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看到上帝啦】(2 / 3)

兩個補充師放置在馬恩河南岸,****蕃揣摩透了石鏗的心思。留在保定的學兵大隊八百多人湧入了保定軍隊,士官學校因為蔣方震的離開而停辦,包括樊平章、魯玉明在內的教官們返回江津,在張孝準的帶領下創辦陸軍川南士官學校,為駐川部隊擴編服務。剩下的一萬多學生兵都在補充師裏,他們雖然戰意高昂,可訓練強化不足,兩個補充師隻有一個師的輕武器,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是不能拉上戰場的!

此時的中國遠征軍,已經有了五個正編師和兩個補充師,加上軍總司令部直屬單位,員額達到十九萬四千餘人,實力堪比法國的一個標準集團軍(9-12個師)。

石鏗希望,能夠在戰前得到更多的重武器,法國人不能不踐行承諾。他還指望在夏讓—蒂埃裏堡戰區能夠殲滅十來萬德軍呢!

因此,讓—萊托中將從馮玉祥將軍身邊來到蒂埃裏堡謁見中國遠征軍總司令。

這位前炮術學校校長,因為積極協助中國遠征軍的編製和赴法參戰,又因中國軍隊的驍勇善戰,連帶著被法國軍方賞識,新晉為中將。作為法國陸軍將領中最了解遠征軍的人之一,讓—萊托也積極地為遠征軍爭取必要的裝備,也積極地在法軍高層中運動,希望能讓中國遠征軍建立獨立的指揮體係。可以說,中將的作為當得起老朋友這個稱謂。

會客廳裏,蔣方震拿出了沒收自石鏗處的香檳酒招待讓—萊托中將,一邊詢問裝備事宜,一邊等待石鏗從第五師回來。作為參謀長,他明白總司令的心思——此戰是對****蕃和楊必顯的錘煉,一旦戰勝則遠征軍就多了兩員能夠獨擋一麵的虎將。相對任士傑、殷承獻等師長來說,馬、楊二人對炮兵的認識更深,更適合於當前這種以炮兵當家的戰爭。

“我們需要火炮,急切地需要。”蔣方震對讓—萊托說:“中將閣下,根據編製裝備協議,中國遠征軍尚欠兩個半師的重武器和一個師的輕武器。我們的第五師到目前為止隻有3個炮兵營,一個75野炮營,一個37速射炮營和一個75山炮營,沒有105榴彈炮,沒有重炮。總司令希望法軍能夠在三月二十日以前補足。”

讓—萊托當然知道石鏗突然召喚自己來此是何目的,他為難地攤開雙手,聳動著肩膀,說:“蔣將軍,沒有重炮,沒有榴彈炮,就連野戰炮都很緊缺。您知道,截止一月份,到達法國的美軍有二十萬,他們需要大量的機槍和所有種類火炮。而且,貝當將軍接受石鏗將軍的警告,認為德軍很可能在近期發起對佛蘭德和亞眠的進攻。因此,鐵路係統又一次超負荷運轉,大量的火炮至今還滯留在蘇瓦鬆和蘭斯。”

“即便如此……貝當將軍和克裏蒙梭(法國總理兼陸軍部長)閣下不應當無視中國遠征軍的裝備需要。在沒有得到足夠的裝備和彈藥補給之前,遠征軍實際上沒有多少戰鬥力。”

“將軍。”讓—萊托的眼珠子打著轉,微笑著說:“難道您和石將軍認為蒂埃裏堡會有戰鬥?在火車上,我看到您的部隊在瘋狂地完善已經縱橫交錯的塹壕體係。”

“不要離開主題。”蔣方震麵帶慍怒之色,擺手道:“我需要法國政府和軍方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複,不說兩個半師了,第五師所欠火炮何時能夠裝備到位?我們是軍人,是炮兵,炮兵的傳統是用數字來說話,對嗎?”

讓—萊托無奈,他知道此行必然不好過,可又不能不來。

在二十萬中國遠征軍和即將開到法國的一百萬甚至更多的美軍之間,協約國的天平很自然地會傾斜到美軍方麵。即便中國遠征軍是那樣的英勇善戰!對歐洲的曠世大戰來說,兵員數量是決定性的因素。一百萬不會打仗的美軍與二十萬會打仗的華軍相比,還是一百萬來得實在一些。畢竟,一次戰鬥下來,不會打仗的就能學會打仗。協約國在中國陷入內戰的時候,是完全不指望中國遠征軍能夠繼續增加兵員的!

在蔣方震的逼視下,讓—萊托的臉紅了。法軍不是沒有火炮,而是給美軍準備的,事兒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