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宇宙中天體的層次(1 / 1)

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宇宙中的天體並沒有十分嚴格的層次劃分,我們僅能以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來看宇宙中究竟有些什麼。

有人類居住的地球是一顆行星,它圍繞著太陽周而複始地運動。太陽一共有9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們共同組成了太陽係。太陽係的半徑大約是10萬至15萬天文單位,而9大行星所占空間範圍不過50天文單位。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衛星,這些衛星類似月球圍繞著各個行星運轉,目前太陽係中行星的衛星總數多於34顆。此外,太陽係中還有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等,它們數量極多,但體積極小。

太陽係所在的天體係統又叫銀河係。它是一個普通的星係,直徑為2.5萬秒差距,厚約為1000至2000秒差距,總質量為1.4×1011太陽質量,其中恒星約占90%,共有一兩千億顆。銀河係中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它們之間差別很大,如有比太陽亮幾萬倍到幾百萬倍的超巨星,有亮上百倍到1萬倍的巨星、亞巨星,還有和太陽亮度差不多的矮星及比太陽暗的亞矮星。另外有種奇特的天體叫白矮星,這是一種高溫、高密度、強磁場的老年恒星,體積小得和地球差不多大。但若比起中子星來白矮星又是小巫見大巫了。中子星的直徑隻有10千米,主要是由中子構成的超密恒星,其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1億噸以上。另外,中子星具有強烈的脈衝輻射。銀河係中還有一種亮度會發生變化的星叫變星。變星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亮度變化非常劇烈,兩三天內會亮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倍,這種星叫新星,如果亮度突然變亮幾千萬甚至幾億倍那就叫超新星了。銀河係中的恒星一半以上都是成雙成對的,稱為雙星。再多一些星聚集在一起則叫聚星。成千上萬地聚在一起則成為星團,目前發現的星團有1000多個。

銀河係除了大量的恒星外還有些星際物質,主要的就是星雲,它們是由極其稀薄的氣體和塵埃組成,形狀很不規則。

在銀河係之外,還有許多在地球上看來像雲一樣模糊的宇宙島,從大望遠鏡中看去,它們實際上是一些如同銀河係一樣的天體係統,統稱為河外星係。這些星係的外形和結構多種多樣。已發現的星係有10億個以上。

20世紀印年代發現的類星體也有人把它歸人星係一類,具體如何還需要研究。

星係和恒星一樣也有成團的傾向。有的是兩個結成一對,多的則可能是幾百、幾千個星係聚成一團。一般的星係集團稱為星係團。有時候把成員數目小於100的星係團稱為星係群,如銀河係同麥哲倫星雲、仙女座星係及其他30多個星係構成的集團稱為本星係群。再由若幹個星係團聚集在一起的則構成超星係團,如本星係群和室女星係團等構成的集團稱為本超星係團。

比超星係團更高一級的天體層次是總星係。總星係通常指的就是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它的尺度是百億光年。

總星係之外還有怎樣的天體係統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按照一種等級式宇宙模型的觀點:宇宙在結構上是分層次的,如恒星、星係、星係團、超星係團以至更大的集團,而且隨著尺度的變化,集團的性質也在變化。但也有人反對這種觀點。究竟誰是誰非,還有待於天文觀測上。的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