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轉變契機】(1 / 3)

入夜時分,載重車隊從貢比涅的列鬆德斯車站把三百輛坦克及人員調派到第十集團軍後方。

夏爾.芒讓將軍聞訊大喜,決定變更作戰計劃,把原定於6月7日淩晨發起的進攻推遲拂曉時進行,以便新到的坦克部隊能夠從容地部署到進攻出發陣地上,並且不作任何的炮火準備。

法第十集團軍做不到像中國第一師那樣,讓前線的每一架望遠鏡長時間觀察一個地境,從一堆新土中判斷出一個新火力支撐點的出現,從而為炮兵標定射擊目標。在緊鄰的中國第一師影響下,法軍戰術進步是存在的,可倉促間還遠遠沒有進化到如此精細的地步。既然芒讓將軍的炮兵助手們無法保證炮火準備的有效性,反倒會因為炮火準備的降臨提醒德軍躲進防炮洞,等待法軍步兵的到來。那就不如揚長避短,取消有些盲目的炮火準備,讓每一門炮都找到自己要支援的前線步兵,又以坦克突擊增強進攻發起的突然性,達到奇襲的效果。

半夜,法軍炮兵開始對蘇瓦鬆外圍的德軍陣地例行炮擊,在隆隆的爆炸聲中,坦克開下拖車,在手電筒的引導下經過森林間的小道,開到由淺丘為掩護的進攻出發陣地上待命。與此同時,擔負第一波跟隨攻擊任務的三個步兵師以每個師得到一百輛坦克支持的份額,也進入攻擊出發陣地待命。然後,以師作戰地域為限,步兵師長召集坦克支隊長和配屬炮兵部隊長會議,把當前作戰地段的特性和第十集團軍的作戰預令結合起來,討論出一個步、炮、坦協同作戰的執行辦法,再彙總到負責第一波次指揮的第1殖民地軍司令部。

例行炮擊從半夜開始折騰到拂曉時分,除了第一次炮擊要掩蓋坦克進入陣地的響動而持續了50分鍾之外,基本是按照半小時一次團級規模射擊,一小時一次師級規模射擊,每次炮擊的時間都限定在20分鍾以內,有規律地讓德軍在拂曉前進入了一種麻木狀態。

清晨5時50分,德軍蘇瓦鬆陣地後方的天際線上,魚肚白漸漸化開,天光以分鍾甚至秒鍾的速度增強。就人類的作息時間而言,新的一天到來了;就軍隊的習慣而言,再過10分鍾,也就是6點整,幾乎是世界上每一支陸軍集合晨操的鍾點;在1918年的歐洲戰場上,無論是法軍還是德軍,6點也正是前沿陣地各值班機槍、直射炮哨位換防的時刻。

炮彈呼嘯著破空而來,落在德軍陣地上頻頻炸開。從沒有多少規律和準確性可言的落點來看,這又是一次示威性質的例行炮擊。

似乎是為了證明德軍的判斷正確一般,炮擊進行了二十分鍾就戛然而止。爆炸聲消失了,前沿陣地上的德軍們還未恢複的聽覺在突然到來的寂靜麵前,顯得有些難以適應,“嗡嗡”作響的耳朵,似乎還在震顫著身體,感覺不到300輛坦克排成三個進攻陣列,以兩個梯次向己方陣地緩緩壓進的動靜。直到,一名德軍發現灌木叢中突然現出身姿的聖夏蒙重型坦克而發出警告時,法軍的坦克距離德軍第一線陣地不過三百米。

引擎的轟鳴聲中,一百輛聖夏蒙坦克以每小時4公裏的速度緩緩爬行。它重達23噸的身軀對心髒來說顯得有些沉重,加上9名乘員、一門75mm短管速射炮、4挺機槍以及彈藥的重量,法軍重型坦克落在德軍眼裏,如同是螞蟻眼裏的屎殼郎一般龐大、緩慢而堅不可摧。至於重型坦克後麵的施奈德中型坦克,擁有13噸半的體重和一門75mm短管速射炮和兩挺機槍,德軍早在去年的謝曼德達姆戰役中就有成功將其摧毀的經驗。這一次它明智地躲到重型坦克背後,湊空子才向德軍陣地射出一發威力並不算大,卻足夠消滅一個機槍陣地的炮彈。至於更後麵的雷諾輕型坦克,大多數連火炮都沒有安裝,而是機槍型坦克。

鐵絲網,碾碎;塹壕,克服;遭遇機槍射擊,火花四濺而皮毛不損;可憐的反坦克槍對重型坦克的正麵裝甲無能為力;前沿直射炮,隻要一開火就必定招來法軍炮兵和坦克群的報複性炮擊。從埃納河南岸到庫裏克爾以北不過七公裏的正麵上,德軍無法抵禦突如其來的坦克攻擊,被迫放棄前沿陣地退守二線塹壕,以獲得炮兵火力的反應時間。

履帶發出刺耳的“紮紮”聲,龐大而沉重的坦克看起來移動緩慢,可與德軍的步行撤退速度相比也不遑多讓。

漸漸地,那些從東線打俄國農民的戰場上調到西線來的德軍部隊崩潰了,他們沒有多少對付坦克攻擊的心理準備和實戰經驗。而久處西線戰場的那些德軍部隊,早就判斷出己方有限的炮彈供應無法支撐起這場重點是反坦克的戰鬥,從而先於東線來的難兄難弟們一步有秩序地撤向蘇瓦鬆鎮內。城鎮,法國的城鎮有兩層、三層的堅固建築,往往還有地窖,足以為守軍提供攻擊坦克頂麵、側麵裝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