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剛接著指點地圖說:“我們需要英軍獨立抵抗德****軍的進攻,法軍主力將準備應對德皇太子軍的進攻。根據美國潘興將軍的提議,美軍可以派一個正在訓練的師前出到瓦茲河—索姆河之間。對於美軍的積極作戰行動和為協約國事業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我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稀稀拉拉的一陣掌聲後,魏剛又說:“如果英軍能夠堅守陣線,法軍將發揚去年下半年來的進攻精神,在蘇瓦鬆——蘭斯一線組織一次進攻,有力地策應英軍的作戰行動。為此,總司令部作出如下部署調整,預備集團軍群以中國遠征軍……”
“對不起,打擾一下。”蔣方震起身道:“缺乏裝備和彈藥補充的中國遠征軍目前不適合調動和作戰。”
魏剛對此早有所料,實際上,他對中國人的遭遇也是很同情的!
“中國遠征軍要以最少一個師的力量開赴亞眠,隨時準備支援英軍作戰。”魏剛看著蔣方震,試圖以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傳統優勢心理”壓倒中國的參謀長。可是他失敗了,蔣方震將軍的眼神中滿是不在乎,抗拒的意味。“將軍,中國遠征軍以五個師的裝備和彈藥儲備支撐起一個師調動和作戰,沒有任何的問題!如果您對此有不同意見或者拒絕執行命令,我們隻能通過貴國公使館和軍事觀察團來解決問題了。”
“我需要了解的是,裝備英國步槍、法造火炮的中國軍一個師,如何在亞眠得到及時的、充足的補給。”
魏剛覺得自己勝利了,乃笑道:“這一點,我會在後續的軍需補給預令中給以解釋。”
蔣方震癟癟嘴,表示無話可說。
這一次會議,完全是法國和英國在自說自話,把尚未做好戰鬥準備的美軍當做不存在,把中國遠征軍視為可以隨意分解、調配的補充力量,其他更弱小的軍隊如葡萄牙的兩個師,意大利的四個旅,更沒有一點點的發言權了。
法國人的戰略判斷是正確的,可是戰術判斷能力實在太差,又受到克裏蒙梭的外行影響。如果英法軍隊真的放棄彈性防禦戰術的話,其防線被突破是必然的事!哼哼,等著看好戲吧!老子的一個師不是不動,隻需動作緩慢一點就可以了。到時候一旦德軍突破英第五集團軍的防線,中國的一個師就可以就近在瓦茲河畔貢比涅地區抵禦德軍的進攻。如此一來,因為貢比涅地區距離主力所在的蒂埃裏堡不過40多英裏,就隨時可以得到主力增援或者增援主力。
……
石鏗把新調配來的一個155mm加農炮團裝備交給第五師,又把人員和裝備劃撥給****蕃管轄。這種射程達到11000米的直射重炮作為軍級正麵大縱深射擊火力是很合適的,特別是在按照地圖遂行炮兵作戰的時候。
由此,遠征軍重炮兵實際上編成了獨立的副軍級炮兵指揮部。對石鏗和****蕃來說,這是在戰術需要和相應戰法為基礎,編製壓製炮兵師的嚐試。這個超級大規模的壓製炮兵師由兩個155加農炮團,五個155榴彈炮團為骨幹力量,輔助力量是後備軍兩個師抽調人員,以繳獲德軍火炮裝備的十個獨立炮兵連,其中有150炮連3個,105加榴炮連3個可以劃入重炮兵的範疇,另外四個是75和75以下口徑的山炮、野炮和前線速射炮,分別編入第五師各團作為火力支持。
集中使用近200門重炮,在中國陸軍史上是劃時代的,比馬爾梅鬆戰役時多出一倍有餘!
蔣方震回到蒂埃裏堡傳達會議精神時,已經是1918年3月13日。在其後的3月18日,貝當正式下達調遠征軍第一師到亞眠的命令,限於3月22日全員齊裝到達。
石鏗立即電報法軍總部,認為在目前緊張的鐵路運力條件下,第一師要先去巴黎樞紐轉向亞眠方向,三天時間根本不可能到達。因此,延誤隻能是法國鐵路造成的,不應給第一師以限令時間。
兩萬六千人拖著重炮和大量騾馬,依靠一條繁忙的寬軌鐵路運到亞眠?沒有五天時間是不可能的!
法軍總部回電,要求遠征軍第一師以徒步行軍方式開向貢比涅,在瓦茲河西的艾莫爾車站登車前往魯瓦,然後折向聖米斯特,再北向亞眠。這一次,估計是法軍總部充分估計到鐵路網的運載能力和重炮的行軍速度,沒有在回電中限定第一師開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