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曆史卷——忍者緣起(1)(2 / 3)

關於忍者活動的最後記載是在1637年“島原之亂”中,忍者曾作為幕府的部屬作戰。

寬永十一年(1634年)起,島原(今日本長崎縣)、天草(今日本熊本縣)地區連續發生天災,民不聊生。在幕府殘暴的統治下,終於爆發了江戶時代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島原、天草起義。

指揮起義的領袖是年僅16歲的天草四郎。在那之前,天草、島原一帶曾流傳一則預言,“天地要發生變化,人間要滅亡。一位童子出現,他將拯救信仰基督教的人”。天草四郎自小聰穎過人,有“神童”之稱,且外表俊秀。他在民眾中宣傳“天地本同根,萬物是一體,其間並無尊卑之別”的教義,被教民奉為“天童”、“救世主”。四郎於寬永十四年(1637年)率領三萬多名來自島原和天草的基督教信徒起義,占領島原城,於城上豎立起十字架,掛上畫有十字架和聖像的旗幟。

寬永十五年(1638年)2月28日,幕府發動十餘萬軍隊對起義軍發起總進攻,據說在其中就有“忍軍”的滲透與破壞活動,結果起義軍大敗,島原城陷落,四郎受傷被俘,遭到斬首,所有跟隨他的徒眾全數遭到殲滅。

三、忍者曆史

下麵是有關忍者的日本曆史年表:

大和時代

538年,佛教及中國文化傳入。

540年,神、佛教鬥爭時代。

572年,鹿深(疑為隋代百濟僧鹿深,584年到日本)派來人到甲賀郡。

593年,“修驗道”(山嶽地區人民信仰的道教、佛教等混合而成的宗教。比起修習教理,更重視在山野修行)出現,開始中日文化融合。

672年,壬申之亂。

700年,忍術出現,“修驗道”進一步發展。

奈良時代

700年,興福寺建立。

708年,修驗道道場——本覺寺傳授“九字箴言”。

728年,東大寺建立,建東大寺所用的木材取自伊賀、甲賀的東大寺庭院,據說伐木之術是由忍術發展而來,融合了修驗道。

平安時代

804年,(由於密教原因)神佛混流。

807年,佛教聖地“高野山”開山。

935年,承平天慶之亂;日本兵法完成時代;平將門忍法出現;天慶之亂的平定者之一——信濃國佐久郡望月城主三男三郎家,因其戰功,去當郡池源(北地)赴命上任,獲得甲賀郡十六個村落的賞賜。當時的地方就是望月氏的祖籍。

1100年,陰陽道完成;鞍馬八流山伏兵法“忍法”完成;源義經開創日本兵法新局麵;源義經流忍術產生。

1184年,羲仲戰死後,戶科隱助大介逃向伊賀,在戶隱修行,吸納伊賀流忍術,完成了戶隱流忍術。

鐮倉時代

1192年,鐮倉幕府成立。

1333年,北條氏滅亡。

南北朝時代

1335年,兵法分化;軍學、武術、忍術的獨立;因楠木流忍術的推廣,令敵方苦惱不堪。

從室町到戰國時代

1467年,應仁之亂。

1487年,長享元年,近江之雄六角高賴敗給足利義尚,求甲賀忍者相救。甲賀忍者團在望月氏主將的率領下,用其行動使足利軍痛苦三年,曆史上稱之為“釣之障”。

1541年,忍術完成時代。

1543年,從葡萄牙傳入鐵炮。

1579年,第一次天正伊賀之亂:織田信雄(信長之子)攻打伊賀,伊賀忍者慘敗。

1581年,第二次天正伊賀之亂:織田信長的五萬大軍進入伊賀盆地,屠殺當地四萬居民(居民共八萬人)。

1582年,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後援被明智光秀所斷,幾乎放棄了回三河的念頭。但是,由於得到甲賀、伊賀的忍者相助,德川家康終於平安回到三河。著名忍者服部半藏開始活躍起來。隨後,半藏手下的200名忍者組成“伊賀組同心”,參加了德川家康之戰。

1590年,德川家康在江戶城設置幕府。服部半藏和“伊賀組同心”遷移到江戶。為了防備後北條氏的殘餘,內藤清成率領伊賀步槍隊,在新宿一帶布陣。

1600年,關原之戰的時候,石田三成攻打德川的據點——伏見城,但伊賀忍者團幫助德川一方奮力抗戰,多名忍者戰死沙場。真田一族把駐守在上田城的德川秀忠的大軍送往關原參戰,命真田昌幸、幸村父子在紀州九度山蟄居以作懲罰。

從關原合戰後到江戶時代

1604年,服部半藏死後,其子半藏正就對幕府不滿,“伊賀組同心”發動罷工反對正就。根據“伊賀組同心”中人們的願望,他們從半藏正就的手下直接轉至幕府統治之下。

1614年,大阪冬之陣,真田幸村參戰。真田幸村誕生於永祿十年(1567年),原名真田信繁,是以權術謀略聞名於天下的真田昌幸的次子,年幼時曾在上杉家與豐臣家做人質。天正十四年(1586年),在大阪出仕。後來他隨昌幸參加了第一次上田合戰、小田原之戰、朝鮮之戰、會津合戰、第二次上田合戰,在關原之戰後,與昌幸一起被流放至九度山。慶長十九年(1614年),幸村聞悉德川對豐臣宣戰,應豐臣家之邀進入大阪城。根據大阪城的弱點,在城南建造“真田丸”出色地打擊了德川軍。最後於大阪夏之戰中壯烈戰死。幸村英勇善戰而被稱為“日本第一強兵”,是一個被後世渲染很深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