灣、華夏一統的日子臨近了。

對於清王朝來說,此戰的影響有兩點:一是徹底和明鄭政權撕破了臉,台灣的歸屬終要靠戰爭解決了。二是強大的明鄭水師,依然給了清軍極大震撼。在整個福建的海上戰役中,明鄭水師馳騁海麵,銳不可當,即使是最後大勢已去的廈門之戰,明鄭水師仍然能夠衝破清軍水師的重圍,揚長而去。其強大的戰鬥力令清朝上下極為警醒:要完成收複台灣的大業,必須要啟用一個同樣強大的人。

而在當時,這個人選隻有一人: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