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中年(2 / 2)

看同齡人,尤如看到了鏡中的自己。變粗的腰身,挺身而出的肚子,打皺的臉皮,黑黃的牙齒,稀疏的頭發,曾經的俊美少年,窈窕淑女,轉眼間便被歲月摧殘得慘不忍睹。這些讓我無比慌亂,“原來他這麼老了!”那麼我呢?而我們共有過的青春歲月,仿佛就在昨天。昨天和今天,隻有一夜之隔,原來一夜,可以是一年,幾十年。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空間變得狹窄,伸胳膊就摸到了頂,踢下腿就硌了腳。天天走在同一條路上,看到相同的人,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人就是運動在生活與工作這根鏈條上的機器,重複的日子,讓人漸漸喪失了對明天的期待,甚至,對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生出依賴之心而害怕改變。人身上有趣味的部分,在機械重複中遲鈍了、消散了,一個可愛的人終於變成了一個無趣又無聊之人。中年人的未來近在眼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可已經努力不了,古人已總結了:人到中年萬事休。

這慌了神的中年啊。身體危機,心理危機,一個個的掙紮。

哪個中年人敢說他沒有掙紮過?身體偷懶,心理懈怠,總有那麼點疲於奔命的意思。年輕時,不叫掙紮,叫奮鬥,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做什麼事都輕鬆,說幹就幹,一身利索,隻要有機緣,成功很容易。至於老人,老了認命,什麼都往開了想往透處看,老有老的活法,利用有限資源往樂處活人,不然死了也不值。中年不行。中年有點不甘心,還想掙紮一下子,哪怕身子重了,腦子笨了,可還是要掙紮一番,才肯死心。

寫字和閱讀,隻有這兩件事,能讓我平和、安靜。迷戀寫字時的專注,聚精氣神於筆端,忘形於點橫撇捺之間。閱讀是給精神照明,在別人的文字裏拓展生活空間。咱唯一能活動的,隻剩了胸膛裏的一顆心和手中的一支筆。

這慌了神的中年,是必定要被度過的。

芸芸眾生,誰不是在吃喝拉撒裏,在小小的愛恨情仇裏摸爬滾打一輩子,在浮浪裏走了過去,不著痕跡,不動聲色,像皮影戲裏,在明亮的幕布上一晃而過的黑影,將軍和走卒,小姐和丫頭,貴族和乞兒……人生就是那塊明亮的幕布,我們都是一晃而過的影子,咿咿呀呀唱著,耀武揚威打著,哭著笑著鬧著,或啞著,邁著八字步、方步、小碎步,或者踉踉蹌蹌,走過去,殊途同歸。那些敏複的過往,曲折的思慮,逐漸成熟、豐腴的心靈,逐漸深邃的思想,慢慢冷淡的思念和激情,經曆一次次燃燒和冷卻,反複錘煉,最後,變成了你自己也想像不到的樣子,直到死亡來臨,回到生命的原點。

這樣想過,似乎通透了,真的可以不惑了,於是說:四十不惑,就是不被誘惑,也不誘惑別人。其實,還哽著、慌著,睡得好好地,突然驚醒了。瞪著滿眼的黑,莫名地害怕。一些生活片斷,恍然之間,似曾經過,一些人,似曾相識。是過去生活的重現,還是曾經在夢中?生活和夢,會有偶爾的重疊,它們在某一瞬間交集,令人不知身在何時何處。這人到中年,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很多事情,該下決心了,不然這輩子,隻能混成個半吊子,到老都會心氣兒不順。

像太陽一樣,一點點從陰影裏掙紮出來,讓生命發出耀眼的光芒,逼退陰影的擴張。衰老可以占領我們的身體,不要讓它再占領我們的心,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這是人到中年唯一的選擇。

生命科學有言,身體的力量並不會隨著年齡逝去而變弱。如果變弱,那是因為我們沒有鍛煉他,沒有用有效的辦法將生命能量保持下來。有些種族,八十歲老人的身體素質相當於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因為他一直在有效地保護自己身體的能量。不是身體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對。這些話,看得我熱血沸騰。我問自己:你相信嗎?我聽到自己說,我相信,並願意按他說的去做,還給自己一個年輕健康的身體。於是,開始騎行,跑步,野蠻其體魄,文雅其精神。自三十而立始,咱已中年了十年,是一個很老的中年了。惡語俗說女人四十豆腐渣,從一碰就散的豆腐渣到熱氣騰騰的豆腐腦,路有多遠?不管多遠,咱至少還可以中年十五年。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