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為什麼幹了的還魂草沾水後還能活(2 / 3)

起初,有人認為“指南針植物”葉子排列的方向可能與地磁有關。美國兩位植物工作者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這類植物栽種在溫室和樹蔭下,結果葉子的指南特性卻消失了。這說明與地磁無關。

可見,它們的葉片這樣排列一方麵可以回避直射的陽光,大大減少水分的散失;另一方麵又可以使葉片接受早晨及傍晚斜射的陽光,使葉片腹背幾乎受到等量的光照,兩麵都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料對植物生長非常有利。野萵苣之類植物的“指南”特性是它們適應環境的一種表現。

4.為什麼有的植物能“探礦”

據說北美洲有一個神秘的山穀,那裏的土壤肥沃,風和日麗。可是到這裏居住的人時間不長就會得一種莫名其妙的病:眼睛瞎了、毛發脫落了、最後體力衰竭而死亡。

後來經過地質人員的研究才揭開其中的謎。原來這裏的地層中含有大量的硒,鎮物生長從土壤中吸取了大量的硒。當人們吃了這些含有大量硒的植物後,機體遭受損害便中毒死亡。

人們從這個現象中受到啟示;如果土壤中或上麵生長的植物某種金屬的含量特別高,就可以推測地下可能分布著這種金屬礦。後來又發現了利用“指示植物”來尋找礦藏的簡便方法。原來有些金屬礦區的土壤中,某種金屬的含量特別高,這對一般植物來說是有毒的,不能生長便紛紛死去;而有少數植物能夠忍受,生長得很正常。這些植物就成為那種金屬的“指示植物”。

因此,一看到這種植物的存在便能推測地下含有哪種金屬礦。例如,從“海州香薷”大量生長的地方發現了銅礦;生長林堇菜的地方可能找到鋅礦;生長針茅的地方可能找到鎳礦;生長玲形花的地方可能有磷灰石礦;生長七瓣蓮的地方可能找到錫礦……。

5.為什麼有的植物能“采礦”

在地球上有些礦物比較分散、有些礦藏含量太低提煉困難,如要開采代價很大。於是人們就請一些植物來幫助:“開采”。

植物能夠通過發達的根係從土壤中吸收一些它所“喜歡”的元素集中在體內,人們再從植物中提取這些元素。例如,紫雲英能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硒,積存在植物枝幹中。人們可種植大量的紫雲英,收割、曬幹、燒成灰,再從灰中提取硒,每公頃可以獲得2.5公斤的硒。又如,在巴西的緬巴納山區有一種名叫“鐵草”的暗紅色小草,它嗜鐵如命。利用它發達的根係能從土壤深層中吸取鐵元素貯藏在體內。人們采集大量的鐵草,經過提煉後就可以得到高質量的鐵。水生植物還可以幫助人們從水中“采礦”,從廢水中回收重金屬。

又如,我們常吃的海帶、海藻,它們能從海水中吸收大量的碘元素。水風信子能從廢水中吸收鎘、汞、鉛等重金屬;水浮蓮能從汙水中吸收金、銀、汞、鉛等重金屬。

據研究,問荊或玉米喜歡從土壤中吸收黃金。因此,種植它們還可以幫助人們從土中淘金呢!

二、為什麼植物能作大氣汙染的報警器

有一年的春季,在南方某一個城市裏人們發現有一個地方常年碧綠的雪鬆針葉發黃和枯焦了。經過調查,查明那是由附近的工廠裏放出來的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引起的。因為雪鬆對這兩種氣體很敏感,因此,人們說雪鬆是一種對大氣汙染的報警器。

因為植物和動物一樣都是大氣汙染的受害者,而且植物對大氣汙染的反應更靈敏。以二氧化硫為例,當二氧化硫的濃度在3‰時敏感植物就要受害;而當其濃度在5%時人才聞得到;到10%~20%時才會引起人的流淚和咳嗽。所以利用敏感植物的報警可以避免汙染氣體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植物報警的方式以它的葉片的傷斑和傷勢來喚起人們的警惕。不同的氣體引起葉片的傷挺不一樣。如,二氧化硫引起的傷斑出現在葉脈間呈塊狀或點狀。氟引起的傷斑集中在葉片尖端和邊緣呈環狀或帶狀。

不同植物對不同汙染物質的敏感也不同。例如,胡蘿卜、菠菜、紫花苜蓿對二氧化輸特別敏感;用鬱金香、菖蘭、杏、梅可以監測氟汙染;而蘋果、桃、玉米、洋蔥對氯的汙染尤為敏感。

1. “報雨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

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生長著一種奇特的花,這種花和我國的菊花非常相似,花瓣也是長條形,並有著各種花姿和顏色,但它比菊花大2?3倍。

它的奇特之處在於能夠預報晴天或下雨。所以,當地人們稱之為“報雨花”。

“報雨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的晴雨呢?

這是因為它的花瓣對濕度很敏感。當空氣中的濕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時,花瓣就會收縮卷曲把花蕊緊緊地包起來;當空氣中濕度降低時花瓣又會慢慢地展開。因此,當地居民出門前總要看一看“報雨花”的狀況以便知道天氣情況。如果花瓣卷縮,不久將會下雨;如果花瓣展開,就不會下雨。因此,人們把這種花當作“氣象預報員”來對待。

還有一種生長在沿海地區的粉紅色的花,人們稱它為“風雨花”。每當這種花大量開放時,預示台風即將到來。原來,在台風到來之前,天氣悶熱、大氣壓降低,“風雨花”葉片的蒸騰作用加大,它貯藏養料的鱗莖中便產生出大量促進開花的激素,促使花朵不斷地開放,因此就開放出大量的花來。由此人們便可做好預防台風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