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份,德軍在佛蘭德地區和亞眠地區的活動頻繁。3月10日,英軍飛行員在例行偵察後報告:德軍大批部隊正在向前沿開進,隨處可見彈藥囤積點。同一天,英第三集團軍所部抓獲了兩名德軍逃兵,逃兵的說法也證實了進攻迫在眉睫。
一次協約國聯合軍事會議因此在尚蒂伊召開,法國總理兼陸軍部長克裏蒙梭出席了會議。隻得到一個重炮團裝備和“未來三個月補足”承諾的中國遠征軍,隻派出參謀長蔣方震中將參與會議,總司令石鏗以“傷勢未愈”為借口留在蒂埃裏堡幹自己的“私活”。
謬論!
這是克裏蒙梭發言後,蔣方震的第一感覺。這位法國總理拒絕陸軍將領們提出的彈性防禦戰術原則,固執地認為隻有堅守一線才能守住陣地,法國的領土不能再丟失一寸給德國人。而趁機拍馬屁的法國第六集團軍司令官歇根納將軍更連狗屁都不是!
此時,蔣方震對石鏗的說法深為認同——“戰爭是一門科學,應該由這門科學的專家,也就是將軍們來主導,而非對此一竅不通或者一知半解的政客來主導。作為********機器的軍隊,作為保衛國家利益的有力武器,軍隊必須在國家戰略的製定中,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自己的意誌和見解。”
沒有骨頭的歇根納不是一名真正的將軍!隻是,他的部隊正好部署在中國遠征軍的前方,在很多時候,遠征軍尚需與軟骨頭將軍合作。
似乎會議的發言順序是按照兵力多寡來決定的。
法軍總司令隨即作為簡短的發言,把時間留給自己的參謀長和軍事地圖。
魏剛手執長長的指揮棒,指點地圖道:“今天,德軍對香巴尼地區的蘭斯高地、愛萊特河南岸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預示著德軍將發起蓄謀已久的春季攻勢。通過偵查分析,我們認為德軍的主攻方向正如石鏗將軍閣下在聖誕前夜所說的一樣,為佛蘭德地區和香巴尼地區。對於德國來說,1918年是困難的一年,也是決定性的一年。飛行員們報告,大量的列車滿載兵員從東到西,德國人要賭上最後的籌碼,希冀在以上兩個地區取得突破。他們的目的有二,其一,突破英軍防線,奪取或者威脅加萊、敦刻爾克、布倫和新港,擾亂美國對協約國的物資、兵員補充,甚至將英國遠征軍壓迫在海峽地區狹窄的地域,加以殲滅。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德軍為此投入魯普雷希特****集團軍群的4、6、17、2四個集團軍,戰線從伊普雷到阿臘斯。估計,第4、6兩個集團軍的主攻方向是皮卡爾迪一線;第17、2兩個集團軍的主攻方向在克羅奇爾一線。目前可以肯定,法國北方集團軍群正麵之敵,威廉皇太子集團軍群發起的是佯攻,他們很可能抽調其右翼的第18集團軍從聖康坦一線發起進攻,以吸引協約****分散兵力,配合****集團軍群的突破。”
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威爾遜起身,舉手示意後說:“德第18集團軍的進攻如果判定為側翼牽製性攻擊的話,前些天法軍總部轉達的中國軍總部對英第五集團軍陣線的警告就是無稽之談了。法軍方向可否就此判斷作出保證和必要的應急準備呢?我認為,第五集團軍右翼的法第一集團軍應該加強側翼兵力並接受高夫將軍的指揮,以應不時之需。”
英國人在法國人和中國人的判斷之間找到最有利於自己的論點。惹得蔣方震不禁暗罵英國佬卑鄙。
魏剛微笑道:“德第18集團軍的攻擊力不會太強,因為我們判斷皇太子集團軍群的主攻方向是香巴尼,所以第18集團軍不會在佛蘭德地區過於逗留。”
威爾遜回座,點點頭表示自己沒有意見了。實際上,高夫將軍的第五集團軍陣線一直都很平靜,以至於英軍在經過去年下半年的艱難作戰後,把那一線作為新補充部隊和疲勞部隊的訓練、休養地。德國如果用第18集團軍全力進攻的話還需考慮增強高夫所部,可他們的目標顯然不在這裏。任何有軍略常識的人都知道,德軍快堅持不下去了,他們需要奪取海港,主攻方向在北邊和中部,不在第五集團軍所處的英軍南邊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