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礎上,巴甫洛夫又研究了神經係統對心髒的影響。他打開了狗的胸腔,發現狗的心髒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像蜘蛛網似的細小神經。這些細小神經都與中樞神經連結一起。

巴甫洛夫用一根通了電的針頭,去刺激每一根細小的神經,試圖分辨出各條神經究竟對心髒起什麼作用。結果,他發現有兩種神經起著相反作用:一種能夠增強心髒跳動的力量,另一種能夠減弱心髒跳動的力量。

巴甫洛夫還發現,如果心髒因為疲勞或中毒忽然停止跳動,用帶電流的針頭去刺激這些神經纖維,就能夠幫助已停止跳動的心髒重新恢複跳動。

這一發現,對醫生治療心髒病患者作用非常大。所以,人們為表彰巴甫洛夫在醫學上的貢獻,就把這種神經纖維稱做“巴甫洛夫神經”。

巴甫洛夫把這一發現,寫成了一篇名叫《心髒的傳出神經支配》的論文。他因此獲得了博士學位和一枚金質獎章,並且被派往國外考察了兩年。

從國外回來後,巴甫洛夫開始了對高級動物消化係統的研究。

巴甫洛夫的助手對他從事這項新的研究不理解,問道:

“老師,你為什麼要放棄原來的課題,而研究消化係統呢?”

“談不上是‘放棄’。”巴甫洛夫解釋說,“隻是比過去的研究更深一些,更具體些,也更難一些。”

“這項研究要達到什麼目的呢?”

“大家知道,狗吃的東西和人吃的東西差不多,比如吃麵包、吃肉等等。通過觀察狗消化食物的過程,就能弄清人類消化食物的秘密,從而達到治療人的腸胃病的目的。”

怎樣才能觀察到狗消化食物的過程呢?巴甫洛夫先把狗全身麻醉,切開狗的胃,然後把一根用銀針製作的細管子插到胃裏,再把傷口縫合起來。待傷口愈合後,狗身上就有了一個通向它的胃部的小孔,透過這個孔,可以看到狗把所吃下的東西送到胃裏以後,是怎樣消化食物的情景了。

通過觀察,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們發現,食物主要是由胃液和胰液分解、消化的。那麼,胃液和胰液是從哪產生的呢?經過反複研究和試驗,巴甫洛夫找到了一個辦法。他把狗胃裁開一小塊,縫合成一個小胃。小胃的開口處放在狗的腹部皮膚的外邊,與大胃之間保持著血液循環和神經聯係。狗吃食物時,小胃也能分泌出胃液來。小胃像一麵鏡子,從外麵可以看到胃液的分泌情況。

巴甫洛夫在製造這個小胃的時候,遇到過許多複雜的技術困難,花了大半年時間,死了幾十條狗。他的一些同事和朋友都認為手術不可能成功,勸他放棄。

巴甫洛夫回答說:

“當然有很多問題等待著我們去研究。可是,要想取得成果,就不可能沒有困難。有困難就放棄,遇到挫折就灰心,那我們永遠也幹不成一件事情。”

巴甫洛夫堅持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通過這個人造“小胃”,他觀察到了胃液是由布滿在胃壁上的一支神經(叫做“迷走神經”)產生的。迷走神經把狗吃食物的信號傳給大腦,大腦便發出指令,經過消化腺的調節,再通過胰液就分泌出胃液來了。

他用人工方法製造的小胃,被稱為“巴甫洛夫小胃”。

巴甫洛夫沒有停留在已經取得的成績上,而是決定研究更複雜、更難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狗見到食物時為什麼常常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