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山鞍激戰】(3 / 3)

“旅長,我們計算過了。”參謀沒有泄氣,在其他戰友的眼神鼓勵中,靠近楊必顯說:“德軍發起如此規模的炮擊,又持續了,持續了快三個小時,在德軍炮群後方肯定有一個巨大的彈藥囤積中轉站。您看……”當楊必顯的目光跟隨參謀的手指轉向地圖的某一點時,他已經明白了部下的意圖。

德軍處於桶形突出部內,要向靠近桶底的高地群或者蒂埃裏堡炮擊,而且是夜間的、高密度、長時間的飽和炮擊,那麼炮群距離66高地不會超過6公裏。如此的彈藥消耗量,依靠炮兵部隊本身攜帶的那麼一點炮彈根本不夠吃,所以,炮群後方必須建立囤積所,隨時供應炮群作戰的需要。從蘇瓦鬆車站到66高地前,考慮地形、交通等因素,最適合建立炮兵彈藥囤積所的地方就是菲斯莫村西南,鐵路與公路夾著的一個小高地附近。

這些,早在戰前就被預料到了,也寫進了某個小部隊的作戰預令之中。如果炮群此時向北運動到夠得著的距離,再發炮去打的話,估計炮彈會落到自己人腦袋上吧?戰爭是精密組織的、各軍兵種密切協同的生死遊戲,誰也不能拿上級的命令打馬虎眼,誰也不能自作主張。在戰爭中,需要的不是熱血激蕩,而是冷靜的思維和精心的計劃、組織。真正的戰爭英雄是那種能夠顧及周圍和全局利益的,平時冷靜的,在需要時卻能夠義無反顧的獻身。

“不用說了,我們已經有人摸過去了。”

話音未落,一道強光就從北麵閃現,把半個夜幕耀得發白。接著,一道雷霆之聲被空氣的波動幹擾成連續的“隆隆”聲,傳向四麵八方的百公裏範圍之內。再接著,炮製所在的房屋在頻頻地、劇烈地搖動,腳下的地皮也像快要開裂一般左右搖晃。地震,地震!一次大爆炸引發的區域性地震。

屋頂的塵灰灑滿地圖,楊必顯“哼”了一聲道:“留下值班的,其他人趕緊休息!”

德軍的炮聲寥落了。

66高地側後,距離山鞍部不過兩百米的一處坑道裏,是第三師5旅的指揮部。巨大的爆炸聲把幾乎所有官兵都震出坑道,旅長褚烈踩著發燙的泥土走向山脊處的一個混凝土澆築的小型觀察所。可是,落入他眼底的是一群衛生營的醫護們從坍塌的觀察所廢墟中拉出幾具遺體。

在距離觀察所不過十米遠的地方,是一個巨型彈坑的邊緣。顯然,犧牲的官兵們受得是猛烈到人體無法抵禦的震蕩傷。

“冷靜!冷靜!你是旅長!”

這麼告誡著自己,褚烈踏足山脊線,借著微弱的天光和一些燃燒的樹木殘樁發出的光線,還有頻頻閃現的爆炸強光,他看到德軍如潮水一般退卻,己方榴彈炮彈正在敵群中炸響。

摸出懷表看了看,褚烈又右轉向東方看了看,黎明就快來到。

山鞍部,四個多小時的激戰,5旅以一個加強排又一個加強排填充進這個陣地,幾乎德軍一輪炮擊下來就要換防一次,一個半營在四個小時之內的戰鬥中消耗得隻剩下不足一個連。部隊沒垮,官兵們甚至連抱怨聲都不曾發出,因為德軍在山鞍陣地前最少丟了兩千具屍體,輕、重傷無法統計。

在擁有絕對優勢炮火和兵力的德軍輪番進攻之下,山鞍部還在,就是第5旅的勝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