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強責任感,明確目的。一個人目標遠大,才會勝不驕、敗不餒,再接再厲。在生活道路的每一個階段,可以設置一個可接受的、具體的、具有一定困難度的目標,製定相應的計劃逐漸實現目標。每個階段目標還可以分成若幹個小目標,以“高目標、小步子”的方式,使人的行動在大小目標的導向中前進,隻有大目標,易使人感到高不可攀,引起沮喪,放棄目標,最終無所事事;隻有小目標,使人隻看到眼前的得失,缺乏生活的意義。隻有大小目標結合才能使人在不斷進取中形成良好的意誌品質。同時,高度的責任感使人增添克服內外障礙的力量,克服懶惰和不良的習慣,形成堅韌性和自製性的品質。
2、善於運用集體的力量。青少年如果對他所屬的集體有歸屬感,那麼他會很重視集體的意見,按照集體的要求行動,在行動中他會關心別人,不損害集體,並表現出自己的才智、決斷力和自製力,獲得集體的讚賞,而讚賞又可以成為一種推動他更進一步的動力,鍛煉了自身的意誌力。另外,集體中的榜樣力量又是無窮的,可以激勵他完成目標的勇氣。
3、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青少年參加家務勞動、第二課堂活動,如公益勞動、軍訓、冬夏令營、社會實踐等以及體育、生產勞動都可以取得意誌鍛煉的直接經驗,家長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講清活動的社會意義,並安排一些經過努力而能克服的困難任務,最後再要求參加者自己總結。
4、增強自我培養意識。青少年的自我鼓勵、自我培養意識很關鍵,隻有發自內心的要求,嚴以律己,主動地克服困難,才能有效地培養堅強的意誌、品質,這就要求青少年善於掌握自己的目的和計劃,做到切實可行並堅持到底;還要養成自我檢查、自我讚賞和自我批評的習慣;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突破重點,如常常盲目從事的人多培養自己的自覺性,對國家和集體的責任感、義務感;膽小、易被暗示的人應多培養自己勇敢、果斷的品質;過分活躍和缺乏自製力的人應多培養自己的控製力;缺乏毅力的人則著重提高自己的堅韌性,避免做事情隻有3分鍾的熱度和怕吃苦。
不良意誌品質及其調節方法
良好的意誌品質對青少年而言是很重要的,意誌堅強的人能更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克服消極情緒的幹擾,戰勝困難和挫折,以積極的心態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迎接人生的挑戰,而意誌薄弱的人往往被消極情緒所控製,被困難和挫折所擊倒,無法適應社會生活;意誌過強的人往往獨斷專橫,缺乏自知之明,脫離社會,變成孤家寡人。
青少年因身心變化、性格養成及成長背景的差異,意誌發展狀況不一樣,有一部分人存在著意誌薄弱或過強的缺陷。一個明顯意誌薄弱的人,其心理表現是:遇事缺乏決斷,模棱兩可。遇到困難,繞道而行或知難而退。
有了心理矛盾會比一般人產生更多的情緒障礙和身心反應,如憂慮、灰心、焦躁、失眠、胸悶、缺乏食欲、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人生態度消極、隻求無過、與世無爭、思維遲鈍和貧乏、社會行為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意誌力。
比如有的年輕人才20歲就變得老成世故,大有看破紅塵之態,這是未老先衰的心態,能慢慢消磨一個人的意誌。
對這種情況來說,除了在認識上提高,了解堅強意誌與自信心的重要性之外,可以運用以下三種心理訓練法:
1、運用體育訓練法:任何運動項目,都需要人堅強的意識力去達到。體育鍛煉法可以培養人勇敢果斷、堅韌不拔的意誌。《灌籃高手》之所以大受青睞,很大原因在於這個動畫片滿足了青少年鍛煉自身意誌力的心理需求。
2、運用成功和失敗交替訓練法:成功使人增強信心,有助於增強意誌力量,失敗使人喪失信心。家長、教師通過有意識地設置成功和失敗的情景,加以心理適應和自我鍛煉。
3、運用自信和恒心訓練法:青少年在自我訓練中,可以有意誌地鼓勵、鞭策和約束自己,樹立必勝的信心,向設置的目標堅定地衝刺,不斷在實踐中消除趨樂避苦、苟且偷安的惰性心理。
意誌薄弱使人碌碌無為;意誌過強使人獨斷專橫。秦始皇是曆史上最典型的意誌過強的人物。一切重大決策以他個人意誌為轉移,說一不二,性格暴烈,情緒變幻莫測,苛政暴戾,使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確,意誌過強也是一種心理缺陷,專橫霸道如果表現在一般人身上,其影響和危害尚不突出,而在有權勢的人身上,則其危害非常嚴重,對於這種人可以有兩種糾正法:
1、深化認識法:認識此種現象的危害性,通過自我認識、自我磨煉,不斷糾偏揚正。隻有這樣,才能將自我的過分自信改為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既自信又尊重他人。
2、自我反省法:采用寫日記或臨睡前三省自己心理行為的方法,揚長避短,改善不良的意誌品質。林則徐為官清正,但他個性極強,動輒大動肝火,為了救國愛民,改正不足,他在臥室中高懸“製怒”的座右銘,並經常自省三思,取得很好的效果。
青少年不良的意誌品質常見的表現有:惰性、衝動性、優柔寡斷、缺乏恒心、依賴性強等。
惰性是一種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的精神狀態,是青少年想要改正而又難以改正的一個問題。惰性的形式多樣、輕重不一,如輕微的猶豫不決、極端的懶散拖延等。這種習性促使人產生內疚感、受挫感、困擾感和自我擊敗式的情緒,甚至使人理智衰退。任其發展,人的情緒性格會變壞變怪。青少年常感無力自拔,這主要是他們常想得多做得少,缺乏毅力所致。
解決的方法有:
1、承認自己的惰性,不找借口。
2、從行為上約束自己,如多行動少空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我加壓並努力完成;不原諒自己的偷懶,力爭今日事今日畢;想到做到,勇於承擔後果;養成規律的行為習慣,並利用同伴、日曆、日程安排、備忘錄等幫助提醒,以強化自己的意誌行為。從認知和行為兩個角度不斷訓練自己,可改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