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府試(3 / 3)

其實,他這三個同窗也不是普通人家的人,楊勇的爺爺是杭州府最大的三個黑幫之一的青衣門的一位內堂長老;梁君伯家是開酒樓的,梁家的酒樓占了杭州城高檔酒樓的三成;張子敬家裏同樣不凡,張家是杭州十士族之一。

雖然三人都不是長子嫡孫,但也不是普通人能比擬的。

“君伯,蕭衍說得對,現在是什麼世道,大家心裏都清楚。張家不是咱們這種人能談論的,這些世家的事,咱們最好是左耳進右耳出,即使真有什麼事發生了,也不要參與,免得被有心人利用上,成為別人殺雞敬猴的犧牲品。”張子敬小聲的說。

“聽兄弟們的,我以後會注意的。”梁君伯露出尷尬的神色,沉聲說,他知自己事,四人之中,他一向有點小八卦之心。

蕭衍笑著轉移話題說:“話說回來,你們有沒有信心考進前二百名?”

三人聞言,立即如打了霜的茄子——蔫了。

張子敬苦著臉說:“咱們杭州府一向是臥虎藏龍,我有自知之明,前二百名我是沒希望了,如果是前五百,我倒還是有點信心。用我爺爺的話來說,這次隻是來長長見識的,盡力而為即可。”

楊勇就差直接哭喪了:“我本來是不想來的,可我爺爺卻說,即使最後一名,他也臉上有光,我還真不知道如果我考最後一名,他臉上的光怎麼來?到時不抽死我就好了。”

蕭衍三人哄然大笑起來,大家都知道楊勇府試的資格其實是花了三萬兩銀子買來的,他家裏就一個惡棍窩,怎麼可能可能靜得下來研讀聖賢書。

倒是蕭衍現在看出了,人高馬大的楊勇是個外功武者,已經達到了二流武者水平,如此年紀,如此實力,足見他平時在武道上下了苦功夫。

楊勇這一番笑話下來,梁君伯也忘了剛才的尷尬,說道:“我估計連前一千名都進不去,經義文章我有信心,詩詞實在無能為……咱們四個,也就蕭衍你有機會。”

乾帝國的考試,是分經義文章和詩詞兩部分的。

蕭衍說:“正如子敬所說,咱們杭州俯一向是臥虎藏龍,我也不敢斷言一定能進前二百名。無論怎樣,咱們年紀還小,這次又是第一次考,考不好就當是長見識,下次考時不至於再失眠。……好啦,快輪到我們了,咱們也肅靜吧,免得沒有開考就被取消資格。等考完了咱們再一起去百花樓喝過痛快。”

當年逃過殺劫後,蕭衍立刻離開了帝都,用了近兩年時間有目的的以乞丐身份,經曆了九死一生,逃到了關外的依蘭府治下,用計認了一位剛死了兒子的販參小商人夫婦為父母,然後用了四五年,借用前世的知識,暗地出謀劃策幫小商販謀了一份較為豐厚的家業。

蕭衍十一歲時,他的養父在見識了杭州城的繁華後,已經小有家業的他把家搬到了杭州城,在蕭衍的建議下,在城裏開了一間專賣人參的店鋪。

蕭衍十五歲時,他的養父感染風寒引發肺水腫撤手歸西,一年後,過度思念丈夫的養母也西去了。

對於張子敬他們來說,無親無故的蕭衍是一個普通到不能普通的人,但自從三年前同窗相識後,隨著交往的深入,蕭衍的見識及處事慢慢折服了他們,三人竟隱約以他馬首是瞻。

此刻,蕭衍發話,他們也沒再多說,靜靜等待檢驗入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