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誇大的使命32(2 / 3)

排行榜是我的一個工具

胡潤對自己在中國商業界所造成的轟動又知情多少?據我們的觀察,他似乎對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頗有點得意,在訪談的一開始,他就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福布斯排行榜是我的一個工具”。

“如果是一個中國人,或者中國機構來做這個排行榜,都會被罵死,但是,我恰巧是一個英國人,還有一個美國雜誌,我們來做,就順利一點。”胡潤的這個說法讓我們頻頻點頭,這無疑是真實的,這位30 出頭的英國青年以他的大膽和魯莽意外地打開了一扇“窺視的天窗”。

這種不無混亂和刺激的排行榜,一持續就是四個年頭,胡潤認為自己已經越來越接近事實的真相了。隨著資料和數據的增多,以及工作方法的日趨完善,胡潤有信心搞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排行榜。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這位聰慧而勤奮的英國青年也對中國有了新的理解,這一切在我們與他的訪談中都深切地感受得到,而跨國際的視角也使他得到了很多不為人注意的“財富細節”。

譬如,他觀察到,中國的富豪中最多的是房地產商,2003年則多了很多與農業——也就是說與土地有關的新富。與IT行業有關的隻有四五個人,而在美國,前10名富豪中有3名出身IT。零售業方麵,沃爾瑪家族占去富豪榜前10名中的四席,而中國隻有國美和家世界兩個。在全美400強中,美國人數最多的是做娛樂媒體的,而中國隻有一個人。

胡潤“富豪俱樂部”的門檻,在1999年是600萬美金,2002年就上漲到了8000萬美金。這些大陸富豪的平均年齡為46歲,其中能說流利的英文的才3個人,UT斯達康的吳鷹和陽光文化的楊瀾、吳征夫婦,而這些富豪的孩子們能說英文的,就占到了50%以上。在全球10億美金以上的富豪排行榜中,香港人有13個,而他們的平均年齡你猜猜是多少?72歲。台灣有5個人,平均年齡近80歲。這說明,我們的富豪還是第一代。2002年,廣東地區有17名上榜,前三名都是外省移民:海王的張思民,太太藥業的朱保國、比亞迪的王傳福,這一特征舉國唯一……

這些有趣的數據,如果沒有排行榜和多角度比較是無法得出的。胡潤是一個細心人,他想把排行榜當事業做下去。而另一個事實是,歐美主流傳媒確乎是通過胡潤的排行榜才稍稍熟悉了一些名字。在今天,很多歐美記者都知道中國有劉(劉永行、劉永好)氏兄弟,有一個榮智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胡潤和他的排行榜的成績。

胡潤還向我們描述過一個讓我們有一點感慨的細節:有一次,他在浦東國際會議中心,也就是APEC會議召開的地方,眺望黃浦江兩岸。他發現,外灘是20世紀的,浦東是21世紀的,而企業家則好像是跨越其間的“橋”。按照李約翰的觀點,中國民營經濟的第一次浪潮其實早在宋代便已湧起,20世紀初算得上是第二次,今天則可以被視為第三次。在第二次浪潮中,以紡織業發跡的榮家是上海灘民族資本的象征,在第三次浪潮的今天,榮家後人榮智健又再度成為中國首富(2002年度),而浦東的很多橋梁便都是榮智健所建……

“這是不是一個很有隱喻意義的符號?怎麼會是這樣的?”胡潤為他的發現興致盎然,喜歡曆史和拚圖遊戲的“英國習性”此刻如此生動地顯現出來。胡潤堅信,排行榜會成為一把“鑰匙”,用它你可以打開很多不同的隱秘之門。

可是,就在他與我們進行這次交談後不久,他突然被剝奪了“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