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後記(2 / 3)

烈火中求暖,要勇氣。王邈貪圖的那一點溫暖,真是非常渺茫。那個能給他溫暖的女孩叫宋愛兒。可是在這個故事裏,這個女孩的頭從沒真正抬起過。

如果不站到主角的立場,而是將這個人放到生活中,我想,看不起她的人一定會更多。也不會有太多的人,視他們為一種戀愛的關係。王邈體麵的身份,寫著天然好人。宋愛兒沒有這個身份,宋愛兒有的是千夫所指。

當然,女主角有很多缺點,那是她性格中非常真實的一麵。真實的,殘缺的,不盡如人意的。但她並不卑微。我說她不卑微,是有依據的。在這段感情裏,有很多次,她是想要放棄王邈這個人的。第一次和王邈翻臉時,她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和這個人坐在一起呢,為什麼要受他這樣那樣的脾氣,為什麼被他羞辱也不敢還口。然後,這個叫宋愛兒的姑娘,低下頭,慢慢地慢慢地忍耐了下來。

看到這裏時,我想走進這個女孩的內心看一看,我看到的卻不是愛情。王邈於她,可能是一種生活的希望吧。希望排在了愛情的前麵,人會為希望低頭。我們也經常為這樣那樣的希望低頭,特別是,愛情和生活的希望,有時是混同在一起的。很多的故事,一直在重複上演。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才有宋愛兒,誰也無法保證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宋愛兒。時光倒退三十年,出賣愛情的人也一直在。沒有王邈,也會有陳邈、張邈。隻是換一種寫法,換一些那個年代的人更喜歡的東西罷了 。

這個故事,一直在造成一種錯覺,仿佛他們在一起是很輕鬆快樂的。看兩人鬥嘴,誰也不讓誰。有時,男孩還會讓讓女孩。這是因為在定基調的時候,我就想將它和短篇區分開。我希望大家看著這個故事時,嘴角上揚著,是笑的。王邈畢竟是個人,不是一隻隨時行走的火藥桶。他當然有自己的好,但在他身邊的愛兒,活得很累。

艾夢河第一次見她,說,我在你的眼睛裏看到的全是壓抑。你那麼不快樂,卻不舍得走,這不是正常的情感。所以她認定宋愛兒有所圖。

宋愛兒隻是笑笑。

其實每次寫到宋愛兒笑時,我心裏都會特別難過。後來有個讀者和我說,有時看見宋兒笑,她都想哭了。這種時候很多,甚至太多太多了。坐在酒吧門口的台階上的時候,被推下泳池滿臉是水地站起來的時候,當眾被這個人打一巴掌的時候。

宋愛兒的心裏壓抑嗎?最後一遍改完,我覺得她是壓抑的。這個人物的心靈深處,是壓抑的。她接受的幾乎是一對完全分裂開的親人,父親和母親,是不同信仰的兩種人。宋媽媽是一個剛強自立的人,愛情至上,當她看到丈夫負心,第一反應就是分手。這個女人,一生最恨女孩不自重。唯一的女兒,在長大後卻做了她最看不上的那種人。

所以,宋愛兒瞧不起自己。這不是因為她覺得王邈太好,自己卻那麼差。她瞧不起的,大概是一個被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自己。

道理大家都懂。人格獨立,便不會被瞧不起。不有求於人,對方再富貴也無法淩迫。很多的故事,就會大不相同。但懂得和做到,是兩回事。她選擇,她真實,她不後悔,這就夠了。人生的路,畢竟不能都走同一條。

說完愛兒就要來講講王邈了,這個故事給大家留下另一個錯覺的就是他了。我問過很多讀者,你們心中的王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得到的答案也有許多:大咧咧,直脾氣,喜怒無常,說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有一點暴力傾向,還像個小朋友似的。小說裏,宋愛兒對杜可說,這個人就是個狗脾氣。仿佛那是一個很暴躁卻無害的小動物。這話把許多人都給看笑了。

但是改完最後一遍的我卻認為,王邈完全不是這樣一個人。虛偽,冷酷,孤獨。這個才是真正的王邈。說他虛偽,並非沒有理由,王邈是一個擅長偽裝的人。這個世界上,有人裝冷,有人裝酷,有人裝成熟。這個少年老成的人,裝得像個小朋友。他真的是一個小朋友嗎? 不,不是的。小朋友是天真的,小朋友的心裏隻有快樂和不快樂,小朋友不會在最愛的親人走後還能將仇恨裝點得如此體麵。

王邈不是小朋友,喵粉們不能以同情一個小朋友的立場去同情他。

丁大成曾提醒愛兒,王邈是一個奇怪的人,不要輕易蒙混他,那會把羞辱施加到自己身上。丁大成是能直接接觸王邈的人,這個人最有發言權。偽裝,冷漠,可怕。如果是這樣的一個王邈,大家還會喜歡他嗎? 無論如何,作者對這個人物還是有點偏心的。改了多少遍,就給他洗白了多少遍。他的殘缺,破碎,不完美,都是珍貴的。因為這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或者說,他有的東西,別人也可以有。但別人有的,他卻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通過補償得到了 。

這個人,一出生,就失去了母親。他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以付出至親之人的生命為代價。他的愛情,是千百種之中最壞最壞的一種。如果他活得渾渾噩噩,痛苦就可以少一點。但他的心,如明鏡。他看重情感,所以,他要學會忍耐的東西就多一點。忍耐寂寞,忍耐背叛,忍耐愛情的陣痛,也忍耐一次又一次的失望。