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亂上添亂】(1 / 3)

瓦茲河東岸,愛萊特河彙入瓦茲河口處下遊大約三英裏的一個河灣處。

西南邊傳來的隆隆炮聲和雲層映出的暗紅色光線中,二十六名脫得光溜溜的偵察連官兵在微寒的春夜中搓著皮膚,做著下水前的熱身運動。在得到總司令的新命令後,曾四選出了25名技、戰術水平最高的弟兄,準備趁夜泅渡瓦茲河,滲透進帕賽爾,配合第二旅的夜襲作戰。其他弟兄則在陳蘭亭的率領下乘船渡過埃納河,返回貢比涅森林中的列鬆德斯車站。

泅渡器材已經準備妥當,從特拉希勒蒙的法第五集團軍處搜集來的汽油桶,以三個為一組被捆紮在一起,每一組能夠提供大約600公斤的浮力。別說偵察連的輕機槍和60迫,這油桶木筏的浮力能夠承載三名炮手和一門60迫擊炮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突擊隊的所有裝備、彈藥、衣服,依靠三個汽油桶木筏組運送已經是綽綽有餘。

曾四默默地活動著四肢,腦子裏一遍遍地過著泅渡要領。

河寬測量,利用石鏗交給的望遠鏡上的大小分劃線,采用定點前後位移法觀察,測得這一段瓦茲河寬為350米。公式很簡單,觀測者的前進、後退距離乘以小分劃讀數,再除以大分劃減去小分劃的差,再減去觀測前點與河沿的距離,得出的結果就是河寬。

流速測量、水深測量可以利用漂流物和木杆。漂流物從甲點到乙點的距離除以時間,就是此時瓦茲河水的流速,為每秒兩米。

至於河床的性質嘛,曾四可以根據經驗,從流速和兩岸土壤來分析,河床多半是由硬粘土、卵石構成的。法國北部,特別是西北部沿海地區多為白堊土,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觀音土、白善泥、白粘土。

有了河寬和流速數據,確定登陸敵岸的地點,也就是向下遊的漂流距離也就簡單了——流速除以泅渡速度的商,乘以河寬。

“下水!”

“連長!”一名弟兄和連長協力抬起一組汽油桶,邊小跑邊壓低聲音問:“這次咱們可不可以抓個德國將軍來看看?”

“行!”

那弟兄開始幻想了。“那……咱們也可以得法國金勳章嘍?”

曾四還沒開口,旁邊一名弟兄就淬了一口:“呸,想都別想!別忘記你是偵察連!”

想得法國勳章的那弟兄沉默了。偵察連在遠征軍中是影子部隊,隻有高級將領們才知道這支部隊的真正作戰性質。建立功勞在偵察連是很簡單的事情,可除了總司令秘密簽發的獎金之外,啥榮譽都別想指望!就算你抓了德皇威廉,估計老總也會說是普通部隊抓的……榮譽,隻有你離開偵察連時,看看肩章上比其他部隊出來的弟兄們高得離譜的軍銜,摸摸比一般軍官鼓脹的腰包,那才能感受得到。看看中校連長吧,他的胸前哪有啥獎章呢?

實際上,“偵察連”三個字就是金光閃閃的大獎章!

德軍初占帕賽爾,又在淩晨遭到第一旅的襲擊,才是還發起了阿夫勒的攻擊作戰,對平靜的瓦茲河東以及瓦茲河麵的警戒,僅僅限於偶爾的探照燈掃視和少數巡邏隊。350米的河寬,幾十公裏長度的任何一點登陸點,幾盞探照燈和幾支巡邏隊頂個屁用?

半小時後,突擊隊在帕賽爾火車站北麵兩公裏處的西岸登陸。破壞分子們立即用攜帶的老虎鉗、工字扳,在臨進站的鐵軌彎道處,將一顆顆道釘卸下。不多時,五段六米長的鐵軌就活絡起來,又被破壞者們很精心地“裁彎取直”擺設出一段直道,直道的終點當然是瓦茲河水麵了。

在阿夫勒河北岸的德軍遭到麵積齊射時,曾四帶著弟兄們以鐵路路基為掩護,潛入帕賽爾車站。同一片夜幕下,從拉西尼西麵的森林中竄出八千多個黑影,他們分兵六路,遠離帕賽爾—拉西尼碎石公路,在農莊、葡萄園、窪地之間漫野急行……

阿夫勒河兩岸,德軍的炮火反應慢得要死,缺乏戰前準備的炮兵在黑夜裏就是有此表現不足為奇。餘立廷帶著突擊隊從左翼陣地出發,踩著河水和被炮火耕耘得有些發軟的砂土登上北岸河堤,又漫過河堤跟上在德軍側翼爆炸開來的彈幕徐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