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行進間遭遇】(1 / 3)

瓦茲河發源於比利時和法國交界處的阿登山脈,由北向南流入塞納河。

從石鏗和中國遠征軍第一師的角度來看,在貢比涅向西跨過瓦茲河以後就是稱為法蘭德斯平原的一馬平川、水網密集的低地,幾乎無險可守;向南是巴黎盆地,除了河流之外隻有一些淺丘可資利用。因此,最好的擊敵區域是瓦茲河東的丘陵和貢比涅森林。

現實往往不會如想象一般美好。法軍總司令貝當和預備集團軍群司令法約爾將軍接連電告第一師,要求有兩萬多官兵的中國部隊拋下輜重、重炮,以最快的速度增援皮卡爾迪省首府亞眠。

命令是“以最快的速度”,可鐵路線已經在英法兩軍的缺口處的魯瓦鎮被德軍截斷,如要坐火車去亞眠,剛剛到達貢比涅的第一師就得回頭向南經過巴黎再轉向亞眠。這個方向正好與石鏗率警衛營增援第一師的方向相反。對貝當和法約爾驚慌失措的瞎指揮,石鏗不以為意,也不打算認真執行。在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向瓦茲河西搜索前進,擔任全師的左側翼外,第一師再也沒有派出部隊到河西,兩萬多人以搜索前進的三梯次臨戰隊形在河東的穀地和丘陵間緩緩向北推進。

3月27日傍晚,在第一師的石鏗到達貢比涅森林中的列鬆德斯車站時,接到無線電傳來的密碼命令。發布命令者是受協約國主要國家委任的“北部戰線最高協調官”福煦將軍,他明智地取消了貝當的錯誤命令,要求中國遠征軍第一師在努瓦榮—貢比涅之間采取“積極機動”的方式尋找德第18集團軍的側衛部隊作戰。

這份來電表示,距離第一師不過十公裏左右的河西重鎮努瓦榮已經落入德軍之手。隨即,隱蔽前出的偵察連在森林邊緣發現大量潰散下來的法軍。在瓦茲河右(西)岸的4團三營也發來“法軍撤退”的信號。

陳蘭亭帶著一名法軍中校來到車站辦事房找到石鏗。

因為曾經並肩作戰,法軍中校對中國軍隊頗為熟悉,見到石鏗肩章上的三顆將星,馬上立正致禮:“報告將軍,我是第六集團軍11軍87師334團副團長曼陀科斯中校!”

11軍,就是馬爾梅鬆戰役時那個進展緩慢的11軍。

“中國遠征軍總司令石鏗上將。”

“將軍閣下,我部奉命退往巴黎,在巴黎外圍構築工事。”

石鏗指著辦公桌上的一份中、法文地圖,連番發問:“中校,你們當麵之地可是德第18集團軍?他們在瓦茲河西有多少兵力?努瓦榮何時落入敵手?敵軍最新動向如何?”

“將軍,您有多少兵力?”

“一個師。”

“天啊!”曼陀科斯中校一臉的驚訝道:“趕緊撤退,德軍於今天早晨9時左右突破努瓦榮,切斷鐵路,其圖林根第一師、勃蘭登堡禁衛師正沿鐵路南下,向帕賽爾攻擊前進。另外,蒙蒂迪埃已經落入德軍之手。整個戰線崩潰了,蒙蒂迪埃—帕賽爾一線沒有工事,無法據守,我部奉命撤退到巴黎外圍設防。”

“這麼說,德軍是打算沿著瓦茲河西岸向南進擊?沒有過河的意思?”

“看起來,德第18集團軍的目的很明確,正在向巴黎進軍。”

石鏗看了一眼旁邊的師長任士傑,兩人在眼神中取得默契,石鏗下令:“第一旅全部開到河東,向北急進,爭取先敵搶占阿夫勒河南岸構築工事,注意警戒蒙蒂迪埃方向!偵察連繼續在貢比涅森林北緣的埃納河北岸潛伏警戒,如遭遇敵軍則以遊擊戰拖延時間,爭取主力回援。第二旅協同炮兵、輜重、工兵部隊架設重載浮橋,為第一旅後援。催促總部速調獨立縱隊來援,明早開始對帕賽爾、蒙蒂迪埃一線展開空中偵察!咱們要在阿夫勒河與德軍打一場阻擊戰,判明敵情,吸聚敵軍兵力,爭取運動作戰機會。”

師部作戰參謀們紛紛向各部下達命令……

28日淩晨2時,法國春季常有的濃霧降臨,層層疊疊的霧氣像幽靈一般從河穀和一個個淺丘後冒出來,把漆黑的夜幕染成奇怪的灰白色。

第一旅在以強行軍搶占阿夫勒南岸以後,一邊構築工事,一邊又以副旅長陸銘久上校率一團1營、2營和重機槍一排涉渡到河北,拉開搜索隊形向帕賽爾前進。濃霧讓部隊的聯係變得非常困難,臨敵前進又不可能用火把、馬燈乃至有些奢侈的手電照明,部隊的推進速度很慢,還時常要以聯絡口令保持左右鄰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