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麼微小的溫差,卻使得在相同環境中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比不能進行睡喊運動的植物生長得更快,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就如我們人類似的,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2.為什麼枝梢的葉子脫落得最晚
每到秋季,在蕭瑟的秋風中,落葉樹木的葉子都要凋零紛紛脫落,以光禿禿的枝杈去度過寒冬。
你是否已經注意到,在落葉時先是從主幹的葉子枯落,然後漸漸延展到枝頭,越到梢頭的葉子,凋落得越晚。
為什麼樹葉的枯落不是一下子同時落盡,而是這樣一步一步從下而上的呢?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生物的自然規律,先生的先老,先老的就先謝。枝梢的葉子比枝下部的葉子生得晚,所以,落得晚。當然這個道理是對的。
但是更深一層的道理呢?其實,一切樹木在它的生長過程中,總力求長得最高最旺盛,所以,它總是把大量養料輸送到枝梢去促進生長。枝梢由於養料充足就盡力向上長,隨之而長出葉片,同時葉片又自身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養料。長到一定時候,生長就會慢下來。這時由於內部養料供應的限製和外界不利氣候條件的變化,光合作用功能衰退,葉子就要凋落。可是枝梢部分的養料卻由於一直受到優先供應,所以,積貯比其它部位多,仍能生存一個時期。同時這部分仍然生存的葉子中的葉綠素還未破壞,還能為自己製造養料。所以枝梢的葉子脫落得最晚。
3.什麼種子發芽時總是先長也根
綠豆芽、黃豆芽是我們常吃的蔬菜。黃豆、綠豆剛剛萌發的幼苗,那潔白稚嫩的芽體就是它們的根莖。種子萌發時,都是先長出根來。這是為什麼呢?
種乎萌發的過程雖然比較複雜、但卻是按:定的規律和順序進行的。
種子萌發時,首先是吸水。種皮被水浸軟,胚和胚乳細胞的原生質的物理狀態發生變化,在適宜的溫度下細胞內的各種酶活化,細胞的呼吸作用加強,種子內的養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轉化成能被細胞吸收的物質,輸送到胚根、胚莖、胚芽的各部分6這時,胚根、胚芽、胚莖的細胞得到水分、氧氣以及養分的供應,一方麵分解一部分物質來獲得能量;另一方麵利用養料和能量來製造原生質。因此,細胞就大量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體積增大,沿著胚軸方向伸長。而胚根的尖端是對著種孔的。當水分由種孔進入種子時,胚根比其他部分先吸收到水分,生長得最早。所以,胚根向著種孔的方向伸長,首先穿過種孔伸出種皮,然後向土壤的深處生長。所以種子發芽時,總是根先長出來。
根先長入土壤中吸收養分再供給其他部分,有利於幼苗的生長發育。
4.為什麼洋白菜葉不沾水
洋白菜是一種人們喜愛吃的蔬菜,在南方叫卷心菜或叫結球甘藍,是一種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葉子很大,而且層層重疊卷成球狀。
當菜農往上澆水時,你可以看見,洋白菜的葉子總是不沾水,在比較平坦的葉麵上也隻有一些小水珠,這是為什麼呢?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也不少。當你往塗有漆或蠟的地麵或地板上滴水時,在水的表麵張力的作用下,水不但不會沾在上麵而且還能結成小水珠滾來滾去。
洋白菜葉不沾水的道理也在於此。洋白菜的表麵有一層蠟狀的薄膜覆蓋著,它使水無法滲入,所以,掉在上麵的水滴就會立刻滑落。一方麵靠它來防止裏麵的水分過分地蒸發;另一方麵又靠它來阻止外麵的水流入葉內。另外,除了蠟狀覆蓋層外,洋白菜的葉片表麵還長有一層細細的毛。水滴落在上麵不會直接碰到葉麵,而隻能在細毛上滾動,因為,它的葉片是層層一重疊地包裹在一起,如果沒有這種防水本領,葉片就容易爛掉。
還有不少的植物具有這種特性。而表麵不帶蠟層的植物大多是水草或生長在背陰處的植物。
5.為什麼木頭上麵有節
我們常常看到木板上麵,木頭柱子上麵長有許多的節,影響木板的外觀。這些節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們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樹的周圍長著許多的樹枝。當樹幹長粗的時候,這些樹枝也跟著長粗,而且它在樹幹上的位置始終不會改變。樹木一直在長高也一直在長粗,而樹枝也在逐年長著年輪,也會一圈圈地變粗。木板上麵的節就是樹枝連接樹幹的末端變成的。
長在樹幹低處的樹枝,隨著樹木的生長會漸漸枯萎。當枯萎以後留下的痕跡就是節。但樹幹會慢慢長粗把它包住,所以,長在粗樹幹低處的節,我們通常從外麵著不到;而隻有在把樹幹鋸成木板時才能看到。因此,在造林的時候林業工人通常把樹幹低處長出來的樹枝剪掉,這是為了避免那一部分變成木節而影響了木材的價值。
另外,選擇一些品種優良的樹種來造林也可以提高木材的質地。例如,雲杉、紅鬆、杉樹等優趙樹種。那高大、筆直、挺拔的樹幹既是美化環境的理想綠化樹,又是優質的經濟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